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

时间:2022-10-09 11:38:35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

[摘要]课堂教学提问艺术对于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关系.本文阐述了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关键点,设疑,引导学生理解文本.

[关键词]课堂教学提问关键处设疑

特级教师钱梦龙也说过:”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老师善于设计问题也是重要的条件.”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激疑时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思维.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教会学生思维方法,有意识,有计划地采用多种激疑的方式,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就是说激疑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上.这就需要全方位把握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问题教学法?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关键处设疑,引发思维

问题法主要由教师的问和学生的答构成.教师的问是学生答的前提,是问题的起点,是问题的决定因素,多半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只有抓住关键来提问,才能引发学生积极思维,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如在教《孔乙己》时,问学生:”课文几次写到笑,各有不同的含义.其中有些人是以哄笑取乐的,想一想:为什么那些人对孔乙己这样一个不幸者嘲笑、取乐呢?”学生回答:”他们缺少起码的同情心.”学生这样答,反映他们的思路是从当代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来思考的.我及时引导深思:”同学们,再想想周围的人特别是短衣帮,生来就这样冷酷无情吗?”这样就抓住了问题的关节点,突破难点,暗示了积极思维的路线,应从社会存在和人们主观意识之间的关系上来考虑.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思想的侵蚀,使民众麻木不仁,分不清压迫者和被压迫者,意识到自己同孔乙己一样受着统治阶级的奴役,反而以嘲笑更不幸的孔乙己为能事,为乐趣.

2.在细节处设疑,启发思考

新课程、新教材的选文大多是经典之作,这些优秀作品中的一个标点,一个词;人物的一个细小动作,一句似乎无关紧要的话,往往都能体现出作者的匠心,蕴涵着深刻的含义.教师可以在这些容易被学生忽略而对表现主题有密切关系的细枝末节处设问质疑,启发学生探微发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天上的街市》里有这么一句话:”你看那朵流星,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我问学生:”这句诗中的'朵'是否用错了?”多数学生认为没有错,却又说不出什么道理.于是我提出三个问题:”'朵'是一个量词,一般用来修饰什么?”学生回答:”花.”“花会带给我们什么感觉?”“美.”“诗人用'朵'来修饰流星,说明流星与花有相似之处,相似点是什么?”学生很快就领悟到了,”'流星'和'花一样美'“.这时我趁热打铁进行总结:”可见,诗中这个'朵'字不仅没有用错,而且用得很恰当,很形象,很有艺术性,同时也十分符合诗歌语言必须优美的要求.”

鲁迅《秋夜》的开头:”在我家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教师可对此发问:”干脆写'有两株枣树',岂不更简洁明了?如此重复,多累赘,多别扭?”用这样设问来引导学生体会、感悟作者用意,原来用这种单调、重复的语言来表达一种孤独、寂寞、无聊的情绪.

3.在看似矛盾处设疑,激趣

课文中有许多从表面看存在矛盾的地方,在此处设点,通过提问直接引起矛盾的对立点,其激疑效果非常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如《有的人》开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看似矛盾的诗句,不能不引发读者的思考:为什么死了的还会活着,活着的又已经死了呢?那是两种什么人啊?经思考后才知,前一句的”活”是肉体之活,”死”是精神之死;后一句的”死”是肉体之死,”活”是精神之活.寓意深刻!

再如《孔乙己》教学片断:老师引导学生梳理了文章的情节,待学生知道孔乙己的悲惨结局后,问:孔乙己是不是死了?这时学生兴趣上来了.有的学生说死了,有的说没死,就在学生争执不下的时候,老师趁机引导:何不到文章中找找依据呢?学生终于找到了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师:这句话既有”大约”又有”的确”,那孔乙己到底有没有死?(学生陷入沉思并对这个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师趁机引导学生:一个人的命运取决于什么?生:取决于他的性格和遭遇.师:那我们就来深入地分析孔乙己的性格和遭遇.而上面的巧妙设疑,抓住了文章中看似矛盾,其实是笔力千钧的关键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从而引出对人物形象,社会背景的分析,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探讨文章内容,所以整堂课下来,学生兴致高昂,课堂讨论热烈,效果显著.

4.在容易引起联系处疑,引发想象

教材中有大量想象性文本,课文中有许多省略和空白.让学生对这些文本、空白、省略进行想象,有利于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学生对这样的提问往往很感兴趣,并且会产生一些联想.

如教学《变色龙》时,我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线索,概述了课文情节,理解警官奥楚蔑洛夫的人物形象,以及了解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后,再引导学生读课文最后一段”'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去.”启示:咬人的狗被送回给它的主人,被咬受害的赫留金受到威胁性的严厉警告,当他满心欢喜地向广场走去,远远看见将军哥哥在广场上散步,此时他又会变得怎样?请以《警官巧遇将军哥哥》为题,发挥自己的想象,续写课文,学生兴趣浓厚,联想丰富,发言精彩.这是这一堂课的一大亮点,我也因此获得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5.在貌似无疑却有疑的地方设疑,激发兴趣

课文中的许多地方看起来平平常常,学生读后提不出问题.在这些地方,教师要于无疑处生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例如上《愚公移山》这课时,学生疏通了文意,理解了故事内容,似乎并没有什么问题,此时我故意设问:”愚公到底是无能的,因为两座大山结果是被神灵移走的.大家同意这种说法吗?”我故意曲解教材,把认知的盲点摆在学生的前面,于无疑处生疑.此时,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否定了愚公的”无能”,认为故事的美好结局体现了远古时代劳动人民美好的愿望,人定胜天的思想,也说明像愚公为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不怕困难,坚持奋斗的精神感动了天神.这样提问,创设了强化学生思辨能力的教学情境,活跃了课堂气氛.

实践证明,语文教学中运用问题法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与研究》晓苏主编2002年1月

[2]《语文课程标准》2002年3月第一版教育部制订

上一篇:和谐师生关系的艺术交流方法 下一篇: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英语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