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用多种语言激活课堂活力

时间:2022-10-10 08:35:47

浅谈如何用多种语言激活课堂活力

教师的语言是教学的辅助工具,给学生传递着多种信息符号。学生能从教师的语言、表情中,窥测到很多内容以校正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举动。所以,每位教师都要有自己的职业习惯、职业语言,这是教学走向成功的风向标,是学生成功的前奏。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 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对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首先要使学生对你说的话产生兴趣,而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是最容易激起学生兴趣的工具之一。学生每天要上七八节课,对不断“重复”的40分钟总觉得枯燥无味,而且连续的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也使学生的的大脑很难始终保持兴奋状态,这时老师就可以利用口头语言灵活性强的特点,在恰当的时机和内容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打破课堂的沉闷、活跃气氛,起到调节学生情绪的作用,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收获。

教学是双边活动,师生在课堂中不单是简单的知识授受关系,也是一个情感的传递过程。尤其在新课改中,这一点更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新课改的课程要求教师走下千百年以来“师道尊严”的神坛,与一个合作者,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做一做、练一练,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那么,要想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不少的学生就是因为喜欢某位教师然后才喜欢上该门学科的。课堂上老师亲切、和蔼的语言能增进师生感情,沟通师生心灵,使学生热爱你和你所教的学科,产生良好的效果。亲切和蔼的语言还可以给学生足够的信心参与到教学中来,很难想象一位从来不苟言笑、语言生硬的老师能让学生大胆的进行质疑和回答。

体态语言是指通过人的面部表情和手脚等活动来表现个人情感的身体动作。教学如果能正确运用体态语言可以为老师控制和调节课堂气氛节奏,增强教学效果,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与科学间的情感交流。

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常识:当大家在一起谈话的时候,表情传递着各种信息。由此可以知道,教师在课堂上的种种表情,也每时每刻都为学生输送着各种各样的信息符号。教师的眼神可以给学生鼓励,可以给学生批评,还可以给学生勇气。所以,严肃的表情,和蔼的表情,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学生大都能从教师的表情中扑捉信息的。我们也会发现,学生在课堂上,一面专心致志地听,一面聚精会神地看,教师的表情每时每刻都对学生接受知识起着重要作用。这样,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就会感到没有那么枯燥或者劳累,也没有了知识的机械重复。如讲述一位科学家的成就时,一个崇仰、神往的表情胜过任何的语言陈述。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凡是做老师这一行的人,说话时特别喜欢打手势,其实这是一个职业习惯。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都喜欢使用手势语言,因为手势动作和表情一样,都是老师个人情感的外在表现,能使满堂生辉,增强教学效果。手势有时还可起到口头语言无法取代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教学中,有很多问题和知识单靠教师的口头传递效果是不太明显的,学生也不容易信服和折服的。但通过实验语言则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因为这些实验语言有一定的灵活性、新颖性,还可以培养学生课堂的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初中学生就是大都有好奇心,喜欢亲自实验。所以,这应该是一个好方法。如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等知识,若能运用好实验语言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发现和创造知识的艰辛和快乐,使学生由感知兴趣提高到探究兴趣和创新兴趣。通过实验语言,我们可以让学生走完知识发现、形成、拓展(质疑、假设、验证、结论、运用)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形成正确完整的科学方法。而且数学的实验和科学典故、生活实际联系十分密切,通过实验语言我们可以让学生感觉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就是我们平常生活经验的提炼,避免科学的给人哪种冷冰冰的感觉,使学生感受到知识本身的人文性、以人为本特点,从而产生科学情感和科学思想。

要真正观察好一个实验,就要求学生充分集中精力,发挥动手、动脑等各方面的能力,在观察中分清主次,把握住观察的重点,训练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对注意中心调整和运用能力。实验语言是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和运用、创造知识能力的最好训练。新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让学生在学习中训练他们的实践能力又是以前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

板书不是讲授内容课本知识的重复,而是对教学内容的提炼和概括,是画龙点睛的启示。板书语言受空间限制较大,但时间延续性、对重点内容突出性强,老师的板书应做到计划性、启发性、规范性。

要求老师事先要吃透教材,将学生最容易忘记、混淆的内容找出来,然后有针对性进行板书设计,让学生更清晰地把握知识的重点和理解的要点。板书的先后顺序还能使学生看到知识形成、发生、发展的过程,从中看到思路和方法。而通过板书的位置设计还可以让学生看到知识点间的联系和不同,把握到知识的脉络框架。

板书有时间延续久的特点。教师板书的内容流在黑板上,就保留了它的原貌。因此,对学生的印象就比较深刻,所以,其规范性和逻辑性、正确性、指导性的要求就相对高。这些板书可以让学生梳理知识的要点,连贯问题的始终。也应该承认,留在板书上的内容也体现了教师的艺术才能,知识理念和做事的导向。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从中受到陶冶,培养学生审美情趣,让他们在镁的境界中追求美,鉴别美,热爱美、创造美。

多种信息的传递,多媒体技术的发达,为我们的教学活动带来了非常好的机遇。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感官进行积极思维,培养的多项思维能力,比如逻辑思维、逆向思维、综合思维、创新思维等。有时候,还把具体的东西和抽象的东西互相柔和了,变成了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例如,在研究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中,可以用多媒体电脑演示直线和圆的相对运动,从而揭示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又如,在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研究中,利用电脑显示ABC和A’B’C’及直线L,再通过动画演示其折叠过程,从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轴对称的定义,并指出对称点、对称轴、对称线段等概念,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多媒体的动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多媒体的直观可以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因此,能促使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相结合,减少学生掌握抽象问题的困难,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容易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综上所述,教师的语言是教学的辅助工具,给学生传递着多种信息符号。学生能从教师的语言、表情中,窥测到很多内容以校正自己的行为,以反思自己的举动,以向新的知识进军。所以,我们每位教师,都要有自己的职业习惯、职业语言,因为,这是我们教学走向成功的风向标,是学生成功的前奏。

上一篇:巧用生成,让课堂多一份收获,多一份精彩 下一篇:关注学生主体地位,构建有效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