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推荐古诗的使用现状与解决策略

时间:2022-10-10 07:58:29

课标推荐古诗的使用现状与解决策略

实验稿《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其中推荐了70首中华经典古诗词,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则推荐了75首。课标中的“要求”和“推荐”体现了在小学阶段学生诵读优秀诗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又是语文学习“重读书、重积累”理念的具体化。这些被推荐的古诗,无一不是历代传诵的名篇佳作,是数千年中国诗歌文化的精华浓缩,对陶冶情操、开阔眼界极为有利。让小学生诵读一定数量的中华经典古诗词,对于帮助他们吸收民族文化的精髓,领悟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产生学语文的浓厚兴趣,学好、用好母语等都有着积极的作用。然而,课标颁布10余年来,这之前推荐使用的70首古诗到底被关注了吗?教师是如何使用的?一批一批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又掌握了多少呢?

一、使用现状调查

笔者在网络上查询“课标70首古诗”字样,除了搜索到一本本编译册子的信息外,关于这70首古诗如何使用与落实的内容则几乎没有。笔者走访了不同地域范围内多所小学的教师和学生,通过和他们交谈,发现许多学校的落实情况不尽如人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冷漠置之。多数学校的教师一味地强调学科本位和课堂本位,把学生的视野和发展框定在语文教材和课堂里。他们对课标这一法定性文件缺乏认识,熟视无睹,以至于对其内容模糊不清。这70首古诗学生能背出来的也只是被编入教材的部分而已,对其他未被编入的30余首,许多学生几乎是闻所未闻,更谈不上背诵了。

2.目标模糊。部分学校虽然能够将这70首古诗纳入日常语文教学的工作中,但对它的落实目标定位不够明确,操作方法值得商榷。如采取“1~3年级前30首,4~6年级后40首”的简单切割法。无论年级高低,要求每个学生都熟练背诵。这种近乎“一刀切”的做法无视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违背了教学原则,影响了课内知识技能的巩固与提高,而且间接加重了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直接导致了该会的没学好、该记的没记牢,最终的结果是——小学生谈“诗”色变。

3.监管粗放。有些学校为了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将这70首古诗做成宣传图片悬挂于校园的角角落落,看起来非常重视,但遗憾的是起于此也止于此。学生开始由于好奇争着去背诵,可好景不长,不久便对古诗失去了原有的背诵激情。有些学校虽然研究制定了达标细则,却从未认真考核过。在如此粗放的监管机制下,要想圆满完成课标70首古诗的积累任务,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二、具体解决策略

面对如此现状,我们不得不思考:课标推荐的70首古诗(修订后的2011版改为75首),意在增加学生的背诵积累,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背诵而不是成为负担,使其有效地服务于教学,成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载体呢?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分配。首先,教师必需认真研读这些推荐的古诗,找出它们选编的特点,从而合理地进行创造性选用。其特点一,推荐的古诗是按照作品的朝代顺序排列的。从乐府民歌《江南》到清朝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中选取了不同朝代、不同诗人的经典诗歌。其中有的诗人就选取了多首,比如唐代大诗人李白,选取了他的《静夜思》《古郎月行》《望庐山瀑布》《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7首。杜甫、苏轼等各选了4首,另有白居易、杜牧、王安石等也各选了3首。由此看来,这些古诗是精心选编的,是大家常见常用、好读易记的经典诗歌。其特点二,古诗是诗人观察、体验生活后表达情感的载体,推荐的古诗内容十分丰富:有写景状物的,如《江南》《望庐山瀑布》《春雨》《清明》等;有充满生活哲理的,如《题西林壁》《登鹳雀楼》等;有送别的,如《别董大》《赠汪伦》等;有思乡的,如《泊船瓜洲》;还有描写童趣的,如《所见》等。这些诗歌,内容浅近易懂、语言活泼鲜明,特别适合小学生背诵和积累。其特点三,推荐的古诗已由小学《语文》各版本的教材按照一定的需要选取了部分内容。以苏教版为例,新课标之前推荐的70首中,苏教版国标本教材中选入了36首。也就是说课标推荐的这些古诗,有许多已经在平时的教学中掌握了,需要积累的是剩余的未被编入教材的30多首古诗。

了解了这些推荐古诗编排的一些特点,那么,如何对其进行有效重组呢?如果只是按照顺序,像上述某些学校提出“1~3年级前30首,4~6年级后40首”这样的简单安排,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水平,没有考虑与教材的衔接,显然是粗放的,也是不科学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些推荐的古诗进行细致、合理的创新安排。还以苏教版为例,对原先的70首古诗可以按照课文安排的古诗内容与学生的接受水平,将剩下的34首古诗相机安插在各个年级。把这些教材之外的推荐古诗与教材中的古诗内容相互匹配,作为教材古诗学习的延伸和拓展,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举措。具体的组合方法可以是多样的:①以诗的内容或主题为线索,如三年级上册有《望洞庭》,这是一篇写景的古诗,学习此课,可以与课标推荐古诗《望天门山》联系起来。再如学习《咏柳》可以和《竹石》联系起来。这样便于学生了解此类诗歌的特征,也便于背诵积累。②以作者或朝代为线索,如六年级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两文,可以把课标中推荐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题临安邸》与之联系起来。按照这样的原则,可以把教材之外的30多首推荐古诗“分解”到各个年级。有的年级分担的任务可能多一些,有的年级可能少一些,这样的不均会不会不合理呢?肯定不会。课标要求学生背诵古诗文160篇,这些仅仅是推荐的必背古诗,教师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推荐。以六年级为例,比如教材中安排了4首,而我们只分配了课标推荐的其他2首古诗。这样六年级一学年学生只背诵6首诗歌,显然是不够的。教师可以依据这6首诗歌的内容再收集一些相关主题、相关内容或相关作者的诗歌若干首加以补充。具体如何选定,建议教师可以根据任教班级的情况,以学校为单位或以年级组为单位集体研讨决定。这样,课内外的古诗学习相互勾连,学生对这些推荐古诗的理解、背诵也相对容易,就不再是另加的负担,运用得好就会促进课内古诗的学习。

2.有效使用。把课标推荐的古诗进行合理分配后,又如何让学生乐于积累,并成为提升他们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呢?笔者就如何有效组织教学活动提出两点建议。

(1)作为教材中古诗学习的有机拓展。对于教材中古诗的教学,课标有明确的规定:低年级段要求“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中年级段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高年级段要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教师应该遵循各个学段的目标展开教学,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意”“得言”,还要习得学习的方法。教材之外的这30首古诗则不需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只要学生能够大致理解诗的内容和意思并能背诵即可。这些古诗的学习与定位,可以作为教材古诗学习的基础和参考,如在学习一首新学古诗时,有了教材之外古诗的阅读积累,对于这首古诗的理解也许会起到一定的铺垫作用。也可以作为教材古诗学习的延伸和拓展,如学习了教材中的某一首古诗,可以让学生拓展阅读相关主题的古诗,这样更能深化学生对这首古诗的感知。

(2)用于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古诗的积累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需要背诵、记忆,而大多数学生往往是被动的。如果能够开展一些关于古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就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让学生给古诗分类,可以按照送别诗、哲理诗、思乡诗等分类。这种带有探究性的研究活动,主题相对集中,可以提高学生背诵和运用古诗的兴趣。再如,让学生进行古诗故事改写,以《寻隐者不遇》为例,让学生依据“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20个字,仿照文包诗的课文形式,展开想象,改写故事。还可以让学生给古诗配图,依据古诗内容编写课本剧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生活,也让古诗的学习变得有趣味。

上一篇: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功能 下一篇:教给学生善于提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