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多雨潮湿地区西瓜全程避雨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10-09 10:01:27

南方多雨潮湿地区西瓜全程避雨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根据南方多雨潮湿地区的气候特点、西瓜的生长发育特性以及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从选地与建棚、品种选择、培育壮苗、适时定植、定植后的管理、病虫害防治和分批采收等方面总结了中小果型西瓜全程避雨栽培的具体技术措施。该栽培技术不仅可在西瓜生长前期提前定植,进行早熟或特早熟栽培,而且还可在后期进行秋延迟栽培,延长了西瓜的供应期。

关键词:南方;多雨潮湿;西瓜;全程避雨;设施栽培

西瓜是喜温、喜光、喜水但又怕湿、要求气候干燥、不耐渍的作物,在低温阴雨气候条件下不仅生长不良,而且病虫为害严重。如果西瓜在开花坐果期遇上阴雨天气,则坐果困难,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南方地区多雨潮湿的气候特点不利于西瓜的生长和开花结果,制约了南方露地西瓜生产的发展,而且大部分中、小果型西瓜品种果皮薄,在雨后潮湿环境下容易裂果,直接影响西瓜的品质和栽培的经济效益。采用避雨栽培技术不仅能克服南方地区不利的气候因素,而且在西瓜生长前期可提前定植,进行早熟或特早熟栽培,后期可进行秋延迟栽培,延长西瓜供应期,达到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1 避雨栽培的主要形式

南方地区西瓜避雨栽培的主要形式是大、中、小棚覆盖栽培,可以采用爬地栽培或立架栽培,立架栽培本身也是南方西瓜避雨栽培的一种形式[1,2]。一般在早春2-3月采用保护地育苗进行大棚设施栽培,6月采收上市;也可在夏秋季进行保护地避雨栽培[3,4]。南方西瓜大棚栽培一方面利用大棚的保温性能进行早熟或秋延迟栽培,另一方面还可以避雨、提高坐果率、减轻病害。

选用优质、高产、早熟的中、小果型西瓜品种,采取滴灌系统灌水施肥,用竹木结构简易大棚进行全程避雨栽培。在高温、多雨季节要注意大棚的通风降温和全程避雨,通过科学的肥水管理,西瓜能保持稳健的长势,不早衰,采收期可延长到10月底,不仅产量高、品质优,而且种一茬可多次收获,667 m2产量达6 000 kg以上。这种避雨栽培较普通地膜覆盖露地栽培西瓜的上市时间分别提早和延后约2个月,能连续采收西瓜达半年之久。该栽培模式可以达到品质优、产量高、效益好、用工少、病虫害少、投肥用药少、市场空间大、风险少、周年生产、上市均衡、长季节均衡供应的效果,是目前南方多雨潮湿地区西瓜避雨栽培的主要形式。

2 选地建棚

2.1 选地

选择3~4年未种植过瓜类作物、光照充足、地势较高、平坦、排灌方便、有机质含量丰富的砂壤土地块,以水旱轮作的高水田为最佳。如果轮作有困难,则可以采用甬砧一号为砧木进行嫁接栽培。前1~2年种过西瓜的大棚,前作收获后最好灌水闷棚15~30 d,待土壤晒干后再进行耕作。一般于11-12月用旋耕机深翻土地30 cm以上,经过冬季冻垡后备用。

2.2 整地、施肥与建棚

于翌年1月下旬开始整地、施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少施化肥。一般在定植前结合整地每667 m2施入腐熟有机堆肥2 000~2 500 kg、过磷酸钙50 kg、三元复合肥50 kg、饼肥200 kg或腐熟鸡粪500 kg、硫酸钾15 kg或生物钾肥5 kg。基肥采用撒施和条施相结合的方法,磷肥和50%的有机肥在整地时撒施,要求土肥混合均匀,将土壤整平、整碎,然后沿南北向按畦宽6~6.5 m、畦间距1.2 m整成平畦。

在整好的平畦上搭建高1.8~1.9 m、跨度6~6.5 m的简易竹木结构大棚。用竹片作拱杆的间距为1.0 m,棚中间每隔4 m用一根长2.0~2.1 m(包括埋入地下0.2 m)的立柱加固;用竹竿作拱杆的间距为1.2 m,棚中间可不用立柱加固。大棚两端用小竹竿或竹片作斜撑杆,提高抗风能力。大棚用幅宽9 m的长寿无滴膜覆盖,将两侧的棚膜压入土中固定,大棚两端用专用半圆形膜封口。两个大棚之间的间距一般为1.2 m,其间开40 cm宽的排水沟。棚长一般为30~45 m,如果田块长度过长,可交错建多排大棚,有利于通风和排湿。大棚四周开好排水沟,棚间沟深40 cm,横沟深50 cm以上,必须达到沟沟相连,排水畅通。

移栽前7 d,在大棚内的平畦中间开宽30 cm、深15 cm的操作沟,每个大棚形成两条宽3 m左右的种植畦。在每条种植畦中间再各开1条沟,施入剩余的基肥,与土壤混匀填平后作为定植行。在定植行内侧50 cm处铺设滴灌管,畦上覆盖0.014 mm厚的白色地膜。采用三膜覆盖特早熟栽培时,移栽后在种植行上再搭建高0.8 m、跨度1~1.2 m的小拱棚,覆盖0.014 mm厚的薄膜。

3 品种选择

避雨栽培应选择抗逆性强、耐低温弱光、易坐果、商品性好、耐贮运、不早衰的优质中、小果型早熟西瓜品种,如早佳8424、早春红玉,也可选择小天使、拿比特、红小玉等小果型品种。其中早佳8424具有早熟、生长势强、采收期长、坐果多、瓜大、产量高、肉质脆、品质优的特点,在低温、高温条件下均表现出坐果稳定、坐果率高,667 m2产量达到6 000 kg以上,是南方多雨潮湿地区西瓜全程避雨栽培的首选品种。

4 适时培育壮苗

大棚双膜覆盖(大棚膜+地膜)早熟栽培于2月上中旬播种育苗,3月中旬定植于大棚中,5月底采收上市;大棚三膜覆盖(大棚膜+小拱棚膜+地膜)特早熟栽培一般于1月上中旬育苗,2月上中旬移栽,5月上旬可采收第1批瓜。

1-3月长江流域气温较低,经常有寒流,育苗时易发生冻害,尤其是播种至出苗阶段,如出现1~2 d 10 ℃以下的低温,幼苗即有危险。因此,要尽量绕开寒潮,采用营养钵或育苗盘集中在温床或大棚内育苗,多层覆盖,并设置保温防冻设施(如地热线等),以大棚内套小拱棚再加电热温床育苗最为安全。选用直径为8~10 cm的营养钵育苗,一般667 m2大棚栽培面积需要准备10 m2的育苗面积。

4.1 营养土的配制

选择肥沃、疏松、无病虫源、3~5年内未种植过瓜类作物的菜园土或稻田土,每立方米加入三元复合肥2~2.5 kg、草木灰10~15 kg、腐熟饼肥10~15 kg、人畜粪堆肥50~100 kg,充分拌匀堆制。堆制过程中翻堆2次,并调节好湿度。堆制好的营养土打碎过筛后即可装入营养钵,整齐地摆放在苗床上,播种前l d用0.1%的甲基托布津溶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浇透营养土。

上一篇:三步的意义 下一篇:考场作文的声音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