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10 05:33:49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初中物理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给他们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环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让学生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加强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

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人类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课堂中要让学生思,必先教有疑。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进而进行发现的问题教学,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读书,互相议论,自主探索解决。这种教学即真正达到以学生的问题不断提出为教学的开始,至学生锲而不舍地解决问题为成功的归宿,教学就十分有效和积极,因此自主性就得到了开发。

二、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做到课堂教学有章可循

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关键是教师的精心准备。首先,教师要对教材有深入地钻研。要弄清每堂课的“点”和整个教学模块的“面”之间的联系和不同,让每一个亮色各异的“点”相互对照、映衬,循环、交织,最终形成严密紧凑、系统完整的“面”的模块。这样的备课设计,才便于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省时高效。其次,了解学生,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学生的能力、基础,兴趣爱好,甚至行为习惯都是每一个有责任心的物理教师所必须考虑的。通俗地说,学生需要学什么,能够学什么,老师再去教什么。离开了这个环节,整个物理课堂将是闭着眼睛捉麻雀、瞎子摸象,没有好的效果的,学生的自主发挥也就会受到限制。

三、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这是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阐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高效催化剂,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公理。物理课堂上,物理老师以兴趣为先导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是十分必要的。

导入要新颖别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导入能够先声夺人,扣人心弦,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就基本奠定了这节课自主学习的氛围。课堂导入一般因情景和所讲授内容确定,文学类文本以故事导入、意境导入为多,实用类文本比较注重事实,多采用谈话式或评论式等,重知识、重说理的小品文或论说类文章往往比喻导入和演示导入使用较多。总之,精心设计了导语的课堂,学生们的自主学习热情是大不相同的。

教学手段多样变换。物理课堂照本宣科、死气沉沉是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的,老师通过多样的手段让课堂灵动起来,快乐起来,才能激发起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像启发想象、兴趣引入、实验探究,以及录音机、录像机、实物挂图、PPT等多种媒体,这样形成的多种感官刺激,一扫学生的单一性学习的枯燥乏味。

四、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学习过程以人的整体心理活动为基础,渗透了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活动。传统的教学往往忽视了教学中情感因素,将生动、复杂的教学活动局限于固定、枯燥的知识传授之中。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体现以人为本,它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必须有机地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去,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放到一个崭新的位置,促使学生具有学习热情,积极、主动的学习,乐于学习。情感怎样激发?动机往往会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出一种特定的学习情境,营造出一种特定的学习氛围,有效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产生自主学习的动机。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扣人心弦的导语,富于童趣的故事,课文情景剧的表演指导,课内学生游戏的组织以及多媒体手段的运用等,都是创设情境的有效方式。

五、学生和老师积极互动,实现教学相长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的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从某种角度来讲,以往学生不主动学,厌学,不是学生不愿意学,而是我们的教师不愿意放手让他们学――担心教学质量,一味地“灌”――只看到了自己,从根本上忽视了教育的主体。所以,得从思想上认识到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活生生的人,师生之间要实现教学相长,建立密切的教学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挑战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以往教学中学生的被动局面,充分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六、采用开放的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大胆自主创新

传统的教学过于封闭。要想多给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是新课程改革赋予广大教师的职责。教师忙于知识的满堂灌,学生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课堂教学也就变得沉闷,更不要谈学生自主性的发挥了。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更不应该拘泥于已有的固定不变的程序,师生都应该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开放多元,超越预定的教与学的目标。教师鼓励学生对书本进行自我理解,自我斟酌,回归学生自己的生活。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打破教学内容的封闭,开放性备课;打破教学形式的一成不变,开放性教学;打破教学手段的僵化,大胆自主创新。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探索,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也就为课堂提供了自主发挥的前提。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第五中学)

上一篇:激发农村高中生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之我... 下一篇:因生制宜 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