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10-10 03:32:09

论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高校音乐欣赏课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不但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使音乐教学变得更为形象和生动。

关键词:音乐欣赏课;多媒体技术高校音乐欣赏课是一门容量较大、知识面较广的课程。除了让学生欣赏音乐之外,还需要讲解音乐作品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作品的风格、乐队组成以及作品的曲式分析,展示乐曲谱例及相关图片等。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很难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这些教学内容。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扩展了音乐课的教学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尤其是为音乐欣赏教学带来了崭新的局面,极大地缓解了课时少而教学内容多的矛盾,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许多优于传统教学的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喜爱,逐渐成为各高校音乐欣赏教学的主流辅助手段。

1高校音乐欣赏课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点

1.1音乐文件播放快捷方便

音乐欣赏课需要播放大量的音像资料。传统存储媒体是录音磁带和录像带。由于我们每一堂课所需的音频或视频素材不可能恰好在一盘磁带上,所需播放的顺序也不可能就是磁带上存储资料的顺序。上课时,要找到我们所需的音乐作品或重复播放某一音乐作品,就不可避免地要对磁带进行快进或快倒,这往往会因为不能及时找到所需的素材而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另外,影碟机和光盘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虽然可以快速找到所需播放的音乐素材,但音乐欣赏课分析音乐作品往往需要播放音乐作品中的某一片段,使用影碟机仍然会明显感觉到不便。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系统以上问题就可迎刃而解。通过利用计算机播放器的数字计时和播放进度条可轻松、快速地对任意一个文件进行快进、快倒、片段播放等操作,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无限次地重复播放,还可以利用一些软件对音频和视频文件进行编辑、剪裁,自己制作出所需的音乐片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能够方便、快捷地播放和处理音乐文件是传统媒体所不可比拟的。

1.2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下,一节音乐欣赏课往往会同时用到录音磁带、录像带和光盘,在上课之前不得不派学生将录音机、录像机、影碟机、电视机和音响等设备搬到教室,下课后又得将这些设备搬走。而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只需带上教案和存储课件的光盘或移动硬盘等即可。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需要展示大量的文字内容,传统的教学手段只能通过板书和教师口头讲授,但由于板书的容量有限,且书写比较费时费力,有很多内容不得不忍痛割爱。这种尴尬局面在多媒体教学中不会存在,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量较大,节省了教师的板书时间,授课速度相对较快,能够利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文字信息,有效地扩大了教学信息量,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与此同时,由于教师在课堂上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从而能够有精力更为集中地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细节。

1.3有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听觉联想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多重感官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要比单一感官感知好。音乐欣赏多媒体辅助教学可实现视听结合,多种感官的积极参与能更好地引发同学们的音乐想象,把握音乐形象,激起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音乐艺术以声音为其物质材料基础,音乐中的任何一个声音都不会有确定的含义,不可能对某一客观实体或它的运动过程做出规定性的、明确的、不容误解的描述。音乐艺术的不确定性给予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体验和理解。因此,语言不可能代替音乐,传统的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对音乐的解释只能有限地定向引导学生的想象,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果将音乐与非音乐的因素相结合,就可以实现通过音乐来描述外部世界的目的,它们带给人的认识功能便会大大增强。如:与文字标题、诗歌结合的歌曲,与人体动作结合的舞蹈音乐,与戏剧相结合的歌剧,与电影画面相结合的电影音乐。因此,如果我们利用编辑软件给音乐配上生动的画面、图片或字幕,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单一的听觉感受变为了视听结合,有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来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这有助于学生思路的拓宽与创造力的培养,容易使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1.4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固然是一项比较繁琐的工作,尤其是音频、视频素材的采集整理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但课件一旦制作完成就可以重复使用,下一轮上课前不必再整理众多文字资料和音像资料,只需打开课件即可快速熟悉讲课内容、完成教案编写,进而轻松地完成备课。这就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真可谓“一劳永逸”。教学课件的设计制作难免会存在一些缺陷,这往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才会被发现。任课教师只需在课后根据课上学生的反馈情况对课件进行调整或修正,还可适当增强课件的智能化、互动性,使课件设计越来越完善。由此看来,使用多媒体课件上音乐欣赏课可以使我们获得越来越理想的课堂效果。

2多媒体环境下开展高校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

2.1设置良好的音乐情境

引导学生欣赏美是高校音乐审美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所有的审美活动均从对美的形态进行直接感受开始。所以,唯有首先感受美与欣赏美,然后才能理解美,同时发展想象美和创造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极为注重美育,要求学生应当兴于诗、立于礼,并成于乐。可见,引导培养学生欣赏音乐之美,不仅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审美情趣,还有助于发展其创造性才能。

2.2强调多媒体教学具有的辅助功能

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不能简单地让课件完全取代教师的讲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音乐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同时还应当强调多媒体技术所具有的辅助。课件的制作应当做到简洁、大方、美观,操作应当做到简单可行,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当合理,做到点到即止。教师不能过分地将追求课件的美术效果,避免将音乐欣赏课上成美术欣赏课。在课件制作上,画面不应当太过繁杂,在实际操作中不应当太过复杂,不能影响学生对音乐的心灵感悟。

2.3采取声画结合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件制作中,一般可以采取声画结合与动画演示等方式。采取哪种形式,必须要根据视听统一的原则,使学生所看到的画面与所听到的音乐协调一致,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地调动起学生的欣赏感受,从而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而不会导致青年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与创造力被限制。保护与鼓励大学生在音乐欣赏中持有独立的见解,就是应当充分重视学生的自身感受,切实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彰显学生个性。运用音乐多媒体技术,可采用声画结合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其能够不断地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感悟,但是,不应当在课件中太过具体地表达出音乐的所有内容,因为这样做反而容易限制学生的情感想象及联想。

参考文献:

[1] 陈景来.以人为本优化音乐教学:浅论音乐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J].中国音乐教育,2005(1).

[2] 李秀英,孙琦.浅论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原则[J].赤峰学院学报,2005(4).

[3] 刘伟.浅谈高校音乐欣赏课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点[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6).

上一篇:恒大挟亚冠号令中国足球 下一篇:专家析西班牙“购房换居留”:不享免费医疗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