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道德激励的内容探析

时间:2022-10-10 11:32:59

企业道德激励的内容探析

摘要:企业激励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道德问题,人们在道德上哪怕是最不经意的失策,都会抵消激励的作用和力量。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把管理思路向更深或更高的方向扩展,本文基于此种意义,从责任激励、价值激励、榜样激励、荣誉激励这几方面探析道德激励的内容。

关键词:道德激励 企业 道德动机 激励

所谓企业道德激励,就是指企业在一定价值目标引导下,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去诱发、激活员工的道德需要和动机,促进其自觉地遵循企业道德原则和规范。与一般激励不同,道德激励的基础虽然也主要由需要和动机构成,但它在重视激励劳动者的“物质动机”的同时。更注意激发劳动者的“道德动机”。因为人对物质的欲求由于其本能的原因而强于对精神的欲求。“一个在精神上获得满足的人,通常都是在抑制物质欲求的条件下实现的。产生“物质动机”远比产生“道德动机”要迅速得多、要容易得多。”[1]因此,不通过特殊的方式,不运用特别的手段,希望已物质利益的方式去诱发人们的道德动机,那么只能是一种幻想。

许多企业的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体会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不是掌握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大“法杖”就能实现的。尽管精神激励从其本质特征上来讲是通过对人的正当的高尚的精神需要的满足来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并把人的需要引导或转移到对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追求上去,但是,大家仍普遍感到缺乏一种理论中介来指导这种思想实验。之所以在此讨论企业“道德激励”问题,就在于帮助人们寻找一种理论中介。想提醒企业家们注意,企业激励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道德问题,人们在道德上哪怕是最不经意的失策,都会抵消激励的作用和力量。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把管理思路向更深或更高的方向扩展,不要老是在“对立的比较”中去寻找激励的良方妙策,而要学会在“中介的比较”中去寻找干扰激励效用的各种不易觉察的因素。基于上述意义,我们可以把道德激励的内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责任激励

即鼓励职工做好自己份内应做的事情,把劳动或工作当作义不容辞的天职,使之产生不做好份内应做的事,不仅要承担过失,而且还要受到良心谴责的高尚劳动情感。责任本身就是一种激励,没有责任心的员工是无所谓积极性的。“企业伦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员工如果把自己份内的工作视作义不容辞的天职,他便会自发给自己提出严格的行为准则。”[2]在这种责任感的作用下,面对奖励分配,他虽然不会拒绝正当合理的劳动报酬。平静泰然地享受奖励,但也不会认为受奖励是最终的劳动目的和个人追求。在他看来,劳动本身的价值大于奖励的实际价值,重要的是为社会提供有质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一般地说,责任所含的社会效益越高,道德意义越大。责任就越能激励人心,激励作用就越强。责任激励的意义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使职工淡化物质欲,增强贡献欲,获得“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满足感;二是激发职工的职业良心。树立一切行为对人民负责的思想;三是培养和巩固职工的劳动主人翁意识,强化职工的参与管理、当家作主的民主观念。

二、价值激励

即鼓励职工在劳动创造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使之树立牢固的集体主义思想。价值激励的意义首先在于承认职工一切正当的劳动行为都是合乎善的要求的;其次则在于肯定劳动创造的道德价值,帮助职工正确认识和处理获取与贡献的关系。价值激励的实质,就是引导职工把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看得更重于个人对劳动报酬的获取,逐渐淡化对物质激励的过份追求。价值激励要求职工把个人的价值目标与社会的价值目标结合起来。这种结合的效益越高,社会意义越大,价值目标就越能激励人心,激励作用就越强。人们越是感到个人价值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社会价值目标的实现,劳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越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必须看到,在现代条件下,劳动者的价值观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这种变化有时是复杂的、不能精确测定的,但是,这种变化并没有完全隐去人们对高尚事物、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于现代企业来说,盈利已不能是企业唯一的目标,它必须同时考虑服务社会、培养人才等更高的目标。

三、榜样激励

即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引路的方式,营建良好的企业工作环境,激发广大职工比、学、赶、帮、超的工作热情。实践表明,一个单位里出现了众望所归的榜样,往往会形成一种无形的激励力量,从而激发出入们“学先进,赶先进”的竞赛热情。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对榜样激励作用的认识局限于有形激励,即只注意到对几个劳模或先进工作者的榜样激励,他们一般都没有意识到榜样就在自己的身边。一些企业领导者通常也把自己排除在榜样之列。从道德激励的角度来说,一个组织中每个成员的单独言行都可能是周围人的榜样,或者是好的榜样,或者是坏的榜样;有的榜样可能是靠某种社会声望(如获得社会一定级别的各种正式荣誉称号或受到社会舆论的赞颂等)来发挥激励作用。有的榜样则可能是靠以身作则、洁身自好的实际行动来产生着无形的激励效果。每一个企业领导者都必须明白,不管你是否获得过正式的高级别的荣誉称号,你都不可能把自己排除在榜样队伍之外。作为企业领导者,你不仅是被员工授权领导和组织企业生产的指挥员,而且是被员工普遍认可的理想人格。

四、荣誉激励

即在职工履行了社会责任、对社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之后,给予他应有的肯定、褒奖,或者说实事求是的评价。这种激励的意义在于鼓励人们追求光荣的东西,摒弃耻辱的东西。“荣誉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激励功能。它鼓励人去做对公众、对集体有益的事,并且重视别人对自己的态度。”[3]荣誉要求给人以应有程度的尊敬,特别是在一个人完成了劳动定额并作出了一定贡献之后,应给予实事求是地、恰如其份地评价。荣誉愈来愈成为维护人的尊严的一种道德方式。荣誉激励的方式运用得当、恰到好处,其激励作用是相当巨大的。这种作用表现在:一方面,有利于增强职工的集体归属感如成就感。使职工体会到自我实现的快慰,从而更加努力地工作,唤起更大的贡献欲;另一方面,职工一旦作出成绩,就及时给予道德上的充分肯定,使职工感到自己的劳动行为和成果被社会所承认,从而有助于产生更大的创造兴趣。

参考文献:

[1]申来津.精神激励的权变理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2]王昕杰.企业道德激励机制研究[N].人民日报:学术动态,2004-07-09

[3]李健.论道德的激励功能[J].社会科学,1988(6):41

上一篇:新形势下对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的探索 下一篇:要强化小型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