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居住在云雾里的人家

时间:2022-10-09 08:55:48

走进居住在云雾里的人家

2013年金秋时节,云南省总工会、云南省职工文联组织来自全省各企事业单位的26名文艺骨干到怒江丙中洛采风创作。我有幸作为昆明钢铁集团公司派出的学员之一,参加了这次活动。

沿着昆明通往保山的省内高速公路一路飞驰,下午4点多的时候,我们就到了保山。如同欢快的旋律也需要平淡舒缓一样,车速随着地势的险要,路况的蜿蜒曲折渐次放缓。透过车窗玻璃往外看,一边是陡峭的山崖,一边是水流湍急的怒江。只是日落黄昏,天色渐暗,对怒江峡谷独特地貌景观的观赏,只能放在明日从六库到丙中洛的行程中了。

怒江州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纵谷地带的高山峡谷之中,可耕地面积和垦殖系数很低。坐在车上放眼望去,公路弯曲而狭窄,越往前走路况越险,许多地方是陡立的峭壁,简直像两道高高的石墙夹着的一条通道。抬头望望,那耸立的岩石,高高地悬在头顶上,好像随时会掉下来一样。低头往下看,绝陡的石壁,像刀削斧砍出来的一样,又高又深,让人觉得仿佛行走在半天云里。

顺着曲曲弯弯的山沟,行走在旧时马帮穿行的栈道,也穿越在马蹄声碎,马铃儿叮当作响的时空中。眼前浮出这样的景象:一年三百六十日,事多持枪马上行的锅头引路走在队伍前面;“典田卖地、将本求利,若有阻拦,人头落地”的警示标语触目惊心;一名伙计走进田间地头,放下一包盐巴或是针头线脑,摘一捆青白苦菜放在马背上。马帮作为云南最早的物流运输机构,在滇越铁路开通之前,负责云南与内地甚至与国外的物资运输和商业贸易。云南地处祖国边陲,山高林密,交通不便。马帮负责将本地的茶叶等土特产输送到外地,再换回本地所需的布匹、铁器等物品。一年四季,穿梭往返于崇山峻岭间,跋山涉水,艰苦备尝。天当被,地当床,半夜醒来透心凉。正是马帮风餐露宿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

我们到的村子叫雾里村。隔着波浪翻涌的怒江看过去,村子依山傍水,一幢幢精致的木屋随着地势的起伏在大山脚下星落棋布。灿烂的阳光透过山项上的云层,照着红色的土地、青色的石板屋顶。一缕缕炊烟顺着窗户和铺在屋顶上的石板缝隙里冒出来,和弥漫的云雾混淆在一起,让人分不清,哪是烟,哪是雾。穿过吊桥,顺着茶马古道走进村子,扑鼻而来的是木头散发出的特殊味道。在这个村子里,房子是用木头盖的,桥是用木板搭的,连房子与房子之间的路面也是用木板铺的,烧火用的也是木材。地里除了收割留下的玉米秆看不到其它农作物。牲畜倒不算少。有牛、有羊,更多的是狗。这些狗对待我们的态度同它们的主人一样友善,不狂吠乱叫,有的懒洋洋地躺在门口晒太阳,有的围着我们一边转一边伸着舌头要吃的。

跟着导游走进一户人家。丈夫待客热情但言语不多,妻子坐在火塘边查看《圣经》。夫妻俩看上去都很年轻。家里有两个孩子,大的孩子依偎在母亲身旁,小的孩子调皮地躺在木地板上打着滚,一双又黑又亮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我们。主人招呼我们坐下并沏上茶水。交谈中得知,丈夫是傈僳族,妻子是怒族,虽然民族不同却共同信仰天主教。在一个地处偏僻的乡村,多个民族聚居本就罕见,何况是放弃本民族的图腾崇拜,归信一主、一信、一洗的上帝?联想到路途中所见各个村落建造的大小教堂,“福音”为何会选择在此落地生根且绵延至今?原来,早在上世纪初,西方传教士的足迹就已到达怒山云岭,奉上帝的旨意,将福音传予万民听。难道真如书本上所说:人间的灾难越是深重,神的话语越发有力。看来,人的思想也是一座座高山峻岭。

站在怒江第一湾前合影留念,心中颇有感慨。脚下这片土地,丰富的矿产、水能和旅游资源,无一不在说明它的富饶。特殊的生存环境,由区域性、整体性、条件性、素质性、民族性构成的贫困基本特征,突出的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矛盾……这些,都和雄奇壮丽的自然景观,古朴幽深的民族文化一样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怒江之行共计5天。同行的诸位同仁中,有的激扬文字,有的妙手丹青,有的颇有摄影造诣。行程中大家团结友爱,礼让谦和,以谦谦君子之风共同营造了文人相亲的温馨氛围。更为难得的是,能与23年前高中时的班主任王传江教师邂逅于这次盛会,真是赚了!

上一篇:双胞胎兄弟敲诈姐姐被批捕 下一篇: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散文教学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