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师教学语言的八要

时间:2022-10-10 04:21:48

思想品德教师教学语言的八要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灵魂,教师高超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笔者根据近30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思想品德教师教学语言的“八要”,以飨读者。

一、要精

指语言精炼,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切忌絮絮叨叨,不着边际,既浪费教学时间,又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第一,明确教师职责,充分信任学生,不要包办代替。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学习任务是由学生自己通过自学独立完成的。教师的作用是明确学习任务,引领学生思考、探究,而不是直接把现成的答案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只能适时点拨,并对学生已经探究出的结果予以修正、补充、完善,对疑点难点作适时适当讲解。凡是教材中有现成答案的不讲,没有现成答案但学生已经通过分析、讨论、辩论等活动得出正确结论的不讲;学生已经懂的不讲;教师要留给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做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第二,教师要吃透教材,理清脉络。教师要深钻细研教材,理清思路,合理裁剪,使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条理化,做到要言不烦,恰到好处。第三,锤炼语言,精选事例。做到言语不多,讲清讲透就行;事例不多,说明问题就行。第四,控制情绪。有些教师不顾教学的实际需要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往往长篇大论,滔滔不绝;有些教师对自己熟悉的内容旁征博引,哗众取宠,卖弄才学,这样既冲淡教学内容,又耽误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第五,克服嗦、有口头禅等不良习惯。教师除需特别强调的词语,需加重语气,并有意识缓慢重复外,要特别注意克服重复嗦的习惯,克服口头禅,如嗯、啊、对不对、是不是、这个、那个等等。最好的做法是把自己讲课的情况录下来,经常对照有意克服。总之,导语要寥寥数语,引人入胜;点拨要适时精准;小结要言简意赅,高屋建瓴;案例要简单完整,寓意深刻;问题要构思精巧,环环相扣;语言要精致清楚,恰到好处。

二、要准

即表述完整准确,准确性是各学科最基本的要求。第一,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叙述完整,论证严密,结论严谨,经得起理论推敲,经得起实践检验。第二,加强语言修养,遵守语言规则。切忌言不及意,词不达意,忌语病,忌半截子话,忌表述不完整,切莫留给学生似是而非、模棱两可、不知所云的印象,不留尾巴,不产生歧义。第三,教师对概念、原理的解读,必须严格按照其内涵、外延的要求进行,不得曲解其内涵,不得超越其外延。第四,教师要特别注意关键词语的使用,做到既不是照本宣科,又保持原意;既能让学生理解接受,又不至于让学生思维产生混乱。第五,教师列举的事例必须与所要说明的观点一致,而且所选案例只能说明一个观点。第六,教师要严格区分概念和特征。概念是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是事物的本质特征,是事物间的主要区别;特征只是事物某一方面的特点和属性,是非本质属性、次要属性。绝不能把一般特征当做概念使用,使课堂点拨失去准确性。总之,教师的叙述要完整准确;点拨要精确无误,问题要环环相扣;论证要严密无懈可击;结论要严谨科学,不容质疑。

三、要透

即透彻、深刻,教师要运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准确、清楚无误地解读、点拨教学内容,做到精辟入微、入木三分,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疑点。第一,教师必须深钻细研教材,吃透教材,理清思路,才能给学生讲清、讲透。第二,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人生经历等,找准学生思维上的盲点和疑点,选择恰当的教学语言,才能讲清讲透,才不致让学生吃夹生饭。第三,教师要讲清、讲透,必须要把重点放在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中的关键词语上,通过关键词语简明扼要地揭示本质,突出特征、点出规律,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第四,教师可通过简洁的语言引导学生梳理教材中各知识点,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使学生真正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第五,教师可通过简洁语言、简单完整的案例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热点、时事政策、学生思想上的盲点有效结合,做到学以致用,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又拓展了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切忌照本宣科,照书背书。

四、要俗

即语言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任何深奥的道理都可以通过浅显的语言完整准确、清楚无误地表达出来。通俗不是粗俗,也不是对原意的任意肢解、歪曲和篡改,必须保持原意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第一,教师必须有精湛的专业水准、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高超的语言艺术。第二,教师必须熟悉教材,吃透教材,具有高超的驾驭教材能力,能够对教材运用自如。第三,教师必须熟悉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生活经历、兴趣爱好等,选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朴素语言和经典事例,才能使学生学懂弄通。第四,教师要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做到比喻贴切,喻理于例。第五,教师要通过清新、简洁、自然的语言把新旧知识衔接起来,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接受新知识。

五、要趣

即语言要有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才能主动学习,积极探究, (下转15页)(上接12页)教学活动才能有实效。第一,教师要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生活经历,兴趣爱好,找到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的结合点,选用恰当有趣的教学语言才能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第二,教师要熟练运用比喻、排比、对偶、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避免平淡无奇,平铺直叙,索然无味。第三,教师要有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做到正话巧说、反话妙说,幽默风趣,回味无穷。第四,教师的语言要有时代感、节奏感,避免老生常谈、陈词滥调。第五,教师使用的案例要尽可能选用最近发生的事、学生身边的事。第六,教师要通过精心设计的一个个问题引领学生思考,收获成功的喜悦,体验学习的快乐,增添学习的乐趣。第七,开头要引人入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尾要设置悬念,留下想象的空间。

六、要真

即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客观真实,具有真实性。真实是最具说服力,感染力的。思想品德课是最忌讳说假话、大话的。第一,教师在选用教学案例时必须客观真实,切忌肆意渲染、添油加醋。在选用报纸、杂志上的案例时必须指明其出处;选用身边的案例时必须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核实,切忌道听途说,更不能使用小道消息作为教学资源。第二,教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引导学生学会客观辩证地看待社会上的丑恶、腐败现象。有光的地方,难免会有阴影。国家欣欣向荣,人民意气风发,这是社会的主流,行业中的不正之风,社会上的丑恶、腐败现象是支流。如果我们以偏概全,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硬是把一些社会上的负面现象,肆意向学生渲染、传播、扩散,无疑会污染学生的心灵,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和抗诱惑能力,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七、要善

即善良,教师的善就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发自内心的、无私的、无微不至的爱。它体现在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更多地体现在教学语言中。当学生回答不上问题僵在那里时,教师要用柔和的目光正视学生,用商量的口气说:“你想一想,一会儿再回答好吗?”当学生结结巴巴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耐心地说:“别着急,慢慢说。”当学生里嗦说了一大堆不着边际的话时,教师不可中途打断,应说:“你再考虑一下好吗?”当学生无人回答,出现冷场时,教师要鼓励说:“说错没关系,怎样想,就怎样说。”当学生答对一部分,教师要鼓励学生说:“说下去。”当学生完全答错时,教师应和颜悦色地予以纠正,切莫斥责。当学生完全答对时,教师应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

八、要美

指语言有美感,第一,教师要使用普通话,字正腔圆,吐字清晰,避免方言土语、南腔北调给学生带来听觉困难和产生理解上的歧义。第二,教师的语音要抑扬顿挫,缓急适中,高低适度。语音过高,易使学生疲劳;语音过低,会使学生听不清楚。语速过快,学生的思维跟不上;语速过慢,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一个节奏,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也不易突出重点。第三,教师要熟练运用比喻、排比、对偶、引用等多种修辞手法,增添语言魅力。第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经常调整自己的语言风格,达到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此外,教师还可有效利用无声语言,一个期待的目光,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会心的微笑,一次有意的停顿,都可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上一篇:幼儿游泳活动的指导策略 下一篇:竞争 合作 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