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2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10-10 02:15:53

难治性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2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提高对难治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认识。方法 对难治性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7例患者在激素治疗后1-3 d体温开始下降,l-7 d体温完全正常。5例激素治疗后3 天体温无改善,给予丙球治疗,其中3例体温在治疗后2-8 d完全正常,另2例经上述治疗10天疗效不佳,仍咳嗽咳痰,肺部影像学改变进展加重,转上级医院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及多次支气管肺泡灌洗,1例诊断并发塑型性支气管炎,目前随访经灌洗肺不张明显好转,另1例继发支气管扩张,仍有反复咳嗽、咳痰。在本院平均住院时间(10.13±0.37)天。结论 RMPP的发生主要与MP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免疫因素参与、混合感染及未能早期诊断、误诊等有关。了解RMPP临床特点有利于早期诊断,动态检测特异性IgM抗体可以帮助尽早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病程早期(1-7d)PCR监测准确性显著好于首份血清MP抗体监测。合并感染时给予联合抗感染治疗,免疫损伤严重时合理应用甲基泼尼松龙、丙种球蛋白是RMPP的治疗关键,必要时支气管镜术治疗。

关键词: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痰PCR找支原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红霉素/阿奇霉素;激素;丙球

RMPP是即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反应不佳的支原体肺炎,Tamura等将RMPP定义为应用大环内酯类类抗生素1周或1周以上,患儿仍有发热,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持续加重。本病具有病情严重,容易出现肺内/外并发症、病程迁延或转为慢性肺炎等特点。为了提高大家对本病的认识,我们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确诊为难治性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住院确诊为难治性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男5例,女7例,年龄4岁—14岁,临床表现以下:均在基层医院拟诊肺炎支原体肺炎,予阿奇霉素10 mg/(kg·d),共3-5d,辅以化痰止咳退热剂等治疗1周左右后,仍持续高热、刺激性咳嗽、少数有咳淡黄色粘痰、皮疹、气促、头痛等;体征有肺部干湿罗音、单侧/双侧叩诊浊/实音及肺呼吸音减弱等;辅助检查有肝功能损害、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异常,心肌损害、CRP均明显增高(23-116mg/L),胸片/胸部CT示肺部大片高密度肺实变,节段性/叶肺不张,单侧/双侧胸腔积液等。

1.2 误诊情况

难治性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早期症状无特异性,极易造成误诊,本组病例中,有5例患者误诊,误诊率为41.67% 。其中误诊为细菌性肺炎1例,浸润型肺结核1例,过敏性肺炎1例,急性支气管炎1例,病毒性肺炎1例。误诊时间5~13天,平均9天。

1. 3 并发症和肺外表现

有4例并发胸腔积液,同时,肺外表现可累及神经系统、肾脏、肝脏、心血管系统、皮肤、胃肠、肌肉关节等脏器。

1.4 方法

予红霉素30 mg/(kg·d)分2-3次静脉滴注,5 -10d为第一疗程,继之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10 mg/(kg·d),每天一次,连服3d,停4天,根据病情和影像学改善情况,决定总疗程数,一般2—4疗程。合并细菌感染的加用头孢类抗生素(第二或第三代头孢)联合抗感染。所有患者在符合RMPP诊断后给予甲基泼尼松龙2 mg/(kg·d)静脉滴注,根据体温、呼吸系统症状的改善3 d后改为泼尼松口服,继用1-7d后停用,其中7例治疗有效。另有5例激素治疗后体温无下降、临床症状无缓解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400 mg/(kg·d),连续用5 d。其他治疗包括氨溴索化痰促纤毛运动,硫酸沙丁胺醇、布地奈德雾化、营养心肌、护肝、脱水降颅压、免疫调节剂、支气管镜术治疗等。

2. 结果

7例患者在激素治疗后1-3 d体温开始下降,l-7 d体温完全正常。5例激素治疗后3 天体温无改善,给予丙球治疗,其中3例体温在治疗后2-8 d完全正常, 另2例经上述治疗10天疗效不佳,仍咳嗽咳痰,肺部影像学改变进展加重,转上级医院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及多次支气管肺泡灌洗,1例诊断并发塑型性支气管炎,目前随访经灌洗肺不张明显好转,另1例继发支气管扩张,仍有反复咳嗽、咳痰。在本院平均住院时间(10.13±0.37)天。

3.讨论

RMPP的发生主要与MP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免疫因素参与、混合感染及未能早期诊断、误诊等有关。了解RMPP临床特点有利于早期诊断,合并感染时给予联合抗感染治疗,免疫损伤严重时合理应用甲基泼尼松龙、丙种球蛋白是RMPP的治疗关键。支原体肺炎直接损害可致呼吸道纤毛损伤,免疫损害可导致体液及细胞免疫异常,CD4+下降较常见,故可以合并细菌感染,特别是在RMPP治疗效果欠佳时应考虑本因素,及时行痰培养。在高度怀疑合并细菌感染时应用广谱抗生素联合治疗,并根据药敏及时调整治疗。本研究中1例患儿合并肺炎链球菌感染,在激素和丙球治疗后持续中等度发热,根据药敏结果应用阿莫西林2d后体温正常。

少数RMPP感染患儿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但无细菌性肺炎反应明显。CRP多明显增高。RMPP感染患者确诊需要病原学检查依据,由于实验室条件限制,不能行支原体培养,只能行血清学检查,MP - IgM是机体受支原体感染时最早出现的特异性抗体, 主要是基于人体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在人体内会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MPIgM) ,它于发病后1周左右可检出, 10~20d达高峰, 12~16周转阴,故动态检测特异性IgM抗体可以帮助尽早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其敏感性高。另外PCR法具有实验时间短、高特异性和敏感性,不存在交叉反应和放射性污染的优点,并且对非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研究表明,其咽部极少带有该病原体,故对PCR法检测的准确性提供了保证,病程早期(1-7d)PCR监测准确性显著好于首份血清MP抗体监测。

MP与心、肺、肝、脑、肾和平滑肌有部分共同抗原,感染后引起相应组织产生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引发免疫反应,从而出现较多肺外症状。肺外损害用激素治疗有效,辅以必要相应对症治疗,肺外症状于疗程结束时大多痊愈,表明肺炎支原体肺炎所致肺外损害多为一过性,一般不会引起严重脏器功能障碍.

总之,今后在临床工作当中,凡是急性呼吸道感染者,若出现刺激性干咳、发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正常或升高不明显,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3天后效果不佳者,需要考虑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可能,常规抽血检测血清MP - IgM 抗体和痰PCR找肺炎支原体,以避免延误诊治,明确RMPP诊断的患儿,如出现持续高热大于7d、CRP≥40mg/L、肺不张及胸腔积液,PPD阴性,予红霉素治疗第一疗程,有利于控制支原体血症,继之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一般2—4疗程,彻底清除肺炎支原体。合并细菌感染的加用头孢类抗生素(第二或第三代头孢)联合抗感染。及时加予激素和/或丙球治疗,必要时支气管镜术支气管肺泡灌洗,可减少BO、支气管扩张、肺不张、透明肺、肺间质纤维化、塑型性支气管炎等肺部后遗症发生,同时针对不同肺外并发症予相应对症处理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孙远梅 探讨难治性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21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7;

[2] 江载芳主编 实用小儿呼吸病学[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年10月 240-246;

[3] 陈志敏.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及药物治疗进展[ J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4),235-237.

[4]曹玉璞.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J ]. 实用儿科杂志, 1993, 8(3) : 203 - 204.

[5]俞锡林,余钟声,汪天林. 肺炎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检测的探讨[J ] . 临床儿科杂志,2002 ,20 (3) :140.

[6] 焦安夏.支气管镜术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中的应用[ 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4),240-241.

[7] Knny GE. Diagnosis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Sensitivities and Specificities of serology with lipid antigen and isolation of the organism on soy peptone medium for identification of infections[ J ]. J clin Microbiol, 1990,28 (9) : 2087.

上一篇:腹膜后血肿86例临床诊治分析 下一篇:腹泻便病原菌检验结果 480 例临床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