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数学素养的提高

时间:2022-10-10 12:37:19

浅谈教师数学素养的提高

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在不断改变着自己的角色定位,有很多迷茫和困惑。曾经在一次讲座中听到这样一句话:教师不生产知识,只是知识的传递者。我比较赞同这句话,而怎样能够做一个辩证的知识传递者,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今,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数学教师,从多方面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数学素养包罗万象,从何入手,却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工作这些年来我也一直在这方面进行尝试,现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几点体会。

1.深入研读教材,优化教学设计

要想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就一定要以研读教材为起点,深度透视。通常的教材分析,一般是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法及学法的分析。教材深度透视,也是从教学内容出发,所不同的是,教师先不考虑具体的教学设计,而是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来研究和学习这一部分教学内容,以及一些内容中隐含的相关知识、背景、教学思想方法等。如果教师缺乏对所教内容在高度、深度、广度上的认识和理解,是无法完成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的。

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构思行之有效的、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就会水到渠成。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对教学内容适当剪裁和处理,不能拘泥于教材或教参已有的教学设计亦步亦趋,要有自己的思考,要结合本班学生实际进行合理设计。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有些许困难,不知该如何取舍,但只要这样坚持下来,随着经验的积累,自身教学设计的能力必将有一个质的飞跃。

2.理论联系实际,及时总结经验

课堂是教师的阵地。提高教师的数学素养,最终目标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要用旧的观点处理新的情况,又要改变旧的观点适应新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要有一定的计划,合理地分配自己的精力和时间,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每学期伊始我都会认真的写好教学计划,对本学期课时进度、授课内容做出安排。并且对教材进行分析,掌握学生情况,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并及时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不足和优秀经验,为自身数学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

3.学习名师课堂,提升自我素养

教师们之所以喜欢听名师的课,是因为名师的教学在新颖别致的同时,自然流畅而没有生硬斧凿的痕迹。学习名师并不是照搬照抄某一节课的教学设计,而是学习名师的思考方式,教学理念,紧紧围绕“他是怎样想到的?为什么这样设计?”等问题来反思。记得曾

经听过的一位名师执教的《加法交换律》。这节课从内容上来说,只要稍加点拨,学生都会,那么这节课教什么呢?事实上,对这一规律,很多学生在计算实践中已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多年。而对于这一规律的应用是否正确呢?是学生忽略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来引导学生进行验证。这也是一个数学素养高的教师的必然反应。这种意识对小学生来说是欠缺的,是需要逐步培养和唤醒的。对于小学生而言,论证此问题的唯一手段就是通过大量实验来归纳、概括出结论。至此,教学设计已初具雏形。本设计的精彩之处在于,在一问一答的师生、生生互动交流中,如何举例验证一个规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试想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数学素养,又怎么能想到这样的教学处理呢?对于这位名师的学习我也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比如我在《分数的再认识》这节课的设计中,把重心放在了对“整体相同(不同),相同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相同(不同)”这一现象的验证上。让学生在身边找例子共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完成了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数学思想,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举例验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潜移默化,孩子们的数学素养会越来越高。

教师要想具备较高的数学素养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努力实践,总结经验,可以说是在摸爬滚打中,在不断走弯路的过程中一点一点进步的。我想,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会以一个学习者的心态,对待教学工作,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以期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成为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

上一篇:谈学校德育工作应常抓不懈 下一篇:浅析农村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原因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