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体育课的兴趣培养

时间:2022-10-09 05:18:03

浅谈中学生体育课的兴趣培养

摘要:体育教学一般人们理解起来就是跑跑步和做一下基本的动作。其实并不是这样,新课标要求体育教学要跟得上时代,培养体育特长生。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中学体育教学活动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如何上好体育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广大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我就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做了简单阐述。

关键词:健康;和谐;体育;兴趣

一、培养中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性

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新课标要求学生要全面发展,除了基本的课程外,体育课也要重视起来。体育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教育,促进身心发展,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可以让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教学的时候可以借助游戏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体育技巧和基本动作,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事实证明,只有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有了兴趣,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锻炼中去,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锻炼,克服主观困难,提高运动水平,逐步增强身体素质,保持身体健康。体育教学要讲求科学性,每一个动作都不是盲目地去做的,都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去锻炼。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是好动的,对体育也都有浓厚的兴趣,但是要让学生懂得上体育课的目的,不能盲目地去喜欢。上体育课可以让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因为每天都在课堂上听课会比较疲惫,体育课可以让学生放松一下,同时也可以学习到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

二、培养中学生体育兴趣的途径与方法

1.让学生懂得学习体育的重要性

新课标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目前有的中学生不爱运动造成过度肥胖,这样对于自己的身体健康非常不利。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上体育课?体育课不是让学生“玩”的课程。体育课教学可以锻炼学生毅力和耐力,还有就是可以锻炼学生一种不怕吃苦的精神。当遇到困难和烦心事时不会那么脆弱,可以大胆去面对和接受。体育教学的目标制定要以学生的实际为准则,要把目标的制定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理想、前途、人生价值、社会发展等联系起来。只有当理想和自己的兴趣一致的时候,才会促进学生兴趣的不断发展。教师要利用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不断地去帮助学生认识体育的重要性,可以培养学生每天早起跑步,这样可以强筋骨、强意志,促进他们对体育的向往和贴近。

2.在体育课堂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要改变以往高高在上的态度,走进学生当中去。平时与学生多沟通,多做一些游戏,这样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和分析问题,在讲解一些体育动作的时候,要语言精准,动作到位,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完成每一个动作,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会比较容易。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多表扬、多鼓励从而给予学生足够的信心。用风趣、幽默、和蔼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3.在体育课堂上用游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竞赛、游戏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把课堂的基本知识用游戏表达出来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学时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分组训练,让他们不断地去克服自己缺点去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

4.根据学生生理特点因材施教

在体育教学中也有一些项目是学生厌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加强引导学生多参加一些集体项目和群体活动外,尤其要培养学生学习那些厌烦的体育项目,教师可以运用游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现代中学生的共同点就是接受能力比较快,但自身的体能和耐力比较差。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体,他们的自身条件都不是一样的,教师要利用风趣、幽默的课堂语言,调动激发学生的体育课兴趣。

总之,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采用的方法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学生的实际,如学校的场地器材、学生的身体状况和个人爱好等,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传授方式,注意教材内容安排的新颖性、游戏性和娱乐性,逐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进行体育锻炼的直接兴趣,就能达到发展学生的体力和智力,培养能力、完美人格的教学目的。让学生在学习体育的同时也锻炼了身体,目前好多中学生的身体都是亚健康状态,表现为爱吃零食、喜欢玩电脑,从而造成肥胖和近视。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毅力让学生坚持锻炼从而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把自己的身体锻炼的棒棒的,让学生从内心真正的“爱”上体育课。

【责编 齐秋爽】

上一篇:初中作文教学与健全人格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初中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