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时间:2022-10-09 06:01:07

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对化学的教和学感到都不轻松。对于教师来说,在课堂上知识点讲解得非常详细,课堂练习中学生的反馈信息显示理解接受的程度很好,但往往在考试的时候题型稍加变换,学生就不知如何解决,考不了高分。对于学生来说,本来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很高,上课的积极性也很高,课堂上教师讲解的知识明明自己都听懂了,但是每逢考试总有很多题不知如何入手解决。时间长了,这种结果不断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最终会使他们丧失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新课改的推行,教育新理念的引导,教师清楚地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按照传统教学方法传授知识的模式已经不适合,必须不断探索寻找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方式。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笔者作为教学多年的化学教师,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进行改进。

一、精心备课,寻找学生兴趣切入点

在新的教育模式下,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更积极活跃地、高效率地接受知识,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准备,找到容易让学生感兴趣的入手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准确把握教学内容

教师在进行教学前,要全面了解掌握化学科目的课程,明确教学目标,这是提高课堂效率,完成教学目标的关键。教师要正确对待化学必修模块,在化学教学中,要强调它的基础性。高中化学必修模块不再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为出发点,采用推理、演绎的方法学习化学,而改为以物质分类的思想来整合教学内容,通过提供实验事实、科学史话等感性材料,采用分析、归纳的方法获得化学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知识的深广度。

2.关注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关注并考查学生,通过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到他们掌握知识的薄弱环节。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的指导下,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构建,帮助引导学生查漏补缺。例如,在高一刚开始第一次化学课,为了了解学生的化学水平,我进行了一次摸底考试。通过考试,我发现很多学生的化学基础很差。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基础知识差的情况,我认真设计了教学内容,在新课中穿插了初中的化学知识,使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事实表明,这种做法对学生的后续学习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3.发掘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了解生活中所蕴含的化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化学的奇妙。例如,我在讲“醋酸与碳酸钙的反应”时,准备了适量食醋和带水垢的热水瓶,将食醋倒入有水垢的水瓶中,振荡并静置一会,使其充分反应,然后打开瓶塞,发现水垢消失,即水垢中的碳酸钙能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被溶解了。通过这个实验学生都对学习化学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了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二、用丰富的课堂环境和多样的活动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热烈的学习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活动时最重要的动因。培养这种愿望的工作,是跟学校的全部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安排紧密联系的,并且首先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的。”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引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都是有积极促进作用的。这种促进作用能使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去发挥自己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要求自己在学习上能得到提高。如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例如,我在讲授“乙醇”这节课时,给学生讲了“武松打虎之三碗不过岗”的故事进行课堂引入。通过这个学生都知道并且感兴趣的话题把新课的知识引到课堂教学当中,同时给学生讲述饮酒的好处和坏处:在平时,少量饮酒,可以达到舒筋活血、提神醒脑的功效。但是不能贪杯,过多饮酒不仅使人冲动,还容易发生酒精中毒。通过对酒的介绍引入乙醇的讲解,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提高,很兴奋地争相回答我提的各种问题。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教师不再单一地使用同一种教学方式,通过不断研究探索,吸取其他教师的先进教学方法,充实自己的教学课堂。例如,我在进行“酸雨”的教学时,不仅找到让酸雨侵蚀的石块让学生近距离观察,还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制作了多媒体软件,让学生更清楚地观看到酸雨破坏自然界的现象。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和课堂引导,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利用实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动手操作获得的知识掌握得比较快,记忆的效果比较深刻。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多设计一些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实验活动,进行知识的加深和探究。亲身体验通过实验得到的有价值的结论,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感受化学的神奇,提高了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通过反思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在进行完每一节课时,要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掌握程度、学生课堂表现和学生讨论的效果、学生课堂小节检测的成绩进行反思。找出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行改正,善于发现自己教学方式的优点并使之继续发扬。教师不断进行课堂教学反思,在自我改进的过程中,寻找到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得更丰富、更全面。

总之,在教学新理念的支持下,一切要以学生的兴趣和发展为主,通过教师合理引导,使学生能主动要求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和个人素养,真正地让学生起到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乐趣,愿意进行探究学习,并发展自己的各种创新思维,全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完成课堂教学的目的。

【责编 张景贤】

上一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六个一”探析 下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