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口语教学与学生情商的提高

时间:2022-10-10 11:15:42

浅谈口语教学与学生情商的提高

口语表达是教师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式和手段。所以,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师范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口语运用能力,对提高未来教师的口语表达水平是至关重要的。但在多年的口语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因自傲、自卑、胆小等原因影响学习效果。这里涉及到一个与智商共同决定人成败的因素——情商。

新时代牵涉教育的最大变化有两个:第一是各国对人才资源的开发越来越重视,教育被提上了前所未有的战略地位;第二是教育观念的深刻变化,人们不再认为智力是成功的唯一因素,还要取决于其他因素,一些学者称其为“情感商数”。那么,什么是情商呢?情商主要指信心、恒心、毅力、乐观、忍耐、直觉、抗挫折、合作等一系列与个人素质有关的反应程度,就是指心理素质。

我们的学生从不同的地方来到师范学校,看见“山外有山,楼外有楼”,无法也不愿面对这种处境,表现为或高傲,或自卑、少言语,而本来胆小的则更为萎顿。这些都不利于她们的学习和发展。因此,笔者在教学时,注意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口语学习的特点,有意识地渗透对学生情商的提高。

一、系统地进行课前节目,提高兴趣

老师可在每节课前安排三到十分钟的内容,逐渐由浅入深,如朗读、朗诵、讲故事、演讲、相声、小品等。学生或单人,或双人,或多人,进行表演。一学期每个学生至少有一次上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 们的表现欲;节目内容较为丰富,学生兴趣高;程度有浅有深,难度逐步加深,学生易于且乐于接受。

某级一学生因过去从未接触过普通话,产生了畏难情绪。经过几次课前练习,对自己有了一定的信心,并乐于学普和用普了。

二、课堂教学中多为学生提供听、说的机会

课堂上,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多的是培养、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如学习语音部分,常请方音重的学生发言,其他同学为其指出发音的错误和缺陷,让其明确自己的错误所在,又锻炼了其他学生的听辨能力。或让同桌间互相听辨,培养耐心和助人的精神。又如,学习朗读技能,则注意点面结合,采取集体指导和个别辅导结合的方式。再如,学习听话技能和说话技能,多让口语差的学生练习说,口语较好的学生练习听,双方都各有所获,而且说者要坚持说,听者要耐心听,有利于培养恒心和忍耐性。

这使学生到幼儿园参加教育教学见实习活动时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幼儿教师需要具有爱心、耐心、细心。

三、利用自习和课余时间开展活动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如几人一组的故事会、演讲赛;小组或寝室间的论辩练习;态势语表演与评说;小组成员轮流扮演不同的角色,设计场景、对话进行表演等。在这些活动中,难免磕磕碰碰,需要互助、团结、宽容,这就利于抗挫折、合作等精神的培养。

综上所述,通过这些有意识、有目的地锻炼,提高了学生的情商,其心理品质和思维方式都有改观,其学习质量也随之提高。有些学生进校时方音很重,几乎不会讲普通话,在毕业时也顺利通过了普通话水平测试;自卑、胆小的学生变得自信,能主动上台且自如地表演;自傲的学生能自我调节心态,平和地对待一切,其才能也充分地发挥了出来。学生之间形成互助共进的风气,能正确面对失败、挫折和成功。毕业后能胜任工作,有的成为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甚至幼儿园园长。

总之,情商不是与生俱来、不可改变的。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培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让情商和智商珠联璧合,相映生辉。

上一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分析 下一篇:商业银行小微金融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