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打破思维定势

时间:2022-10-10 04:31:37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打破思维定势

摘要:本文通过对比启发、启发想象、启发立体思考、质疑、打破定势思维等方法,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形象思维、独立性思维、多向性。让课堂教学焕发活力,让学生在创新中学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 思维 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向来是离不开思维训练的,思维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学生智能结构的核心。思维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的认识活动的过程。苏联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赞可夫曾说过:“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可见,可以看出思维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一、对比启发,推动学生思维活动的深入

对比启发就是根据对比所具有的揭露矛盾、显示对立的独特功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一种启发。语文教学中常用人物对比、景物对比、细节对比等方法来启发学生思维。如笔者在教学《卧薪尝胆》一课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写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之后,“来到吴国,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受尽了屈辱”。“回国以后白天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为什么越王勾践要卧柴薪尝苦胆?现在我们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一点儿困难与挫折就心灰意冷、垂头丧气。通过一正一反的鲜明对比,使学生很快领悟到越王勾践之所以能转败为胜,是因为他具备了败不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励志图强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向越王勾践学习,勇敢面对困难与挫折,自强不息,励志奋进。

二、启发想象,诱发学生创新思维

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是创新的原动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小学生正处在由无意想象向有意想象过渡,由再造想象往创造想象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蕴含着极大的创新潜力,所以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好时机。如在教《海底世界》一课中,我运用音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边放课文录音,边放一曲有海浪、海鸟、海底动物叫声的自然音乐,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茫茫大海中,看到了五彩斑斓的景色,摸到了形状各异的矿石,之后,再让学生把自己的所闻所感写下来。如教学《鞋匠的儿子》时,本单元课文主题是“名人风采”,前两篇课文是《詹天佑》和《钱学森》,为什么本课不以《林肯》为题呢?这样的训练可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充分训练,想象能力逐步提高,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启发立体思考,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教师要培养学生纵串横联、立体思考,从事物的方方面面的联系上去发现问题和发现与问题相关的各种关系。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一个学习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发散思维从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进行分析判断,找出纵、横系列和他们相交叉而形成的立体系列,使学生的学习既有深度又有广度.以点燃学生创新的思想火花。如:在教学《马背上的小红军》这一课时,我以陈赓和小红军的对话为学习这篇文章的切人点。直人课文重点段,问:“小红军是怎样拒绝陈赓的帮助的?”学生从陈赓和小红军的对话中知道了小红军四次拒绝了陈赓的帮助。然后我引导学生联上带下、立体思考:“小红军真的不需要陈赓的帮助吗?请你结合上下文关于对小红军的描写谈谈你的看法。”学生马上联系到第一段中小红军饥寒交迫、疲惫不堪的艰难处境和第三段小红军昏倒在草地的绝境。并进而发现小红军言与行的前后矛盾.体会到小红军虽身处绝境但仍拒绝陈赓的帮助,其真实用意在于表现他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面前.宁可牺牲自己.也不能拖累别人的高尚品质,学到这里,小红军的高大形象已树立在学生面前。

四、鼓励质疑。培养的独立性思维

独立性是创造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它要求在解决问题时,与众人、前人不同;独具卓识,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从而具有一定意义的首创性、科学性。而这种独立性的特点往往体现在思维中的怀疑因子:对司空见惯的置疑,对完美无缺的置疑,对教材的置疑,对教师的置疑……怀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怀疑己成为定论的东西。当然,发现疑难,提出问题,对小学生来讲,有一个培养、训练的过程。要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首先要转变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打消那种怕学生提出的问题回答不了、有失威信或怕挤占课堂教学时间、打乱教学计划的顾虑。实际上,只要教师实事求是,有地放矢,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问,敢于不断提出问题又能不断地解决问题。要指导学生从文章语言因素、表达形式、篇章结构、思想感情等方面去发现问题,避免脱离教材内容和语文教材特点的不着边际的滥问。

五、打破定势,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潜力品质之一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多种因素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动态结构过程,它包括知、情、意在内的各种心理活动在最高水平上的综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必须按照知识――能力――创造这样一个程序进行,还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阶段和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由于知识经验的局限,他们的思维还很肤浅,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都在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不断加强教师只有抓住小学思维发展的这个“过渡”时期.认真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会为他们将来成为创造性、开拓性人才奠定基础。如教学《刻舟求剑》时,设计了一个“你能替那个人想想办法把剑捞上来吗?”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此时,当学生认为该把船开到当时掉剑的河面上去,然后让会游泳的人潜入河底寻找、打捞,但有两个学生的办法却颇具新意:或把一块大吸铁石栓在绳子上.然后放入水中把剑吸住拉上来:或再有学生让为设法让河水改道,使剑自己露出来。这些办法也有许多毛病可挑,但对于小学生来说。我们不能不承认这其中闪耀着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允许他们“别出心裁”,用前所未有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之闻的差异.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是培养思维独特性的有效方法对于能从新异的角度思考问题、敢于大胆发表自己见鳃的学生.应给予肯定和赞扬。

参考文献:

[1] 李亚娜.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J]. 吉林教育

[2] 杨晓容.想象小学语文教学中应[J]. 当代教育发展学刊

上一篇: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下一篇:论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