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白麻糖

时间:2022-10-10 02:33:05

家乡的白麻糖

每当听到街头巷尾传来“买麻糖”的吆喝声,我就想起了儿时,想起了家乡的白麻糖。

我的家乡旧时称为梅家场,是一个民风纯朴、土地肥美的农村小镇。提起梅家场,现在的人所能想起的大概只有梅咂酒了。梅咂酒是用高粱做的又甜又醇的粮食酒,吃的时候冲上开水,用细竹管边吸边品,惬意极了!其实家乡最有名、最具传统风味的当数白麻糖,遗憾的是其制作工艺早已失传。白麻糖色泽犹如晶莹剔透的白玉,又脆又甜,轻轻掰一块儿放进嘴里,瞬间就化成甜津津的小颗粒,细品慢咽,回味无穷。因此,早在清朝末年,家乡的白麻糖就享誉川东。

说起白麻糖,不得不提到兴隆街后的一口大井。要熬制上等的白麻糖,只有用大井的水蒸、煮、煎、熬才行。说来也挺奇怪,要是换了别的地方的水就没那么纯正的味儿了。大井的水清冽甘甜,夏天人们渴了、累了,只要喝上一碗大井的水就会神清气爽,干什么都有劲儿。听老人们说,大井的水的源头在远隔10多里的宝鼎山脚下,小时候遇到干旱到井里舀水,从缝隙里还能见到顺着涓涓细流淌出的松针。因此,在家乡有一句俗话,吃了大井的水,硬是“拽”得很!

真正有口福吃到白麻糖还是在改革开放初期。那时,村上办起一个生产糖醋的小作坊,请来一位银白胡须的老师傅,听说他是当时唯一懂得熬制白麻糖的工匠。糖厂就在我家后面的集体屋里,小孩子好奇,时不时跑到里面去打探一番,还依稀记得制糖的工艺。工人师傅把糯米、麦芽用大井的水洗净,泡在一个大池子里,过一段时间捞起来用高温蒸熟,然后放进一口大铁锅里反复熬制,这些米粒、麦芽慢慢地全部溶化,慢慢地变成糖汁。等糖汁渐渐变白、变稠就捞起来,砸在一个碗口粗的大木桩上,用手顺着往前小心一拉,然后轻轻掰断,伴随着清脆的响声,一块雪白的麻糖就做成了,要不了一会儿,麻糖就堆得小山似的。

记得第一次吃麻糖还是外婆掏钱买的,因为吃得太多连牙齿都有点儿酥了。而今,离开家乡快20年了,那清脆甘甜的麻糖,连同对家乡的眷恋,一直在我心头萦绕。

上一篇:盆栽观赏蔬菜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下一篇:任务型教学,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