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弟子规》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意义

时间:2022-10-10 12:35:15

浅谈《弟子规》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意义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的加快,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的同时,负面的影响却接踵而来。人们过分的追求以金钱和权力为标尺的“成功”,却把道德修养抛在脑后,不但事倍功半,更失去了内心的宁静从而变得更加迷茫。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如果只注重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培养技术能力,而忽视了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就会违背高能力和高素质的中职学校培养目标,同时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无法适应和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无法在社会立足。

近年来,伴随着国学热的兴起,作为国学中的经典、儒家启蒙读物-《弟子规》逐渐受到各个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它通过简练的语言,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道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及求学时应该具备的礼仪和道德规范。在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引入《弟子规》对德育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弟子规;德育;教育

1、中职学校在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信息化的普及,面对从西方引入的物质至上思潮的侵袭,很多人不免开始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同时也开始推崇西方的原子化的生活方式,由此导致了现在的中职学校过度的重视对学生专业技术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的伦理和道德修养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对于这方面的教育多流于表面,无法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中去。

而在中职学校的学生中,也普遍存在学生生活习惯不好,没有规律,秩序混乱,缺乏耐心和自制力,缺乏对人和事的恭敬谦卑之心。学生们对老师教授的德育课程有感动没行动甚至不削一顾,认为与其无关。这从侧面反映出德育教育与社会生活实践的严重脱节,不切实际的道德教育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为了弥补,大部分的学校采取的方法是严肃纪律,用外在的约束加强学生管理,但高压的管理只能让人少犯错、少为恶,一旦脱离了这些约束走向企业、走向社会,就很容易迷失。

2、《弟子规》在中职学校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必要性

当今的学生正处在多元化的时代。信息大爆炸,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想经常活跃于家庭及社会之中,甚至时长见诸媒体报端。靠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约束往往达不到好的效果,需要学校在德育教育中给予积极的引导。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大多数的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而且更容易受家庭和社会上不良思想的影响和侵蚀,导致三观不正,与社会道德理念背道而驰无法立足。因此,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培养非但不是多余,还非常重要。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结合中职教育的特点,对学校课程及教学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是单一的应试教育,只单一注重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是更加注重中职学生的道德教育和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在道德教育中,尤其需要加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及优良传统的传承和弘扬。《弟子规》则作为一部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准则的著作,在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中可以更加切合实际,贴近生活,是非常可行且必要的。

《弟子规》是根据《论语・学而篇》中第六条“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余力学文”为中心编写而成。区区千余字,却道出了儒家文化的精髓,提炼出的做人规范,是儒家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道德体现。在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中,结合《弟子规》中的内容,将正确的道德思想灌输给学生,引导每一个学生培养自尊意识、自立意识、人格意识和责任意识的良好品德。除此之外,《弟子规》同时强调为人处事的行动准则,在德育教育中,详细的为学生们讲解这些行动准则如何与现实社会相结合,将这些准则转化为实用的处事标准。通过不断的强化和深入的学习,让学生真正领会并应用在自己的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去,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以无形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所以,通过《弟子规》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引入,不仅符合时代性,更加符合中职学校学生的需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将来能更好的服务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3、《弟子规》对中职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弟子规》以孝悌为其教育核心理念,与其他情感相比,亲情更加重要,所以在中职学校的道德教育中,强调伦理道德教育的效果更加显著,在学校培养学生对家长的感恩之心、恭敬之心和关爱之心,并以此为圆心不断扩大到师生情、同学情等等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情感生活中去。关于学生的自我修养方面,《弟子规》中要求从最基础的日常生活中做起,“冠必正,钮必结”看似简单,却反映出这个人对他人和生活的恭敬心。“衣贵洁,不贵华”切合当今的浮躁,让人自省。“凡出言,信为先”道出人以诚信为本,无论做人做事,都应做到,而不是全靠法律和法规来约束。这些都是培养学生谨言慎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行为规范。在做到了“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后,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和发挥。在中国,德行也是企业用人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个人再有才能,但道德方面有缺陷,他也不会得到重用得以施展才华。所以德才兼备是中职学校培养合格人才的一个重要目标。

结束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中职学校中,道德教育是与专业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训练同等重要并且需要长期坚持的重要工作,而《弟子规》则是把德育工作具体化,它涉及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个方面,细致而且更加具体,非常具有实践性,给中职学校的道德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在中职学校培养高素质、高能力人才的办学理念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毓秀.《弟子规》[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钱文忠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0.8

上一篇: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本土化模式探究 下一篇:论析小学数学教育中情境教学作用及实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