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一级学科所在院校的性质和规模分析

时间:2022-10-09 10:48:21

教育学一级学科所在院校的性质和规模分析

摘 要 本文以教育部2012年的《中国高校学科动态排行榜》中的59所设有教育学一级学科的院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其学院网站上搜集资料进行统计,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论证院校性质和规模中哪些因素影响学科实力。

关键词 教育学 教育学院 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2.005

Analysis of the Nature and Scale of the Institutions

of Education First Level Discipline

MA Yahui

(College of Education,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28)

Abstract In this paper,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2012, "Chinese University Subject dynamic list" in the disciplines of 59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y collecting data on its website statistics institute, using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s the nature and scale of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 institutions demonstrate academic strength.

Key words education; education institute; empirical research

1 研究方法、目的与样本的选取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学位[2011]11号)规定,我国的学科分为13个学科门类和110个一级学科。而教育学在上世纪20年代设置以来为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师范教育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但是自1998年以后,教育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陷入空前的危机。①所以近年来针对教育学这一专业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大多集中在师范教育、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育学理论与实践脱节这样的问题上,对教育学生存的环境即高校教育学院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则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教育学一级学科所在的院校进行研究。目前学院化带来的教育研究的僵化与封闭,理论与实践的割裂等问题已经引起学者的注意,因此对教育学一级学科所在院校的研究也就很有必要。②

现如今各种各样的大学排行榜名目繁多,让人眼花缭乱,如武书连的大学排行榜、中国校友会的大学排行榜等。但是单独对一级学科进行评价排行的还不多,尽管武书连的评价中有研究生院教育学的评价,但却是将体育学与心理学包括进去,而不仅仅是教育学一级学科,所以即使这个排行榜样本比较大有197所学校,但是对研究教育学一级学科来说,用其作为样本依然不太合适。③因此最终选取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学科评估报告的结果《中国高校学科动态排行榜》中所列的院校作为本文研究的对象。④虽然此次排行榜中院校数量仅有59所,但是还是很有代表性的。例如全国具有教育学博士一级授权的高校共24所,此次参评的有22所;类似于首都医科大学、江西财经大学这样的学校不在评估的名单中,但是此排行榜中的四川外语学院、三峡大学可以代表这一类学校的水平,因此并不影响这个评估报告的代表性。由于这一结果是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连续十年自主开展的第三轮学科评估,各个学校根据需要自愿参加,不用交纳评估费用,所以结果会更加公正也更有说服力。

此次评估将拥有教育学一级学科的59个院校以百分制的形式进行排名。在本文的研究中,按照分数将59个院校分成四组,因为相同分数的学校很多,为了不至于将相同分数的学校分到不同的组内,再兼顾正态分布的情况。最终的分组情况如下:其中前5位的5所学校为第一组,第6~19位的14所学校为第二组,第20~48位的29所学校为第三组,第49~59位的11所学校为第四组。首先本文将具体统计每组的基本情况,接着进行组与组之间的比较,从中找出哪些因素影响了学科实力,将此作为改进建议使教育学能够得到高质量的发展而不只是数量上的增多。

2 教育学一级学科所在学校的性质分析

百度百科在高校分类词条中对我国高校进行如下划分:(1)从办学层次分为::“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中央部属本科院校,省属本科院校;(2)从学科范围可以分为:综合、理工、师范、农林、政法、医药、财经、民族、语言、艺术、体育军事类院校。现在经济与高校发展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但是由于高校经济数据的不容易获得,因此本文就将学校所在经济发展区域进行简单统计。按这三种因素将59所院校的一些基本情况进行整理、统计得到表1中的内容(数据来源于各个院校的网站,时间为2014年1月)。

根据表1的内容我们可以初步概括一下教育学一级学科所在学校的特征:教育学科实力较强的学校大部分为部属的院校,而且师范类院校在教育学实力的评估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而与该校所在的区域关系不大。为验证猜测,用SPSS20软件对上述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代表高校实力的平均分与院校是否为985、211,学校类型以及所属区域都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而与师范类院校所占比重及该院校是否为部属存在显著相关性,如表2、表3所示。

表2 59所院校师范类比重与其排名的相关分析

**. 在置信度(双测)为 0.01 时,相关性是显著的。

表3 59所院校部属比重与其排名的相关分析

**. 在置信度(双测)为 0.01 时,相关性是显著的。

3 教育学一级学科所在学院的规模分析

上述因素是对教育学所属学校基本特征的简单分析,下面我们将从学院规模角度进行分析。柯文进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微观上的大学规模表现在一定规格额学生的培养容量,以及学科、专业、教师、校舍、设备等因素。⑤我们将从教育学所在学院的师生人数、教师的级别、硕博士点的数量等可量化数据方面进行说明,从对比中看出哪个因素影响教育学一级学科的发展。由于条件限制不能得到全部59所学校的全部数据,所以从每组中挑选出一所学校作为代表进行说明。这个代表院校的选取是完全按照每组的第一位进行选择,但由于第三组与第四组第一个学校的资料搜集有困难,所以选取该组与其分数相等的院校作为代表,这样也不影响该组的整体水平。按照这种方法挑选出的四所院校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兵团教育学院。下面将根据各学院网站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表4)。

用SPSS20对四个院校的专职教师数量、教授数量、副教授数量、本科生数量、研究生数量(包括硕士和博士)以及硕博士点数量、进行相关统计,发现学院实力水平与该院的研究生数量存在相关,相关系数r=0.959,p=0.041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存在相关(表6);博士点的数量也与学院的水平相关,相关系数为r=0.982,p=0.018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存在相关(表6)。而与教师的规模、本科生数量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

表5 院校水平与研究生数量的相关分析

*. 在 0.05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表6 院校水平与博士点数量的相关分析

*. 在 0.05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教育学所在院校进行分析,我们得到的结论如下:第一,教育学科的强弱与所处的地域(东部、中部与西部的划分)没有关系,与是否为985、211也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却与学校是否为中央部属院校存在相关性,也与(下转第21页)(上接第11页)该校是否为师范类院校有关系。第二,教育学科的强弱与研究生的数量以及博士点的数量存在显著相关。

在进行统计的时候也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某些省份某个城市中开设教育学学科的学校过多,如湖北武汉一个城市就有5所院校(占所有参评院校的8.47%)开设教育学,北京有7所(占参评院校的11.86%)开设教育学。这样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将资源分散,削弱了整个城市这一学科的合力作用。所以,或许可以将分散的资源整合在一起,更能够促进教育学的发展,提升学科整体实力。

现在有些大学已经陷入一味追求创建综合性大学、强调学科门类齐全的怪圈中,表现在学科建设过程、建设方式上的简单组合、拼凑、引用、借鉴和复演。⑥与其那样,倒不如保持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学科优势,更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同时也是对开设学科的发展负责。在大学数量日益泛滥的今天,我们关注的重点已经不再是怎样建成教育学科的问题,而应该是如何促进教育学科更好地发展,所以说我们已经十分有必要清醒地认识一下当今教育学科所在院校的特征,为教育学科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注释

① 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课题组.教育学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关于山东师大教育学专业改革的调查研究[J].济南:当代教育科学,2008(3).

② 孙元涛,杨昌勇.论学院化教育研究的困境与出路――兼论教育学者的学术使命[J].太原: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7).

③ 武书连主编.挑大学选专业[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④ 教育部学位中心.2012年学科评估高校排名:0401教育学[EB/OL] ,2013-01-30.

⑤ 柯文进.大学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与大学的竞争力[J].北京:中国建设教育,2007(11).

⑥ 王安全.现代教育学建设:问题、困境与出路[J].兰州: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3).

上一篇:英汉句式结构差异及翻译研究 下一篇:基于平衡计分卡思想的高校体育教学训练方法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