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式

时间:2022-10-10 05:09:34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式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不管采用哪一种导入语的设计,都要为全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服务,与讲课的内容紧密相联,自然衔接。一个成功的导入环节,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搭建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

[关键词]:语文教学 导入方式 激发兴趣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能把学生牢牢地吸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应敲在学生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一个成功的导入环节,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搭建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环节无疑可为整堂语文课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结合我自身教学的具体实例来谈谈常见的几种导入方法:

一、“开门见山”导入法

这种方法也称目标展示导入法,是教师一进课堂就指明学习内容直奔主题,它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能够正确、完整地掌握一项重点内容。如:我上《忆读书》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你们平常爱阅读吗?你是有选择的在读书吗?今天冰心奶奶在《忆读书》中将告诉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导入新课直截了当,直切主题。

二、“设置悬念”导入法

古代学者陈献章说过:“疑者,觉悟之机也。”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宜、精当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思考,然后带着疑问进入新课这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即“卖关子”。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课,我一上课就说:“今天语文课,老师要考考大家的科普知识。”语文课考科普知识,一下子吊起了学生“胃口”。于是,我问大家:红色的花朵鲜艳,奔放,令人精神振奋。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经过讨论之后,引入新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一课重点内容就一目了然。

三、“巧设操作”导入法

“巧设操作”就是教师运用导入巧妙地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感受学习内容的方式。语文课堂上采用“巧设操作”导入,可以大大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热情。如:学习诗歌《归园田居》,事先叫学生准备好画笔、颜料。正课开始,我就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比赛画画,请根据诗歌《归园田居》的内容,画一幅画,看谁画得又快又好。”学生一听,可来劲了,认真学习诗歌内容,领会诗歌意境,勾描的勾描,涂彩的涂彩,忙得不亦乐乎,整个课堂气氛被调动起来。

四、“实物演示”导入法

实物能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新课之前,出示与课堂内容有关的实物、标体、模型或挂图等直观教具,能引发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使导入自然,利于理解。如学习《卖油翁》一课时,我就利用一壶食用油和一个空酒瓶来导入新课,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熟能生巧”。

五、“故事引入”导入法

故事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它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内涵。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或事例来感染学生,从而顺利、生动地导入新课。如在讲授《答司马建议书》时,我结合“王安石变法”,给学生讲述关于王安石、司马光的故事。通过历史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顺利导入新课,又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六、“音乐渲染”导入法

音乐是一种抒情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乐曲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如果能恰当地使用音乐,让乐曲作用于学生的听觉,那就会使他们置身于乐曲所营造的特殊氛围中,奠定感情基调,调动其情感,去感知作者所要表述的内容,促进其理解,所以有“善于始者,成功已半”的说法。如《阿炳在1950》一课,我先简单介绍《二泉映月》这首名曲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然后播放《二泉映月》的录音带,让学生欣赏。由此而引出阿炳,让学生来探究阿炳坎坷的命运。

七、“图片激趣”导入法

每册语文课本前都有几页插图,不少课文中也配有图画,活用这些素材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还可以用视觉形象补充文字描绘的不足。另外,通过网络资料可查询到更多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充分发挥其作用,以此导人新课,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我在讲授《三峡》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看教材上的一幅插图,然后又出示了自己在网络上搜集的更多关于三峡的图片,学生们看得是目不转睛,连声慨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事先也没料到这些图片能使学生产生如此强烈的兴趣,能让他们的思绪全神贯注。

当然,在新课导入语的设计上,除上述示例外,还有温故知新导入法、衔接导入法、介绍背景导入法、概括叙述导入法等等。语文教学的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因此,导入语的设计也不能刻板单一,要强调的是不管采用哪一种导入语的设计,都要为全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服务,与讲课的内容紧密相联,自然衔接,,不能让“导入”淹没整个课堂的教学,时间方面应控制在5分钟以内,不能占太多时间。

上一篇:在化学总复习中,要注意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让环境教育的种子撒向每个幼儿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