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教学

时间:2022-10-09 05:14:29

浅谈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教学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提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整合,丰富和拓展学生的阅读体验,增加学生的阅读实践。而主题性阅读恰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在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之间架起衔接的桥梁,从而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为此,本篇论文探讨了主题性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P键词】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

一、整合课文,提炼主题

“相似论”认为,学生头脑中贮存的相似性信息单元(即相似块)越多,就越有利于选择、匹配、激活阅读材料中的相似信息,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感悟也才越深刻。因此,笔者认为应整合全册课文,引领学生在主题单元下学习,学生会对该类型的文章有更为深刻的感悟。苏教版语文教材每个单元均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这就有利于课题开展中以语文教材为依托,根据教材编排体系,提炼单元阅读主题。但是,每个单元的课文只是在内容或思想意识上有相近或相似的地方,在文学体裁、写作方法等方面却存在许多不同。

二、重点精讲,感读品悟

重点课文精讲,感知品读深思,学生于“范文”的精讲指导、“普文”的合作探究、课外读物的拓展延伸中学会读书、善于读书。

在小学语文主题性阅读的实践中,部分老师的思维容易走向一个极端,认为“不蔓不枝”的阅读教学必然是干瘪的、无味的、低效的,让手中的教材沦为一个“跳板”,只需在此驻足片刻,就直奔向了那个“广阔”天地。缺乏体会感悟,缺乏解读品析,缺乏质疑解惑,甚至来不及搞清课文所要传达的信息,没有时间去品读蕴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深意,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匆匆地奔着那个遥不可及的“目标”而去,课堂成了“跑马场”。一堂课后,让学生在方法上得到指导,于情感上得到启迪,主旨脉络更加清晰具体。

三、结合主题,拓展阅读

1.拓展式阅读

结合阅读主题,可以将这一类型的文章或小说推荐给学生阅读。比如《天鹅的故事》和《生命的壮歌》这两篇课文,其对动物的神态、动作、发生的故事刻画得惟妙惟肖,讴歌了动物之间团结勇敢、无私奉献、舍己为人、敢于与命运搏斗的精神,谱出一曲激动人心、感人肺腑的生命壮歌!结合主题,笔者向学生推荐了沈石溪动物系列小说,师生共读《红奶羊》、《一只猎雕的遭遇》,让学生对动物之间最为直接而又纯洁高尚的情感有了更为深刻的感受,在精神品格上得到启迪和升华。

2.补充式阅读

课文受到篇幅的限制,不可能在方方面面都详细介绍,这就需要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的“空白”,适时适度地填补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内容,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课文。在教学《虎门销烟》一课时,由于学生对于林则徐所处的时代背景、对当时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对鸦片带给华夏民族在身体和精神上的侵害、对国家积贫积弱饱受列强等等灰暗的历史知之甚少,如何让学生穿越时空,走进这段历史,读懂这段历史,真切地感受林则徐虎门销烟带给整个中国巨大的历史意义呢?在这个时候,笔者引导学生课下查找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历史资料。通过资料的阅读和分享,学生清楚地了解到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鸦片带给华夏民族在身体和精神上的侵害,国家积贫积弱让华夏子孙饱受列强……当学生交流这段历史时,无不饱含着对向中国倾销鸦片的外国商人的愤恨,对腐败软弱的政府的怒其不争,对处于水深火热的老百姓的深切同情……

3.嵌入式阅读

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是长篇小说的节选,如五年级上册中的《林冲棒打洪教头》,即选自《水浒传》。在课文教学时,侧重于透过语言文字,品析文中人物形象的刻画。授予方法后,笔者带领学生通读《水浒传》整部小说,着重品味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艺术将108位梁山好汉刻画的性格鲜明、惟妙惟肖;再由性格联系到人物不同的命运,探究做人的真谛。这次阅读的尝试,不仅带领学生读完了整部小说,更激发了学生阅读中国古典文学的浓厚兴趣。趁着这股劲头,笔者们班的学生在一个月内通读了《三国演义》,收获颇丰。

五、多样活动,营造氛围

(1)每天早上五分钟的阅读分享时间,按小组顺序每天一个同学上台分享他的读书心得。读书心得内涵丰富,可以背诵自己头天看到的精彩句段,也可以发表自己对于书中某个人物或某段故事情节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向同学介绍自己从书中了解到的最新知识……

(2)坚持做读书记录卡。笔者班的语文作业只有两种:读书和写作。笔者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所以每天书都需要在读书记录卡上留下自己思考的痕迹。一次记录卡包括摘抄四个好词、两个好句、和自己的读书感悟。

(3)表演课本剧。表演也是学生对文本的一种解读。为了能够演好一个剧,他们往往更需要去查阅很多相关资料,了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习惯、说话方式等等,如果剧本是一部小说中故事的节选,他们更需要通读整部小说,研究人物的性格命运,熟知人物的所思所想,才能演好人物、演好整个故事。比如本学期笔者开展了“上下五千年――历史剧表演”,学生自己读书选材、自己编剧本、自己根据故事所处时代要求寻找道具,甚至查看相关影视资料学习古代人物的走姿、坐姿,说话的语气、语调、手势。学生的阅读面不仅更广了,他们的观察、思考、动手实践能力也更一步加强。

注:“陇原名师”专项教育研究课题《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模式下的有效习作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号GSGB[2015]MSZX156。

上一篇:题与文的错位 下一篇:浅谈数学教学中课堂导入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