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本的解读

时间:2022-10-09 11:35:16

文学文本的解读

摘 要:本文着重探讨的是诗歌类文本的解读。在明确诗歌体裁的概念及特征的基础上,从诗歌文本的语言、意象、节奏性三个方面来解读诗歌,试图加深对文本的把握和理解。

关键词:诗歌 文本 语言 意象

诗“是一种词语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诗歌这一文本在表现方式上以象尽意,在结构上富有跳跃性,在语言上具有简练性和音乐性。因此,应从以下一个方面来解读诗歌。

一、从赏析诗歌文本的语言着手

(一)把握语言的双关义

即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且无歧义。例如《红楼梦》中“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三春”表面指暮春,内含元春、迎春、探春三人的境遇。再如谐音的双关,“道是无晴却有晴”中的“晴”表面上是晴天的晴,其实还包含着感情的“情”。

(二)把握语言的情韵义

是对词语的宣誓义的修饰,使之具有诗化的各种感情和韵味。特别是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许多词语本身含有丰富的韵味,熟悉诗歌的人一看到这些词语便会联想到与之相关的情感。如月亮,寄托着思乡、哀愁的情感,柳树蕴含着离别之情等等。总之,情韵义与长期的文化积淀息息相关。

(三)把握语言的象征义

借用某种具体、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象征义和宣示义之间的关系是指代与被指代的关系,宣示义在这时往往只起指代作用.象征义才是主旨之所在。

(四)把握语言的深层义

隐藏在字句的表面意义之下,可以一层一层地剖析出来。

二、以把握诗歌文本中的意象为中心

(一)扑捉文本中的意象

抓住诗歌中的意象,从意象的特征来品析,才能准确把握其意蕴。上文已提到过,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某些意象与一定的情感相连,准确理解这些意象是了解诗歌的前提。例如芭蕉。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宋词李清照《添字丑奴儿》,诗句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再如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二)由象入境

诗歌在品味其形象后,还需由象入境,领悟情境,乃至赏析诗歌的最高境界。意境追求的是一种超越具体情境、事物、身心感知的,对宇宙人生更深广的体悟,它具有三个特征,情景交融、虚实相申、超以象外,虚与实,情与景是一种动态相交融、相互启发的过程。例如,《天净沙 秋思》其意象以组合的形式,勾勒出一幅渺远天涯和断肠人独悲的画面,羁旅的游子之渺小孤寂,暗示着前景的暗淡。

三、以品味诗歌的音韵美为方法

(一)诵读感受诗歌的外在形式节律

借助语感初步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意会基本内容,整体感知语言、形象和意蕴。主要借助朗读形式,利用节、顿(音步)、平仄、韵脚等诗歌外在标志,努力在语感中辨析,处理好朗读时的语气、语调、语速变化,合乎内外在节律,努力传达诗歌情韵。

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像一首小夜曲。每节四行,每一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严谨有度;每节押韵,逐节换韵,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诗的尾节和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此外,“轻轻”“悄悄”等叠词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

(二)朗读意会,整体把握诗歌内在的情感节律

例如:课文《离骚》(节选),在朗读时,除了把握句内、章内节奏,还应该把握篇内节奏,即整体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及其变化,处理好情感节律的整体变奏。

课文共13节(章)。整体的朗读基调是悲愤抑压又悲壮激昂的。在局部变化上,以前一部分((1-7节)为例,加以说明抒情基调如何统一中赋予变化的:第一章,首两句抒发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心声,是深长的慨叹,语气激昂压抑舒缓;后两句直叙自己无端遭贬的原因,令人不敢相信,却又是铁定事实,是悲愤控诉。因此,第一章就确定了整篇的抒情基调。第二——四章,主要是作客观的陈述,语调和语气节奏稍弱。第五章,在称述控诉的基础上,抒发议论,语调、语气逐渐加强。第六一七章,则进一步铺陈,但节奏较前面稍弱。这样,整个前七章,沿着“强一弱一强一次强”这样一条语流轨迹进行情感变奏,形成了抑扬顿挫、富于节奏变化的抒情变奏。

参考文献:

[1]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阎嘉,《文学理论基础》,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

[3]袁行沛著:《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萧君和主编:《文学引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吴晟著:《中国怠象诗探索》,中山人学出版社,2000年版。

[6]余虹,《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11月版。

[7]曹明海、史洁,《文学解读: 读者与文本的交流与敞开活动》,《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6卷第3期。

作者简介:

杨璐,女,1989年1月——,民族:汉,祖籍:南充,工作单位:四川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

上一篇:烧结改造中的土建施工设计方案 下一篇:中国无人车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