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两学相融”的初中语用模式实践研究

时间:2022-03-07 09:30:55

基于“两学相融”的初中语用模式实践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

吕叔湘先生在1978年3月16日《人民日报》上发表《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的问题》一文,文中提到:“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是不是应该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十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2009年的《中国义务教育检测质量报告》显示,语文、数学、思想和科学四门学科中,语文的合格率最低,有近30%学生的语文成绩处于基本合格水平。本次调查发现,在四门学科中,学生数学合格率最高,科学、品德与社会居中,语文最低。从上图1中可以看到,数学达到合格及以上水平的学生最多,占78.3%,其次是科学、品德与社会,分别为71%和67.3%,语文最少,仅为62.8%。有近30%学生的语文成绩是处于基本合格水平,即对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不足。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当下语文课时数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一半,效果却60年代的没有明显区别。由此可见语文课多上、少上甚至不上,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多大关系。在我市的一项初中生学习的调查中,学生最不喜欢上的是语文课――然而几乎所有学校语文教师配备最多、学生用时最多、社会最重视的母语学科,竟然在学生心中沦落为附属地位,几乎是可有可无的状态,实在令人痛心。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区域性初中语文课改依旧堪忧

2011年6月,浙江省以“学为中心,以学定教”为理念的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自上而下在全省范围内逐步铺开时,2015年3月,浙江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深化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2015学年,全省各设区市、县(市、区)都要选择部分学校启动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着重摸索经验。2016学年,总结课改先进经验,完善各项制度,在全省中小学全面推进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鼓励有意愿有基础的学校先行开展课程改革。

现象学鼻祖胡塞尔有一句名言:回到事物的本身。可是他把漫长的归路筑成了一个巨大的迷宫,使许多追随者身陷其中而不得出(转引自周国平《街头的自语》59页)。语文教学如何回到它的本身,也同样值得我们思考。为此,本课题组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两学相融”这个概念,并且借助语用模式,试图以此来撬开初中语文教学这块巨石下面的一点缝隙,来窥视语文教学的真谛。下面具体阐述一下基于“两学相融”的初中语文语用模式概念和构思。

三、课题研究的切入点和课题概念的阐述

(一)什么是“两学相融”

“两学”有中观的的阐述:指能体现语文特性的学科性质和呈现学为中心的学习形态;从微观的具体角度阐述,“两学”是指以语言为核心的学科素养和以运用为中心的学习素养。

“相融”是“相互融合”的简称,融合,指熔成或如熔化那样融成一体,所谓“相互融合”是指不同的事物蓉成一体。比如可以用成语“水融”来作比较,“水融”是指像水和乳汁那样融合在一起,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得很紧密。

因此,两学相融是指将以语言为核心的语文学科素养和以运用为中心的学生学习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有机融合,达到互为一体、水融、不可分割的境地。

(二) 为什么基于“两学相融”的实践要选择语用模式

首先要阐明的什么是语用?语用,顾名思义就是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这个问题似乎很简单,其实不然。如此简单的道理却在我们的实际语文教学中极少得到重视。研究语用的学科就叫语用学,语用学就是研究语言运用及其规律的学科。1993年,英国语用学家J.Thoms对语用学的定义做了新的研究,认为语义的生成与理解不是由单一要素构成的,单一话语的抽象意义不能生成语用学意义上的语义;说话人一人也不能生成这种语义,听话人也不能独自一人生成这种语义。语用意义的生成与理解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能由四个要素参与才能完成:说话人与听话人及对意义的相互商榷讨论,话语发生的语境和话语本身所能表示的潜在的语义的可能性。(见王建华《语用学和语文教学》第5页)在这段阐述中,我们可以明确语言虽然具有自身的固定意义,但是只有在真实的人际和语境的运用中才能产生实际的意义。这与课题组倡导的“两学相融”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语文的知识可以分成文字、文章、文体、文学四个方面,但都要围绕动态的语言(即言语形式与内容)来展开,而语言本身最大的语境即文化,因此,语言的整个运转都必须依靠文化来进行,离开了文化,语言也就失去了任何意义。通过此图我们就明确了本课题实践和研究的核心内容。围绕这个核心内容,我们尝试了以下四种语用模式:主题整合式、任务达成式、批注点评式、课程拓展式。

1.基于“两学相融”的初中语用模式之一:主题整合式

主题式教学(Thematic teaching),是指以以内容为载体,以文本的内涵为主体所进行的一种语言教学活动。它的中心是让学生在良好的的、具有高动机的环境中进行语言学习。围绕有意义的主题进行教学可以加速学生对新内容的内化及长期记忆。强调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主张语言教学情景化、生活化。把语言放到有意义的主题中去学习,把语言教学和"内容"教学结合起来。这里的主题正是指语用模式中的文化情景。

2.基于“两学相融”的初中语用模式之二:任务达成式

任务达成教学法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活动(教学任务),促使学生通过个人、小组、师生协作等多种交际活动方式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语言,在“干”中学,“用”中学,体现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将语文学习任务按照不同教学阶段分成:前任务――主任务――后任务 。

3.基于“两学相融”的初中语用模式之三:批注评点式

批注评点是一种传统的读书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根据个人的阅读体验,写出自己的感悟或质疑,这既是一种阅读鉴赏,也是一种智慧的启迪。批注式阅读是一种研究文本的阅读方法,也是学生在自主状态下用恰当的文字与文本进行的一种创造性对话,更是一种读书的好习惯。我们把学生的读书批注当作课堂生成的宝贵的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借助批注开展阅读交流,真正实现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对话。

4.基于“两学相融”的初中语用模式之四:课程拓展式

语文的课程拓展主要满足学生语文学习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开发和培育学生的语言潜能和语文特长。语文的拓展课程包括语文研究性学习、语文知识专题教育、地方历史和文化教育等课程,旨在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面,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通过拓展将语文学习由课内延伸课外,由学校延伸社会,由书本延伸生活,由阅读延伸表达,由语文延伸生命等等,适当的课程拓展是语文教学由僵化转为灵动的重要手段。

以前我们课改不能全面推广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往往只提供一种模式,这让老师们很反感,学科内容的变化、学情的不同、教师自身的特点等因素很难用一种模式来统一,必须在一定的原则下灵活变通,本课题就是根据大量的研究和分析,确定了四种模式从不同的角度来推动初中语文课改的多元化。

上一篇:文明礼仪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初中数学优生的学习策略及教学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