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企业重整中的行为以及效果

时间:2022-10-10 09:43:49

分析企业重整中的行为以及效果

摘要:企业重整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为防止企业破产,基于企业自救而提出的,其具有很强的预防功能和保障功能,是企业实现再生一项有效性措施。本文结合企业重整案例,对企业重整中的行为以及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点企业重整建议。

关键词:企业重整 行为及效果 企业重整建议

在市场经济冲击下,企业竞争力的缺失造成企业严重亏损,已经或是接近资不抵债,为挽救本企业,往往进行企业重整,而就现阶段企业自身发展来看,由于政府与企业的独立性发展,造成企业依赖行政手段和行政资源进行企业拯救的空间极为有限,这就使得企业必须走市场为主导的企业重整之路。

一、企业重整概述

企业重整是指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在出现破产或是有破产迹象时,为防止企业的利害关系人申请破产,而通过法院对企业进行强制性治理,以促使企业通过重整而重新运营的措施,其中债务人或债权人都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对债务人进行重整,其主要通过变更债权人权利,变动公司营业范围、财产、管理机构,以及展开与援助公司合作的方式进行,企业重整期间即为从法院裁定债务人进行重整时起到重整程序结束,经过债务人申请,再由人民法院批准的情况下,债务人能够在管理人的监督下从事企业的财务管理以及运营,此时,管理人的职权由债务人行使,期间的财产担保必须经过管理人或是债务人认可,而在出现经理人请求破产,或企业经营状况日渐恶化,或债务人阻碍管理人执行职务等情况时则终止重整程序。

二、企业重整行为

企业重整程序一般包括制定重整计划草案、债权人及出资人表决重整计划草案、法院裁定批准计划、重整人执行重整计划、重整人召集重整后的股东会,最后进行报请裁定,其中,在制定重整计划时,主要面向债权人的权利,变动公司营业范围、管理机构、章程等,并展开与其他请求公司的援助或合作。下面我们就以案例形式进行企业破产重整过程分析。

(一)本企业经营状况

某企业作为地区性关键企业,成立于1990年,其注册资金为3亿,原来主要运营玛钢产品,属于政府扶植型产业,仍存在政企不分问题,在过去几年里,本企业想扩大其经营规模,将企业扩展至成本较低的地区,但是鉴于技术、管理等原因,在2005年亏损巨大,在2006年,其亏损值有大幅增加,本企业面临破产清算危险。本公司在经营多年内,创建了本地区玛钢品牌,占到本地区玛钢供应量的32%,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鉴于本企业的再生性,实行企业重整。

(二)本企业重整过程

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本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加之政府宏观政策的变化,导致本企业面临破产危机,于2006年5月9日,本地区法院受理了当地房屋管理局申请本玛钢企业破产一案,于2006年10月22日依据相关法律裁定本企业破产。

2008年3月7日本地区市中级人民法院根据(2008)穗中法民破字第一号-1《民事裁裁定书》将地区法院破产裁定撤销,于4月2日本市中级人民法院指定成立本企业监管组,本企业进入监管状态。

4月9日,本区法院依据(2008)穗中法民破字第一号《撤销清算决定书》,将本企业清算组撤销。

2009年1月7日,本市中级人民法院根据《民事裁定书》,裁定本玛钢企业进行重整,并于本月10日指定荣凯事务所,对本企业的财产以及经营进行管理。

9月20日,本地中级人民法院批准由债权人会议表决而由管理人提交的重整计划草案,该计划执行期限为一个月,并于12月10日,在本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监督下,本企业进行为期两年的破产重整计划执行,而在12月本企业组建财务管理中心,实行财务集权管理,同时执行相关财务制度,并于2010年1月重整人召集重整后的股东会。

在重整后,董事、监事向当地政府主管机关申请登记,此时,重整人会同整改后的董事、监事向本市中级人民法院报请做出重整完成的裁定。

三、本企业重整价值

本企业在重整过程中继续经营,最后确定本企业重整价值为2亿元,其中包括场地费200.389万元,对子公司的投资387.900万元,货币资金798万元,政府补偿金76.298万元等,由于本企业并没有对会计处理做详细的规定,其大多经过重整法律程序,而在重整中,必须要做到申请重整后的负债和申请前的负债的和要小于重整计划批准前的重整价值,其

体来看:

其一,重整对股东价值的影响,在重整中,本企业共向7家债权人按照10%清偿率支付现金532万元,本企业股东按照同等清偿率代替本企业完成对另外债权人的债权收购,在重整过程中,本企业的债务重整收益为37.580万元,这就使得重整价值利于股东,保证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其二,对于职工权益来说,本企业由于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其所需职工数量较多,企业一旦进入破产清算,职工将会失去赖以生存的工作以及相应的劳保和工资待遇,在企业重整中应关注到这一点,在重整申请中,职工并未参与,同时,重整包含职工分流安置,就2009年本年来看,本企业共安置职工176人,并对其工作进行落实;在整改中,发放了拖欠的职工工资进行,还根据岗位性质相应提高了职工待遇,如普通运车工的月基本工资由2860元提升到3160元,这就保证了职工的相关利益。

其三,由于本企业是当地龙头企业,其重整不仅对本企业内部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本地产业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就其重整头一年来看,本企业的重整价值在两亿左右,其中与本地政府直接相关的占到四分之一,而本企业重整效益的实现,不仅为当地提供了良好的钢产品支持,而且直接影响了玛钢市场的扩大,以及带动了相关钢产业的发展,如炼钢业、组件业,这就刺激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本企业重整效果及建议

本企业是以钢生产与经营为主要渠道,其公司名下包括一些钢产品运营商店以及相关行业,使之具有一定市场性,重整期间完成了对运营商的改造,实现了一定运营商的整合,减少了本企业名下的产业以及商品数量,这就降低了企业的资金投入,同时,企业重整的一个关键内部目标是实现子公司的发展,在子公司运用的基础上,引进股东支持,以壮大企业力量,在重整期间,子公司的业务量有了一定增长,但是并没有重点客户进入,这就造成子公司发展支持力不足;收割机配件每年为本被企业带来上千万的现金流,为引进本项目,本企业参股20%,重整期间,本地区以及本企业,有针对性引进本项目,中小型商家十几家,并展开企业间的合作,而重整期间该项目对本企业带来的现金流严重落后于原来,这就造成项目的片面性,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落后,所以,针对以上情况,本企业进行内部重整,实行可行性的重整措施成为企业发展的重点。

(一)实施规范法人治理

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要求本企业适应于市场发展的要求,实施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的同时,以董事会作为本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加强董事会与各股东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获得各方有效支持,努力提升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重整期间,本企业在重整期间,董事会充分发挥作用,其经营业务以及营业成绩显著提升,这说明,作为本企业的治理模式,其发挥着重大作用,本企业仍继续实施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二)科学制定本企业发展目标

本企业出现破产危机的关键原因在于对企业发展方向以及战略性目标不明确,重整期间重新定位企业的发展目标,将企业内部各环节发展目标定位,如财务战略目标,统一于企业整体发展之中,由于收割机配件是本企业的关键项目,这就要求在其项目的目标制定上,以全面性和重点性统一,符合各方利益。同时,由于子公司所占比例较大,在业务分配上,要将子公司和总公司业务整合,统一资源,以子公司发展具有独立性,又服务于本企业层面。

(三)加强企业内部人才建设

企业的发展力量本质在于人,加强本企业管理层人员建设,提高管理层的管理能力,相关业务水平是企业实现发展的软件力量支持;同时,加强企业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和留用,加大储备干部、经理的培养;加强企业内部人员从业素质培养,增强团队合作意识等,总之,培养现代化、专业型、管理型人才,为本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五、结束语

企业重整是在企业危机时刻采取的一种挽救企业的有效性措施,其是市场经济下的产物,同时又服务于市场经济的作用,由上述案例我们得知,企业通过重整或是破产重整,使其尽早进入重整程序,以便及时做出拯救措施,起到了预防作用,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入的今天,实施企业重整已经成为拯救企业的一个强大力量。

参考文献:

[1]杨柳.从“浙江海纳”看我国的破产重整

制度[j]. 企业活力, 2008,(01)

[2]王慧.破产重整制度法律初探[j]. 法制与经济(下旬), 2011,(02)

[3]孙小平,姚明.房地产企业破产重整案件审理实务初探[j]. 法学杂志, 2010,(06)

[4]栾甫贵.新破产法与破产会计[j]. 财会学习, 2009,(07)

上一篇: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后评价机制研究 下一篇:北京地铁车辆检修装备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