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文化: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石

时间:2022-10-09 09:57:28

先进文化: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石

摘 要: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先进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坚实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向心力,而创新先进文化,是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灵魂。

关键词:先进文化;民族凝聚力;基石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1-0032-02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党的十再一次把文化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格局当中通盘考虑,同时把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融入到文化建设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建立在先进文化上的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和开拓创新的生命之源。如何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上培育出现代文明的参天大树,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强大民族凝聚力的精神基础,是我们必须解决的历史性课题。

一、各民族长期形成的优秀文化,奠定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民族文化是我们的根基,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创造的先进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志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稳定的共同地域,强大的国家政权和发达的社会制度,先进的农业经济和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生成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经风沐雨、历遭劫难而自强不息,其根本原因之一是她拥有强大的凝聚力的基础和灵魂,即绵延连续、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中国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更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新的社会形态总能在多次挫折和反复之后浴火重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有先进文化的内在支撑。中国古代所形成的当时的先进文化有着对其他文化慷慨吸收、鉴别采纳的特点,这种文化的宽容特征在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如张骞出使西域,连接中国和欧洲古丝绸之路的开通,唐僧前往古印度求到真经,文成公主进藏,藏传佛教的形成和发展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唐代的文化就是一个包容“万方”、兼收并蓄的先进文化。康乾盛世也是汉满文化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时期,如纪晓岚编著的《四库全书》。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位置,这种领先于世界的文化,成为凝聚中华民族,促进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大一统”的中华民族文化理念,使得统一始终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每一次新的统一都会使一些少数民族加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从而使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更加壮大,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中华民族凝聚力充分体现于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人”,它既不同于欧洲的基督教文化的“神学”,也不同于印度佛教文化的“鬼学”,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的是关于人的自身修养和人际关系的学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内容丰富。如:注重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发扬主体意识的人本主义思想;强调整体观念、群体意识、国家和民族统一的政治观念;注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意识;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互以对方为重,明公私之分、义利之辨的道德情操;注重理论联系群众、知行合一、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精神;刻苦耐劳、自强不息、不畏、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这些思想、理论和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核心内容,把中华民族凝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的整体,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屡经磨难,甚至几临倾覆的厄运,却能一次次衰而复兴、巍然屹立,都源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所构成的强大凝聚力。

二、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向心力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创了中华文化发展复兴的崭新时代。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因封建统治者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在思想文化上的故步自封,经济发展全面滞后,导致中华民族屡遭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境地。西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的渗透和侵略。伴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进入中国的是西方殖民主义文化,如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大东亚共荣圈”、基督教文化渗透等。以的蓬勃发展为标志,新文化在中国广泛的传播,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之一。在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在与传统习惯势力和落后陈腐观念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先进理论为指导的中国文化呈现出勃勃生机,雪国耻,争独立,求民主,谋自由,各民族人民空前团结,形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正如同志所指出的:“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在传播并坚持马克思主义、创立和完善新民主主义文化、坚持并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的过程中,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得到空前加强。

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代表者,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它是立足于当代社会运动,特别是立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在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中,在总结新鲜经验和充分吸收以往及外来的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符合时代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能促进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向前发展的新文化。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特别强调它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同时又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时代相继、前后一贯的奋进精神,具有超越时代、地域阶级的特点,反映的是民族文化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遍性的一面。只有建设好能够不断推动中国前进发展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我们的民族才能真正紧密地凝聚起来,并形成强大的前进动力,从而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在应对新世纪的挑战中,先进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灵魂

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灵魂。民族的复兴,首先是文化的复兴。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在社会形态的三大要素中,政治是经济、文化的集中表现,经济是政治、文化的物质基础,文化是经济、政治的精神特征。各民族文化发展都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指导,并不断沿着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前进。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不断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中国先进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灵魂。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和精神的现代化的统一,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离不开文化的进步,离不开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中国先进文化作为国家和民族重要的战略资源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新的历史时期地位日益凸显。在全球化时代,中华民族先进文化更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既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也必将带来国家的强大,更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又一次升华。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应吸纳人类先进优秀的文明成果,批判和抵制腐朽的资产阶级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表现出了独特的生命力,是凝聚全世界华人的精神财富,也是维护国家统一的牢固壁垒。应该珍惜、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文化的创新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中华民族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我们应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结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践行社会主义文化创新。让高扬时代精神主旋律、展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体现现代文明成果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成为凝聚中华民族团结奋进,昂首向前的强大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杨林.论“先进文化”的内涵[J].江汉论坛,2001,(9).

[2]周三胜.对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理论贡献[J].长白学刊,2007,(1).

[3]丁素.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若干问题论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2,(3).

[4]李创.中国先进文化的理论基础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2).

[5]王杰.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2).

上一篇:探析社会工作视角下流浪儿童的救助 下一篇:拓宽我国社会组织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