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评价朗读的标尺

时间:2022-10-10 10:24:34

三“不”:评价朗读的标尺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造性活动,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是朗读训练的重要抓手。通过评价提供反馈信息,可以不断调节朗读训练的动态过程,使其向预定的教学目标靠近。评价朗读是教师引领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语感的直接方式。反思当下课堂教学的朗读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从以下三方面改进朗读评价。

一、内心表达,不以音调论激情

学生朗读课文,喜欢用音调的高低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表达对文本的理解。课堂上激情洋溢的朗读,往往是高亢的。然而,高调未必能够准确地表达文本的原意,低调有时也有意想不到的妙处。

【案例一】《和他的大黑骡子》

师:“茫茫草原,弹尽粮绝。为了解决燃眉之急,发出命令――”

生:(激情朗读)“好,全部集中起来,杀掉――吃肉J!(音调高昂)

生:“我觉得他读得很有激情!”

生:“他读出了军令如山的气概!

生:“我觉得他没有表现出内心的悲痛。”

师:“你觉得该怎么读?”

生:(沉痛有力)“好,全部集中起来,杀掉――吃肉K!”(音调低沉)

师:“回读第2自然段,再来发表意见。”

生:“读了第2自然段,我觉得第二种方式更好。因为虽然军令如山,但是这种决断是很痛苦的,因为他和大黑骡子之间感情很深!”

生:“文中‘念叨’‘抚摸’等都写出了他很爱大黑骡子。这种情况下,不应该把“吃肉”读得很响亮。所以,我觉得用第二种方式读比较好。”

课文讲的是牺牲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为战士们充饥的事,表现了他爱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思想感情。文章多用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因此,评价朗读对于理解文章、体会感情、领悟精神都有关键的作用。学生为了表现的英雄气概,提高音调且读得又响又有力度。然而走进人物的内心,可以发现的每一句话都包含了对大黑骡子的不舍和对战友们的深情。通过学生互评,教师点拨,巧妙利用延时性评价,给学生以自悟自读的空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内心情感进而体会此处高音调朗读的不妥。

二、情感传递,不以表演论精彩

朗读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传递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评价学生的朗读有感情,仅因其表演色彩浓厚,容易脱离朗读的本质。

【案例二】《春到梅花山》

师:“梅花是早春开放的,你知道什么是早春?”

生:“天气还十分寒冷。寒气还没有退尽。”

师:“谁来读这句话?把梅花的‘多’给读出来。”

生:(鼓起勇气读)“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都开放了!”(重读“满山”)

师:“这梅花还不够多!还有谁来读?”

生:(表情夸张,“j q x”发音很紧)“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做摇手动作),满山的梅花都开放了!(做全部的动作)”

师:“你真会读书!让我们像她这样,一边读,一边做动作。”

如果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一味推崇“夸张朗读,带着动作读书”,显然有悖于朗读的目的。朗读,是由内而外的,由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到外在的有声表达。刻意地追求热闹,却忽略了学生自读自悟的体验是不可取的。“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都开放了!”表达出了:梅花开得早;梅花开得多。让学生通过朗读表现梅花的“多”,学生重读“满山”,就说明该生已经抓住了关键词,体会到了梅花开得多而旺。如若鼓励做动作读,就有齐宣王爱听集体吹竽的感觉。

三、文本理解,不以预设定标准

朗读评价中,教师和学生是评价朗读的主体。朗读是学生对文本理解体验的再创造过程,理解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不能全以自己的理解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倾听不同的声音,会有丰厚的收获。

【案例三】《九色鹿》

师:“怎样把这种气愤读出来?”

生:“语调激昂,表达气愤。”

生:“老师,我觉得九色鹿此时的心情不仅仅是气愤。如果都读成气愤是不对的。”

师:“除了气愤,你还读出了九色鹿的什么心情?”

生:“我觉得这个时候九色鹿还很失望。”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救过的人居然这样对待它!”

生:“‘谁知’‘竟然’都可以读出这样的失望。”

师:“带着失望的情绪再读这句话。”

生:“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谁知K他竟然见利忘义K!”(语调稍低,压着内心的愤怒)

生:“不仅仅是对调达感到失望,他对国王也很失望。因为国王是一国之君,居然也来残害与他无冤无仇的九色鹿。”

师:“短短的一行字,你却有这么深刻的理解。”

上述案例,充分展现了学生在课堂生成中与教师、与文本产生的思维火花。这样的思维火花不在教师的预设之内,但是言之有理,也就成了精华,学生的独到见解是真正“花开的声音”。教师预设时,九色鹿斥责调达的内容,是用激情的语调,把九色鹿被背叛后的愤怒表现出来了。当这样的朗读,经过学生的评价,提出多元的朗读处理方式时,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表达出这样朗读的理由,所以有了学生对九色鹿内心复杂情感的剖析。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

上一篇: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善待幼儿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