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氏化工:心无旁骛 赢在中国

时间:2022-10-10 03:50:15

叶氏化工:心无旁骛 赢在中国

在香港从事工业不是主流,持之以恒做自己的品牌更不容易。叶氏化工却能心无旁骛,一直专注于化工产业的发展。

公司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酯类溶剂生产商,国内第四大民用涂料以及全国最大的食品包装油墨供应商。

公司现为摩根斯坦利国际资本(MSIC)中国小型企业指数成份股。

在会计、财务、税务以及公司秘书方面有着20多年工作经验的何世豪,聊起化工领域的专业名词也能侃侃而谈。何世豪于2010年8月加入叶氏化工集团。他在香港众多的金融、地产企业中,选择叶氏化工,原因之一便是集团成立40余年来一直专注于核心的化工业务发展,期间即使有各种诱惑也能始终保持清醒,拒绝偏离自己最擅长的主业,而这成为企业对付各种危机的有效抗体。

本土化策略让企业更“接地气”

《经济》:每次接触到香港的采访对象,他们的普通话总让我听着很头疼。采访您之前,我也有这个顾虑。现在看是我多虑了,您的普通话讲的很不错!

何世豪:哈这得感谢叶氏化工,集团的本土化操作,使我们的客户在国内、生产线和员工也都在国内,连集团用的合同文本也都是简体字,中文已经成为我们集团的第一“官方语言”。

《经济》:看来集团的创始人叶志成先生所说,要“立足香港、背靠祖国”不是一句空话。

何世豪:是的。我们集团有超过90%的产品都在中国市场销售,生产更是100%在中国。集团近5000名员工中,香港员工只有120人,而且这些人还经常来往于内地和香港,两地人才与文化的融合已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

《经济》:为什么这么看好内地的市场呢?

何世豪: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目共睹,集团高层也曾到多个国家和地区考察,最后发现只有中国市场的发展态势最好,市场前景广袤,而我们集团逐年增长的营业额就是这一选择最好的证明,2010年70亿港元,2011年已近83亿港元。而且未来集团“立足”国内的策略依然不变。

平抑原材料波动改善盈利

《经济》:叶氏化工去年营业额创历史新高,增长18%至82.76亿港元,纯利却倒退了35%至2.01港亿元,纯利率仅为2.4%,主要原因是什么?

何世豪:主要原因是业绩期内上游原材料的价格大幅波动带来的压力。如溶剂的原材料之一丁醇,去年下半年在短时间内价格大幅下跌20%-30%,而我们的产品还使用之前高价位购入的原材料进行生产,售价却要跟随原材料走势向下调整。而涂料的原材料之一钛白粉与此正相反,向终端市场转嫁成本压力的滞后期较长,产品不能及时提价。

《经济》:如何去平抑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呢?

何世豪:对于丁醇,尽量采购国内的同类产品,缩短进货时间差与各类相应成本。对于其他原材料如钛白粉等,也尽量选择国内的供货商,确保物美价廉;同时,通过技术创新,优化产品配方等方式降低集团受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

让“紫荆花”开遍中国

《经济》:紫荆花漆在国内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市场占有率已经位列第四。集团如何利用优势,继续提升该品牌的竞争力呢?

何世豪:集团会将紫荆花漆在各种富有实效的市场渠道继续推广,促进品牌的建设和提升;另外不断完善销售网络,目前紫荆花漆在全国已有1800多家专卖店,销售点约有5000个,预计到2015年全国专卖店的数量将达到3000家,同期将不断地促进整个销售网络的扁平化管理,努力促成紫荆花漆在中国大地的全面盛放。

《经济》:紫荆花漆在产能与销售方面是如何配套的呢?

何世豪:现在一座年产达28万吨、年产值达40亿港元的涂料新厂正在上海金山兴建。另外,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集团研发中心也在今年初正式运作,集团期望在未来三至五年,可将其发展成国内知名的化工技术研发基地。另外,紫荆花漆未来会逐步扩大销售网络,并主打毛利率更高的专卖产品,而配套产能的提高与技术研发的投入,都将可以有效降低产品成本,促进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提升业绩 为愿景努力

《经济》:除了溶剂和民用涂料,集团的油墨业务和直接供货给下游企业的工业涂料业务,有没有稳定的大客户呢?

何世豪:集团下属的洋紫荆油墨目前已经是国内油墨生产企业的龙头企业,2011年的销售收入超过11亿元人民币,其中食品包装用油墨的大客户有康师傅、旺旺、娃哈哈、可口可乐等,而在工业涂料方面,集团与美泰、索尼、三星等也都有业务往来。

《经济》:对于未来的发展,我们的愿景是什么?

何世豪:按照目前的产能扩展速度,集团预期到2013年,年销售额会超过100亿港元,并致力于把盈利恢复到合理水平。集团还会进一步扩大产能,预期到2015年前,集团总产值将达200亿港元。随着集团的产能扩建、资金筹集和人才规划等方面的充分准备,集团有信心在2020年再将销售额翻倍达到400亿港元。

上一篇:股票也问出处 下一篇:家教辅导机构火爆 谁为管理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