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的挑战和对策

时间:2022-10-09 09:01:21

新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的挑战和对策

摘 要: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信息传输的网络化、信息用户需求的多元化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构造了新的环境,使网络时代的采访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裂变正在创造一个崭新的信息环境,给采访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智能的工作手段。

关键词:信息环境;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采访策略

文献采访是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采访工作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图书馆服务的水平和效果。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不断推动着高校图书馆的演变、转型和发展,其馆藏结构、服务方式、工作重心、馆员角色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给新时期文献采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系统的文献信息资源是当前图书馆采访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文献出版数量剧增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迎来了文化大发展和文化大繁荣的时代,知识以空前的速度积累下来,承载知识的文献呈几何级增长。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业发展司2010年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新闻出版业仍然保持了持续增长态势,全国出版图书328387种、期刊9884种、报纸1939种、电子出版物10913种,其中图书品种增长8.84%、电子出版物数量增长19.35%。面对如此巨大的出版发行数量,高校图书馆选购文献要从四大书目报纸、中介商自行组织书目、出版社网站书目、书市书目、网上书店书目等处广泛收集,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况且从上述渠道也不能全面、及时地获取出版社的出版信息,文献发行充沛而信息未成体系,这些都给文献采访工作造成一定的难度。

(二)文献载体类型的多元化

图书馆早期馆藏以纸本形式的图书和期刊为主,20世纪30年代缩微胶片问世,40年代声像资料逐渐增加,80年代中期光盘、计算机软件和机读文件进入图书馆馆藏范围,90年代电子出版物的兴起及网络信息资源的应用普及极大丰富了图书馆的文献收藏类型。图书馆不仅要采集纸质文献、声像缩微资料、电子信息资源,还要收集从各种方式获得的虚拟网络资源。

目前,我国的高校图书馆处在由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化的时期,馆藏文献的收集既要尊重传统图书馆馆藏建设在一定时期以纸质文献为主的事实,又要认识到数字文献在未来取代纸质文献的态势。有限的经费投入如何应对文献类型的多元化带来的馆藏文献类型分配比例问题是采访工作面临的又一挑战。

(三)招标采购方式的引入使文献质量难以控制

近年,各高校图书馆根据学校教学科研对文献信息资源不断增长的需要,为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实行文献采购招标。但是,招标采购在得到认可和采纳的同时也伴生了一些弊端,给采访工作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以图书招标为例:一是文献采集一般通过中标商提供的现采场地和书目信息进行,文献采集较为被动;二是现场采购时入选的图书质量因很难做到在有限的选书时间阅读每种新书内容而难以保证,采购品种与复本受供货商备货限制而不能达到馆藏的需求,若错过重要书市或漏选图书会造成重点文献的馆藏缺失,影响图书馆藏质量;三是书目采购时会出现利润低的专业性、学术性强但印刷数量少适合图书馆收藏的图书被中标商屏蔽的现象。此外,在馆配过程中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现象的发生亦导致馆藏图书质量下降。如何在招标采购中确保文献质量是采访人员面临的又一挑战。

(四)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与采访人员知识更新滞后相矛盾

从传统图书馆到网络时代的图书馆,文献采集方式经历了手工采集方式、自动化采集方式、网络采集方式3个发展阶段。目前,高校图书馆的采访工作正逐步向第三阶段发展,采访作业主要借助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采访的工作方式和业务流程大多在电脑和网络上进行。新知识、新技术的革新与应用要求如今的采访工作人员不仅要懂得文献采访知识,还需网络技术、数字技术、虚拟技术等知识。采访人员队伍的知识更新滞后,将严重影响文献采访效率的提高。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组织与控制问题给采访人员带来了巨大挑战。

传统的以印刷载体为主的图书馆正在向电子化、网络化过渡,高校信息用户需求逐步呈现多元化、集成化、高效化、个性化等趋势。做好新时期的文献采访工作,更有效地为读者服务,要在选择文献过程中处理好以下四个问题:第一,在做好重点文献系统、完整、全面、及时收藏的同时,要兼顾读者多方面的需要,有选择地补充一般性藏书;第二,既要强调文献的质量又要注重文献的数量,在保证文献数量的前提下追求文献的质量;第三,正确处理好品种与复本的关系,争取做到合理利用有限的购书经费、提高收藏质量;第四,既要满足读者的当前需要,又要有一定的眼光和规划,考虑到读者的将来需要,合理安排各类书籍的比例。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也是立馆之本,文献采访只有顺应信息社会及高校信息用户的需求,才能承担起高校知识信息存储中心的职责。

二、新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采访采取的应对策略

(一)文献选择与采访政策由“虚设”向“有据必依”转变

文献选择与采访政策是实践工作的依据,因此高校图书馆一定要制定采访政策,使采访工作有据可依。政策的制定要建立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尽量做到科学合理和切实可行。要以高校图书馆肩负为教学科研服务的任务、本校总体发展目标为客观依据,以广大师生的信息需求、本馆的财力、馆藏现状为现实基础,通过调研分析,明确馆藏的收藏级别、确立各学科、各文种、各载体类型文献的入藏比例,合理安排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的比例,实现两种资源的最佳配置,扩大网络信息资源的获取,使馆藏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需要强调的是,文献选择与采访政策可以随着学校办学方向的转变、学科设置的变化而及时调整,但是一旦确定,就要严格遵守。如果采访人员将个人喜好掺杂其中,随意选择文献,采访工作的严肃性就将大打折扣,甚至会影响馆藏建设。因此,在采访过程中,采访人员的个人主观意愿要服从集体制定的采访政策。

(二)采访队伍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

1.成立文献资源建设委员会

高校要以学科专家为龙头,成立由各学科专家组成的文献资源建设委员会,指导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的制定,电子文献数据库的购买、大型文献的选择等工作,不断促进图书馆文献资源结构的优化和质量的提高。同时还要构建与学校重点学科、优势学科、专业建设相关的学科知识服务体系。

2.以采访馆员为主干,完成图书馆馆藏结构、各学科的文献比例的整体把握、文献信息源的收集、书目订单的与投递、文献的验收与报账、文献的质量控制等工作职责

采访人员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主力,因此高校图书馆要选拔责任心强、图书馆业务熟练、协调能力强、掌握现代技术的馆员来做采访工作。在网络环境下,采访人员不仅要熟悉书源,了解馆藏,熟悉本校的专业设置及学科建设的发展规划,了解学校的重点学科、相关学科、边缘学科等知识内容,及时掌握师生需求动态和阅读倾向,还要用心钻研与工作相关的电脑技术、网络应用技术,熟悉网上采访程序,熟练掌握图书馆计算机采访系统的操作,具备书目数据的上传下载与转换、电子邮件的运用、网络书目信息的检索等能力。

3.以骨干教师为后盾,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

一是经常邀请教师到图书批销中心、大型书展进行现场采书;二是组织书目供教师划订。书目最好是电子文本形式且经过馆员和分类之后的,方便教师操作,提高选书效率;三是通过与教师座谈、发放专业文献及参考书调查表、应用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的图书荐购模块、开通网上留言信箱等渠道,征集教师荐购书目。教师参与文献的选购,可以发挥其学科专长,使馆藏文献符合本校学科专业设置及科研方向的要求,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更贴近读者的专业知识需求。教师参加选书优势明显,但也存有不能保证专业文献收藏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缺乏统筹兼顾等不足。因此,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只有通过馆员系统地、有目的地进行信息收集,在文献选择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专长,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才能保证图书馆藏书建设的有效进行,从而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藏书体系。

(三)采购方式由被动购入向主动选购转变

书目预订和现场采购是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采用的采购方式,书目及现场地点大都由馆配商提供,这就使采购工作略显被动,文献质量不易控制,馆藏文献也很难满足高校学科服务的需求。在这种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应逐步改变从中介商那里索取书目的被动局面,掌握文献采购的主动权。

1.圈定核心出版社

高校图书馆的文献采购一般都是紧紧围绕本校的专业设置,重点收藏本校相关专业的教材、教学参考书以及与学校科研任务有关的文献资料。为了获得某一学科的文献,有时需要大量的文献源,但其中绝大部分文献却来自少量的文献源。例如:化学化工专业的文献集中在化学化工出版社、轻工业出版社、建材出版社及各大学出版社,这些出版社就可作为涵盖化学化工专业的高校图书馆的核心出版社。文献采购事先圈定本校相关专业的核心出版社,有助于做到目标明确,既可提高采访效率,又可减少图书采购的盲目性。

2.自拟书目订单

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一是通过与自己圈定的核心出版社联系获取新书目录。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使出版社纷纷建立网站,开展新书目网上推送服务。二是利用网上书店的数据库进行书目查询,并通过电子书目订单的下载形成本馆的书目订单。网上最著名的图书及音像制品销售公司――亚马逊(AMAZON)网上书店,可提供多达310万种图书的书目信息,这是世界上任何一家传统书店都无法做到的。亚马逊、当当等网上书店都设有图书销售排行榜、最新图书介绍、图书推荐、书评、相关出版社链接等栏目,采访人员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该图书的内容、特色和价值,准确掌握图书采访所需的有关信息,使所订图书增加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购书质量。三是以教师和学生推荐的书目作为订单。可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推介给学生的教学参考书和必读书目,也可以是在科研过程中需要的相关文献,还可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的拓展阅读书目。

(四)馆藏文献由“大而全”向学科特色建设转变

高校图书馆的主要任务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系统收集有关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重点入藏与学校科研任务有关的文献资料,广泛而有选择地入藏各种课外读物。在社会文献数量急剧增长的今天,图书馆再去追求藏书的完整、系统是不现实和不必要的。图书馆只要使馆藏文献具有本馆的特色,就能真正具有实用价值。高校图书馆肩负着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双重任务,其藏书结构要与学校的办学方针和专业设置相吻合。在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的高校办学理念影响下,为带动学校的整体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富有特色的学科专业往往会成为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领头雁”和“发动机”,图书馆的藏书建设需配合学校的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建设进行,构建以特色文献建设为主的采购模式,并逐渐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文献资源体系,提供高效的学科服务。

(五)实现文献采购的单个采访向联合采访的转变

图书馆自身的资源、经费毕竟有限,因此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共建非常重要。网络为采访人员实现与外界的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借助网络工具采访人员可以经常与同行、前辈就文献的种类、购买途径、利用效果等交换意见、互通有无、相互补充,获取所需的采访信息。

另外,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国家财力的增强和社会信息化的加速,以高校图书馆为核心的部级、省级或地区级的图书馆联盟相继建立,构成了一个网络化、具有整合社会信息资源和提供文献保障服务功能的崭新的图书馆体系。高校图书馆参加图书馆联盟,特别是在电子资源的购置、虚拟馆藏信息资源建设方面,可以降低成本,增加资源数量,拓展服务读者的空间。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裂变正在创造一个崭新的信息环境,这给采访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智能的工作手段。数字文献、虚拟馆藏的出现给馆藏文献的概念不断注入新的诠释内容,这为实现文献选择理念、采购模式、工作方式的更新和转型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环境这一有利条件,进一步探索采访理论和实践飞速发展的领域,通过增加信息资源建设数量、改善信息资源建设质量,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水平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肖希明.信息资源建设的变革与发展[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

[2]徐月华.高校图书采购最低价中标问题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5).

[3]林晓华.基于核心出版社理论的学术图书采购策略[J].图书馆建设,2010,(3).

[4]徐纲红,白筱芬,常勇.采访新模式――网络采访[J].现代情报,2004,(10).

责编:赵东

上一篇:“金砖四国”或成“一堆金砖” 下一篇:青岛市轮胎出口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