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时间:2022-10-09 05:07:19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诗,是最古老的文学样式,有悠久的历史,是“民族文化的精魂”,是“各类艺术审美判断的核心”。中学语文通过诗词教学,可使学生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所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是必要的、迫切的。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呢?

一、诗境的发掘

1.从形象入手,着眼于诗中描写的客观物象

在诗词教学中,教师应从形象入手,抓住诗词所表现的客观物象,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或多幅画面。从而能在整体上把握诗词的内容。如崔颢的著名七律《黄鹤楼》,教师可以问学生: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从这些景物中可以看出此诗包含了几方面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只要抓住这几个饱含诗人情感的物象,全诗就较易理解了。

2.由直觉到联想,扩充诗的境界

教师在诗词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诗的境界进行横向扩展。由于语文知识的积累,中学生已逐步形成对语文的感悟能力。初读诗词,学生可凭语感觉察诗词中所表达的主要情绪,通过字面所提供的物象在头脑中初步形成表象,但这一表象是单调的。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联想及想象,在简单的画面上添加,从单线条到多线条,从黑白到彩色,从简到繁,使之成为波澜壮阔的画卷,诗词的境界无形之中就被扩大了。

二、诗情的感悟

李渔在《窥词管见》中曾说:“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可见,古诗词的最主要特点是抒情性。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扫除诗词的字词障碍后,应注重对情感的体味。

1.透过文字感悟作者之情意

诗词为了追求意境,一般都含蓄隽永,留存了大片空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让读者去品味“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因此,教师应逐步引导学生从诗词描写的物境中走向诗人的心灵世界,去感悟作者的情意。引导学生摆脱文字的桎梏。得到丰富的意趣。学生怎么会没有兴趣呢?

2.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

古诗词教学应变“一言堂”为“众言堂”。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因为文学具有不确定性。由于读者的感受和理解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所以对于作品的内涵,不同的读者往往有不同的理解。中学生心理逐步走向成熟、思辨色彩进一步加强,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时。哪怕是幼稚的,教师也应给予鼓励和支持,让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教学气氛被激活后,学生的思维也更易活跃。当然,教师在讨论中的“向导”地位也不可忽视。一般而言,教师讲授的诗意是最合理的,通过对多种解释的比较,可使广大学生形成清晰的判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县城关镇第四中学

上一篇:优化物理问题设计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下一篇:中学英语教学应注重情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