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橡胶隔震支座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时间:2022-10-10 03:55:03

浅谈橡胶隔震支座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摘要: 介绍了橡胶隔震支座施工技术的主要工艺原理、材料要求、施工方案及施工难点

关键词: 建筑结构 叠层橡胶隔震支座 新技术 研讨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 A

1.工程概况

我公司承建的某工程是一个隔震抗震、恒温、恒湿的节能示范高端商住小区。该工程采用了多套欧洲新型建筑系统。例如:隔震抗震技术、新风置换系统、低温辐射天棚盘管采暖制冷系统等。橡胶支座隔震技术是减隔震技术中的一种,一般是在地下结构与地上结构之间设置一个隔震层,用叠层橡胶支座把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分开。它被公认是目前建筑业里具有高安全度、低成本、可持续发展建筑技术之一。作者参与了本工程的施工管理,现就工程中隔震施工技术中一些成功的新方法与大家交流。

2. 施工技术研讨:

2.1 工艺流程及特点

橡胶支座隔震技术一般是在地下结构与地上结构之间设置一个隔震层,用叠层橡胶支座把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分开。叠层橡胶支座是由一层钢板一层橡胶层层叠合起来的,并经过加工将橡胶与钢板牢固地粘结在一起。它具有以下特点:首先,隔震支座有很高的竖向承载特性和很小的压缩变形,可确保建筑的安全;第二,隔震支座还具有较大的水平变形能力,剪切变形可达到100%而不破坏;第三,橡胶隔震支座具有弹性复位特性,地震后可使建筑自动恢复原位。流程具体如下(图1)

图1

2.2 材料要求

2.2.1主要材料简介

本工程采用叠层橡胶支座材料作为主材料,叠层橡胶支座是由一层钢板与一层橡胶层层叠合起来的,并经过加工将橡胶与钢板牢固地粘结在一起。它能够满足隔震支座以上竖向荷载和压缩变型的要求,除此之外它还有水平变型能力和弹性复位特性,可以确保建筑安全可靠。具体主材如(表1)

表1

2.2.2橡胶隔震支座材料检验

2.2.2.1材料进场需提供合格证与检验报告;

2.2.2.2隔震支座外观检验采用目视及直尺测量评定,按表2要求执行;

表2 隔震橡胶支座的外观质量检验标准

2.2.2.3隔震支座尺寸允许偏差检验采用直尺测量评定,按表3要求执行;

表3 隔震橡胶支座的外观质量检验标准

2.2.2.4隔震支座同型产品每栋楼为一批。对于竖向刚度、水平刚度、屈服后水平刚度(有芯型)等性能项目进行抽检,每栋楼每种规格按20%抽检但不应少于4件。

2.3施工方案

2.3.1在对本工程项目图纸及相关规程进行细致的研究之后,在有工程参与四方组织的方案讨论会上结合实际施工要求一致通过以下方案。现详细介绍如下:先绑扎支墩主筋,再绑扎支墩外侧箍筋和拉钩。梁顶面标高以下的箍筋和拉钩全部绑扎到位,以上的箍筋和拉钩待梁筋绑完后再施工。然后在支墩四个角部各焊一根短钢筋棍(与柱墩中附加的钢筋焊在一起),钢筋棍的顶标高为下预埋板的钢板下表面标高(图2);与此同时,将梁底模支设完毕;

利用塔吊将下预埋板吊至支墩上,然后利用人工将埋板吊装到位,下预埋板标高和中心线位置调整准确后简单固定下预埋板;绑扎梁钢筋时,切忌碰撞下预埋板,如单排钢筋位置与预埋锚筋和预埋螺栓套筒位置冲突时,可将梁钢筋呈2排或多排布置,箍筋肢数不变.支墩和梁侧模板采用15mm厚木胶合板,背面衬50×100方木;楼板模板支好后,在上面放出隔震支座的平面位置控制线;底板钢筋绑扎完成后,对下预埋板进行精确校正并固定牢固;(图3)为保证下预埋板上套筒的位置准确,同时也为了防止浇筑砼过程中套筒内落入砼,先行将高强螺栓拧到预埋板上,但不用拧紧;同时做好防护防止浇筑砼时污染预埋板表面;梁板与支墩的砼一次性浇筑混凝土。(图4)

图3

图4

3.施工难点

3.1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必须熟悉图纸,深刻领会设计意图,准确定位,严格执行操作方案。

3.2 隔震支座及连梁结构钢筋中主筋直径大钢筋不易加工,箍筋配筋率高,造成钢筋密度大,钢筋不易绑扎,混凝土支座和连梁一次浇筑,不易振捣。特采用60mm振捣棒振捣,拆模后外表光洁,无蜂窝麻面。

3.3隔震支座模板多采用悬模,并且板下加腋造型多变,加固困难,支撑体系受力大,要求上支墩与支撑体系必须可靠连接,经研究采用花杆支撑稳固、牢靠。

3.4隔震支座上下有预埋钢板,要求定位准确,为后面螺栓安装做准备,采用平面轴网控制,误差在0.5-1mm,施工完成后技术人员进行复测。

4.小结

近年来地震灾害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危害,要求我们把隔震技术成功推广,防止悲剧重演。隔震技术在高烈度地震设防地区的广泛应用,将大大增加工程的抗震安全,降低工程造价,为实现绿色建筑、节能建筑起带头示范作用。

我市建筑行业在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下受到严重冲击,施工企业市场变得更加小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具备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过硬本领,才能立足于市场。本公司有机会承接如此大的工程,努力将该工程建成创品牌战略的样板工程,可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改善人类居住环境,已成为全人类必须承担的责任与使命,而正是基于这种责任与使命,住宅建筑必将朝着低碳、节能、经济的高科技方向迈进。该技术的成功推广与应用必将对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徐至钧 主编建筑隔震技术与工程应用2009年著

2、中国期刊地震工程与工程震动 2004年06期

3、中国期刊建筑结构隔震技术现状与应用2011年1期

4、四川建材建筑基础隔震技术浅析2011年05期

5、谷思达 隔震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2008年著

上一篇:高层建筑施工的免抹灰技术探讨 下一篇:影响机电安装工程质量的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