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企业内部审计

时间:2022-10-10 01:15:40

浅谈中小企业内部审计

【摘 要】 当前,大多数中小企业不重视内部审计,不配备专门人员,审计工作方法落后,效率低下,有必要从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控制、加强审计管理和质量等方面进行改进。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

众所周知,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可以提高企业的投资回报率,确保资产安全,提高资产保值增值的能力。根据企业不同的经营环境和面临的不同情况,建立健全企业内控制度是首要前提,但是企业内控有效运行,能够起到应有的效果才是关键。企业内部审计既要审计内控制度的完善性,又要审计内控制度执行的有效性。

一、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审计机构不健全,审计人员配置不合理

一般来讲,中小企业都存在机构设置不健全、工作人员配置不合理、工作设备配备不齐全的现象。有的企业将纪检、监察、审计合并办公,有的甚至将审计工作安排在财务科,审计人员同时兼任会计工作;有的企业虽然配备了审计人员,但审计人员的配备不是根据工作任务、工作量和工作性质而定,而是随意安排。这样的审计机构形同虚设。

(二)单位领导不重视,审计职责不清

审计工作应该是由专职审计机构和专职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资产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及其他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和评价的独立的经济监督过程。而目前有的企业将审计工作安排在多个部门,有多个部门共同工作,甚至某项审计工作都不知道谁是主要负责人。审计工作没有严肃性和延续性,审计工作人员变动频繁,使得审计职责不清。

(三)审计工作滞后,缺乏前瞻性和过程性

审计工作更多的时候是进行事后审计,特别是基建项目审计主要是对项目完工后进行的决算审计,无法对基建工程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甚至有的维修项目已经拆除,审计人员还没有见到送审资料,审计部门根本无法掌握基本情况,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很难及时发现,审计监督成了走过场。

(四)审计工作方法落后,效率低下

中小企业通常考虑成本效益原则,许多单位领导没有信息化管理意识,也不愿意投入更多的经费在审计工作上,因此审计工作没有建立在信息化的基础上,有的单位连基本的审计软件都没有,审计工作还建立在人工和手工的基础上,这样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效率低下,严重制约了审计工作的开展。

二、解决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途径

(一)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

中小企业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需要考虑重新设计企业的组织机构,即根据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特点、规模、管理理念、经营战略和外部环境等因素综合分析,应科学地设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企业应该强化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核心地位,突出其主导作用,要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同时要加强监事会的监控作用。监事会在实施财务监督的同时,要对企业遵守法律法规的情况以及董事会、经营管理层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管理层应该深入研究企业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并逐步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并根据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经营情况的变化或会计制度的变化情况,及时修订内部控制制度,使之适应环境的变化。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不在制定,而在于执行的有效性。

(三)审计工作与经营管理双管齐下

对一个企业而言,生产经营固然重要,但不能简单地认为审计工作不重要,生产经营与审计工作要齐头并进,相得益彰。拓展审计工作内涵,提升审计工作水平,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创新审计工作方法,这都是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打造复合型审计人才是审计工作质量提高的核心内容。

(四)发挥信息化优势,创新审计工作方法

建立信息化为基础的审计体系,转换审计理念,创新审计方法。审计职能要由以监督为主变为监督与服务并重,以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审计并重,不断提升审计工作的前瞻性和指导性;坚持传统审计手段与计算机辅助审计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效果。

(五)加强审计质量管理,防范审计风险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中小企业审计工作面临审计任务重、人员少、能力差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审计质量管理尤为重要。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要增强风险意识、加强技术手段更新、强化配套制度的建设,实行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强化责任意识,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有效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上一篇:行业竞争与企业会计稳健性关系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