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辩论中教师的调控

时间:2022-10-10 04:33:11

浅谈课堂辩论中教师的调控

要使课堂辩论真正有效,离不开教师灵活机智的调控。本文以实践为基础,从动态生成辩题、辩论过程中的应急处理、总结陈词的导向作用几方面谈了一些看法。

课堂辩论调控教师在大学生辩论赛中,莘莘学子们精彩的对垒,敏锐的思维,精辟的见解,连珠式的妙语和滔滔不绝的雄辩,令人叹为观止。赞叹之余,我们也感受到,辩论是调动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尝试着把辩论引进了语文课堂,让学生围绕一个问题持不同观点相互争论,确实使课堂激情洋溢,增色不少。

但是,实践中我们也发现,由于生活经验与知识积累的局限,学生的辩论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有时是长时间的冷场;有时是不着边际的东拉西扯;有时又因群情激愤,出现相互攻击,乱纷纷的局面。课堂时间是宝贵的,如何使辩论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这就需要教师灵活机智的调控。

一、关注辩情,动态生成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因为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创造性的存在,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的,课堂辩论也往往出现多变性与复杂性。因此,课堂上是否辩论应动态生成。如果对教师预设的问题,全班同学意见都一致,那就不须辩论。如果节外生枝出现了分歧,那就应该即时调整课堂节奏,生成辩题组织辩论。如我在教学《两块银元》一课时,一位学生突然站起来提出,刘司令和邓政委根本不用“赔”孙老汉两块银元,因为茶壶根本不是他们打破的。此言一出,许多同学表示明显的反对,也有不少同学积极响应,一时不可开交。于是我立即调整预设,组织辩论来推进教程。学生照不同观点坐成两大阵营,讨论己方的理由,从课文上寻词析句找根据。这样做,就最大限度地激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得到了高频度的训练。

同样,对于辩论时间的调控,教师也应关注辩情,顺其自然。如果学生对话题反应冷淡,显得无话可说,教师启发、引导后,还是无法改变沉闷、压抑的气氛,那就应该当机立断,停止辩论,把它改为正常的教师授课。如果学生情绪高昂,辩得滔滔不绝,即使超过了教师预设的时间,也不要急于打断他们,可引导学生继续进行更概括、精要的辩论,让学生辩得尽兴。

二、指点方法,灵活处理

在学生辩论的过程中,教师不应高高在上,作俯视状。教师应成为学生积极的辩友。当学生的辩论钻入死胡同时,要迅速地将他们从死胡同中引领出来;当学生的辩论浮于表面时,教师应以自身丰富的知识、深邃的思想和生动的语言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影响学生。同时,教师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由于学生情绪的高涨,辩论会经常出现无法控制的局面。教师此时要成为干练的“辩论会主席”,要对学生的辩论进行调控、指导。

如我们常碰到的现象是“跑题”,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偏离了辩论的主题,尽说些与辩论无关或与辩论关系不甚密切的题外话。课堂辩论中出现大量的“跑题”现象将会使辩论的效果大打折扣,导致辩论游离于既定目标之外,甚至把辩论会变成东扯西拉的闲扯会。

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部分同学课前准备不足,对所辩论的问题不甚了解;二是辩论双方在一些枝节问题上抬杠,不知不觉中偏离了辩论的中心议题;三是教师缺乏正面引导,对“跑题”纠正不力。对此,可以要求学生在辩论开始前熟悉教材;搜集相关资料,写出简短的发言提纲,明确辩论的中心议题,在辩论中如果仍然出现“跑题”现象,教师应立即予以提醒。

如学《落花生》一课,理解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社会没有好处的人”一句后,我向学生提出:你想做什么样的人?让学生分成“苹果”与“花生”两方,展开辩论。结果学生辩着辩着,话题扯到了花生与苹果这两种实物上,一方说:“我们花生不仅果实好吃,榨出来的油,还是很好的食用油。你们苹果就一种吃法,吃不完马上烂掉。”另一方反唇相讥:“苹果品种多丰富呀,你们花生就一个样!”我一听话头不对,立即插话:“双方辩手请注意,我们讨论的是花生那样的人和苹果那样的人,而不是花生、苹果本身。”一句话让大家冷静下来,经过一番思索后,辩论更加精彩――“外表美很重要,你看看那些招工广告,会发现很多都有相貌端庄的要求。”“你知道晏子吧,他其貌不扬,身材矮小。但凭着机智勇敢,最后楚王都不敢不尊重他了。所以说,有才华最重要!

另一个现象是秩序混乱。课堂辩论中学生容易群情激愤,少数同学大叫大嚷,指手划脚乱指责,甚至口不择言,伤害了对方的自尊。这种混乱无序状态,不仅直接影响到辩论双方同学水平的发挥,而且影响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团结。要避免这种状况,我们可在辩论开始前宣布几条要求,并以此作为评分的一个依据。对辩论进行评价时,不必向学生灌输辩论方面的理论知识,可组织学生讨论:刚才的辩论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也可进行评选最佳辩手的活动等等,以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发挥出色的水平。

三、总结陈词,深化认识

虽然课堂中的辩论注重的是过程,但是作为教师,还是应该整体把握,在辩论结束时,根据辩情进行合情合理的总结陈词,起好深化认识、辨别是非的导向作用。如学习《滥竽充数》一课,学生围绕“我轻视南郭先生”“我欣赏南郭先生”两个观点辩论。辩论结束时,我说:刚才的辩论中,很多同学都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观点,很好。现在老师要对反方的同学说几句话,你们很棒,因为你们用一双慧眼发现了别人没有发现的人性的光彩。多少年来,南郭先生都生活在人们蔑视的眼光之中。今天是善良的你们让他重见了光明,看到了希望。但是,现实毕竟是现实,无论从道德上讲还是法律上讲,我们都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样弄虚作假,都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样不讲诚信。所以作为少先队员,我们不能苟同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做法,因为无论他身上有多少亮色都无法遮掩他的缺陷,无法改变他不学无术的形象,因此最终他还是不能真正成为人们喜爱、欣赏的人!”这样的陈词总结,使学生对“南郭先生”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明白了自己应该做个怎样的人。

总之,在课堂辩论中,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既是主席,又是辩手。教师应善于审视度势,灵活机智的调控,才能保证辩论的质量,使学生真正在辩论中受益非浅。

参考文献:

\[1\]杨芳.辩论教学――深化中学语文教改的新思路.

\[2\]让阅读教学更精彩.

\[3\]王礼芹.中学辩论式语文教学法初探.

\[4\]谢启飞.辩论式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上一篇:探析农村小学办学方法 下一篇: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