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健身去!看书去!

时间:2022-10-10 11:57:50

走,健身去!看书去!

11月11日,暖暖的午后。

大竹县月华乡爱国村村委会的小院坝里,不时传出一阵阵笑声。一挂崭新的秋千上,飞荡着一名快乐的小女孩。身后的老奶奶,在不断为她加油。在另一侧的一组健身器材上,两位老大爷一边聊天,一边活动着筋骨。

“你看,我现在身体是变得越来越好了!”谈起这些体育设施给村民带来的好处,71岁的村民唐仁志老人高兴得合不拢嘴。

唐仁志老人告诉记者,自从村里今年9月份安装上这批健身器材后,他每天都要带上小孙子一起到这儿来舒活舒活身子骨。

“以前只看到城里人茶余饭后有这些东西消遣,现在我们农村人在家门口也能玩上这些健身器材,这在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哟!”

在爱国村村委会办公楼里,有一间开放的图书室。虽然不大,仅有10多平方米,但书架却排满了四壁,上面摆满了各类图书4000册以上。

图书室中间的一张大桌子旁,坐满了前来看书的村民,一些没有座位的村民,靠在书架旁翻阅。

“现在是农闲时节,村民们都趁空来‘充电’。”该村村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村民们不仅可以来图书室看书,还可以将书借回家。

村民陈中兵是图书室的“常客”。他告诉记者,他家养了100多只鸭子,每年养鸭的收入都在7000元以上,这得归功于图书室相关书籍中的“妙招”,使他从中获益匪浅……

凭借这几年的养鸭收入,老陈已经盖上了两间一楼一底的住房。最近听说县里正在搞新农村建设,他还准备到附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点再去修栋楼房。“你看,我不出门打工,就凭在村里搞养殖,一样可以发家致富”,老陈自豪地说。

老陈还告诉记者一个秘密:“我还想把我在广东打工的儿子叫回来,我们两爷子一起来开个养猪场。”当得知老陈以前没有养猪经验,记者不免为其担忧。老陈笑了,指着书架上的书满怀信心地说:“不怕不怕,有问题就到这个图书室来‘问老师’,啥子事情都是可以解决的嘛!”

近年来,大竹县月华乡爱国村在体育设施建设和丰富农村文化图书室方面舍得下“本钱”。自2006年以来,该县已建成农村文化书屋近300个,这不仅丰富了农民的公共文化生活,也提升了村民的文化素质,为村民发家致富增添了“文化功力”。

上一篇:成都这样“休闲” 下一篇:“有了电视,我们的生活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