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流露真心对待

时间:2022-10-28 07:42:46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为追求教学的精确有效,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一般不会出现“学生插嘴”现象。然而,新课程提倡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会遇到此种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教师不但要更多地给予赏识,还要懂得尊重和鼓励“学生插嘴”,让“插嘴”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陈旧的课堂教学,导致许多学生有问题不敢问也不想问,阻碍了学生思维上的发展,限制了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可是现行的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令人头疼的问题――学生“插嘴”。我们教师该如何正确对待这一现象,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成为学习的主人呢?

一、理解学生的“插嘴”

“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教师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彰显自己的个性。因此,课堂中学生的“插嘴”也就合情合理了,它不是“乱”,而是“活”。事实上,很少有同学真正是为了破坏课堂秩序、影响他人学习而“插嘴”,相反,他们往往是听课专心,思维活跃,求知欲望强烈。同时,学生“插嘴”现象也是考验教师的调控水平、应变能力,如当学生的“插嘴”不尽人意时,你怎样让学生愉悦地坐下来;当学生的“插嘴”富有挑战时,你如何进行教学的“二度设计”,让学生的“插嘴”成为学习的资源,成为学生探究知识的新的起点……试想一下,假如我们的课堂以教师为主宰,学生轻则被老师提醒、阻止,重则罚站或面壁思过,久而久之,他们便不再满脸灵气,而是正襟危坐;不再主动思考,只是被动接受;不再大胆质疑,全是洗耳恭听。结果,课堂纪律是好了,但是活泼的思维消失了,热闹的气氛没有了,以致出现“我知道,可是我不说”的情况,老师没有唤醒学生,反而打压了学生,这样的教育无疑是失败的。

二、善于利用学生的“插嘴”

课堂上,只要老师稍加指导,给他们提供机会,就能利用好“插嘴”。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实现:

1.挑起“食欲”――“插”得有味

一位外国同行说:“如果学生‘不乱’,要先有本事让他们‘乱’起来,然后又有本事使他们‘不乱’。”孔子也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外说法虽异,道理却同。

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从“教师喂”转变成“自己吃”呢?我认为挑起学生的“食欲”是关键。正如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2.等待“时机”――“插”得适时

教师要学会延迟判断,不要把答案急于告诉学生。面对学生的“插嘴”,等待可以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一个自由想象的时空,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例如:学了8的乘法口诀后,有一道练习:妈妈带了8张5元的人民币去买锅(一种38元,一种41元),可以买哪种锅?学生通过计算,很快下结论:可以买38元的锅。我又问:“那41元的锅?”学生说可以跟老板还价……在一片“我说”“我说”中学习兴趣达到了高潮。

3.二度“调整”――“插”得意外

在课堂中学生意外的“插嘴”是备课之外的,它会令课堂增添不少的精彩,将这些“意外”的内容摆放到课堂中,会使得课程目标的实现更有效。从这一点上说,应该感谢这些爱“插嘴”的学生,恰恰是他们“备出”了老师课前未曾“备”到的思路。

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插嘴”习惯

虽然“插嘴”能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对不同情境下产生的“插嘴”现象要区别对待,在一般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制止教育。在特定情境下的“插嘴”现象,如在教学活动中产生的共鸣,此时学生的“插嘴”是一种流露,这时对学生的“插嘴”不能去干扰,要顺势而为,推波助澜。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插嘴”习惯,让学生的“插嘴”变得有价值、有意义?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插嘴”要有先后

学生“插嘴”,往往是迫不及待要表达自己的感悟、见解,它是被教学的某一内容,或师生的某一讲述、观点所吸引、所激活而产生的思维的火花,其中不乏新知创见和奇思妙想。但是试想:如果课堂上众口嘈杂,教师如何从中发现,学生意见得不到重视,学习兴趣自然没有了。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插嘴的先后,教育学生在遵守纪律、尊重他人的前提下进行,控制“插嘴”的场合、时机。

2.“插嘴”要有倾听

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思维的主人,有的学生插嘴十分精彩,有创意,能够开拓大家的思路。但是如果孩子提出某个问题时,其他学生根本没注意听,这位孩子的提问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听的训练不能忽视,说与听同等重要。

3.“插嘴”要有反馈

课堂上,有时老师刚开了头,学生就插嘴说“我知道了”,其实学生的“插嘴”,有时只是为了向老师表现自己,是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教师如果不及时鼓励、表扬,予以适当的回应,久而久之,学生再也不敢倾吐内心的话语――反正说了也没用。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太好了,请你讲给大家听吧!”有了表现的机会,学生肯定能讲得有声有色。

教学实践证明:现在的孩子的确与过去不同,对于一些问题,他们有自己的看法,并想痛快地表达出来。我想在这个时代,孩子知道的不一定比大人少,对于他们的“插嘴”,我们要以积极而又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它、珍视它。相信我们的学生在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一定会学得更开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临海市杜桥镇杜前小学浙江】

上一篇:选择材料 创设环境 培养习惯 下一篇: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