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合作、对话”校本教研的行动研究

时间:2022-10-09 12:49:20

“参与、合作、对话”校本教研的行动研究

摘要:围绕着参赛课的备赛过程,通过行动研究的介入来提升教研活动有效性。通过案例中教师教研行为分析,对于教研活动中的共性问题进行反思,并尝试找到解决方法。

关键词:行动研究;教研活动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12-0041-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12.019

问题提出:我校选送的一节课《6.1溶液》(上教版)在2011年江苏省化学优质课评比获得初中组二等奖。现在回顾这次备赛过程:参赛教师选定课题后,经历试讲、评课修改、再次试讲,这样反复打磨呈现出的作品——参赛课有些方面仍有待提高。在教研组层面来反思备赛过程中的系列教研活动,从观念引领、方法指导、效率都值得反思。

行动研究指教师通过系统的自我研究,通过研究别的教师和课堂,研究和检验有关理论,实现专业上的自我发展。简单地说,是对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思考和探究,即“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这种研究因而被称作行动研究。按照“凯米斯程序”:计划——行动——观察——评价,这是一个螺旋循环的过程。以下通过备赛过程:听课——评课——修改——再次听课,从各环节的剖析来折射教师的教研行为,尝试找到问题,提出反思与解决的方法。

1.听课与评课中缺少研究视角的观察

回顾备赛流程:由A老师定下选题,依托备课组集体的力量,通过反复的试讲——修改——再试讲,这是多数学校普遍采用的方法。在每轮的听课中,组内教师协调时间尽量参与,课后首先与A老师当面交流并集中评课反馈,每人提出各自建议,经过讨论达成共识形成修改意见,小A老师虚心记录,着手修改。从第一轮到第五轮均是如此,从时间来看每轮备课组要教研活动占用到2-3课时。

现摘录部分教师听课后提出的修改建议如下:

1.导入部分需要增加图片,凸显生活应用,营造情境;

2.学习目标应明确;

3.分组实验,应该明晰步骤,控制时间;

4.合作学习,分工要明确;

5.补充热点事件营造情境:起云剂;

6.塑化剂的事件关注点,不仅是负面,而是乳化剂的广泛应用;

7.实验记录表,学生填写效果不佳;

8.课堂气氛不够热烈,需要调动学生情绪;

9.关于影响物质溶解速度的因素能否采用探究的方式?

从课堂的修改意见,可以看出我们组的教师关注点在于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手段,知识的呈现方式上,学习活动的流程设计。在每一轮的修改中多是环节的次序调整,比如新闻事件是放在溶液实验后还是导入部分,每个环节的时间控制,学生能否达成预设的目标。套用一句广告词:“心有多大,世界就多大”。“教师的任务不是怎样去传授教科书的内容,而是思考如何利用教科书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从字面上似乎很容易解读这段话,但是落实到教学行为却一直是个难点。

从观察的角度,每位教师都认真聆听随时记录,“观察者”重视课堂中发生问题的记录,收集原始资料;在下一轮的听课中,带着问题是否解决的观察目标进行记录,观察对于任何研究来说都是基础性工作,直觉的观察确实很重要,这样的观察不够中立,更多地带着个人的理解。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倡导观念建构的教学,就是要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整体,把握本质,不要过分注重细节,要超越具体事实,引领学生从本质上认识和理解所学知识。

2.教研活动中合作与对话

每一轮听课后都会组织教研组讨论,每位教师都基于自己的理解来提出建议,整合以后形成了这节课的课堂设计,以下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环节。

在研讨过程中,A老师作为被观察者,她很虚心地接受同组教师的建议、指导、质疑,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接受建议的过程即为原有设计的“批判”,每位观察者更多的是出于自己的教学理解,他们更多的基于“如果自己来上这节课会怎么做?”,在此合作研究中,同组教师出于更多的“参与感”贡献自己的观点,缺少研究者的冷静、客观的态度,在互动中与A老师的对话不够。行动研究是民主、合作的,重视每个人的实践及当时的情境,应该让教师与教师对话中打破个人主义的隔阂,同时重视青年教师的“最近发展区”,他的个人教学风格。从这节课的核心环节设计来看:实验引路,层层设问。

环节2分组实验的修改,第一轮试讲中发现学生实验观察是“五花八门”的:透明、浑浊、有沉淀、发黑发深、不溶解等等。由于取样的样品量不同,有的同学用量较多出现了“都不溶解”都是悬浊液的现象,高锰酸钾溶液呈深紫黑色不透明。对于这开放式的回答,正是真实体现了实验过程,教师变得“不习惯”,在研讨中组内教师建议直接切入主题,顺利地将学生“导向”预设的标准答案: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于是“扼杀了”这张丰富多样的观察表,改用填空式实验单:样品名称 ;物质是否消失 ;颜色是否均匀 ;静置后是否分层 。

物质的分散中问题组:

1.仔细看课件,容器中装的是什么?

2.这些容器中的溶液有什么共同点?

3.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是否相同?

4.实验后,再次找找溶液有哪些特征?

5.怎样理解“均一”“稳定”?

6.图片呈现:玻璃杯盛装着无色液体,赞成是溶液的举手?

7.有人说它是一杯糖水,这杯糖水下半部分比上面还要甜吗?

问题的设置是循序渐进,从直观感知到动手体验,然后分析现象,思考探寻溶液的特征。通过问题组的设计来实现对学生思考的引导,善于设问、注重启发是该教师明显的教学风格。

每位教师都在追求课堂的创新,也是优质课的一个重要标志。多数教师的着眼点在于学习活动设计、化学实验的创新,比如采用探究活动、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实验装置改进、实验方案组合。增加教学互动。在这节课中3次学习活动都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但是在探究活动设计中侧重于问题的启发,缺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强调实验的目标性,缺少学生的自主探究产生质疑。

3.从“选题”中折射出的教师观念教学意识

当时考虑到赛课时学生学习进度,局限在第2章末——第3章开始,参赛教师大胆提出选用下册6.1溶液,理由是可以独立抽出,限制较少。本次选题是学生第二章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虽然在初二物理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微粒,但是缺少了第三章学生微粒观的建立,本节课的学生认知是有缺憾的。

从观念为本的教学策略来看,当我们把教学的着眼点从关注后端变为关注前段,用历史叙事来解构化学的概念和理论,知识就散发出固有的生命活力。原创力源于最基本的问题,越是简单的问题越具有原创力。本节课可以采用预习来测查学生的前概念。家庭小实验——配制一份蔗糖水:1.采用对照组的方式比较溶解速度;2.观察记录;3.记录你的疑问。课堂的导入采用合作学习:1.小组交流来分享各自的相异构想;2.汇总小组的各种问题。课堂中学习活动基于这些问题来推进,重点放在学生观念的转变。用微粒的观点来贯穿始终,运用在第三章已经具备的分子、原子的观点来想象溶液中的微粒构成,来区分溶液与浊液的不同。

由于参赛的条件限制,学生是由抽签决定,教师缺少对于学生了解;本节课的核心概念是溶液,从微粒的观点来解释,物质放入溶剂后分散的微粒大小决定着是否能形成溶液,定性地认识溶液的构成,能够将溶液很好地与悬浊液、乳浊液区分开来。虽然在教材上并没有明确对此做要求,但是从第三章开展了微粒的有关知识学习,应该将微粒观贯穿整个体系教学中,这也是发展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能力,显然本节课难以实现这样微粒观的构建。

4.“再次听课——评课”在循环中改进教学行为

赛课后的两个月在进行第6章溶液的教学时,组内开始了一次研讨,播放本节课的实录视频,由A老师与现场观摩的B老师做了阐述。现场学生与我校学生的差异,比如我校的合作学习已经开展六年,学生从组内分工、讨论组织、归纳交流都具有较高的合作水平。

设计的定位是学生吗?是为了教的设计,还是学的设计?分析学习者头脑中的概念模型,教学的起点应该定位于学生对于溶液的已有知识经验。导入环节可以是测查学生的“相异构想”,基于学生已有经验的转变来设计教学环节。“分析和挖掘化学知识价值的过程,就是深入揭示化学知识内涵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思维和认识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

因此设计了自主学习环节:

问题:1.举出你所知道的生活中的溶液5例以上。

2.与小组同学交流,辨析哪些例子不属于溶液?

3.蔗糖放入水中为什么会消失了?分散后的蔗糖微粒能看见吗?

通过学生所举实例,是表述出他们已有的经验,辨析过程是让他们的“相异构想”碰撞,概念的构建就是在更正常识、经验中的错误认知完成的。

环节4合作讨论——影响溶解速度因素。图片展示:冰糖糖水:怎样快速溶解冰糖?选择一条建议,设计本组的实验验证方案。(文字或画图形式均可)。从当时的设计思路,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来探讨溶解速度。从理念上来看,这是生活联系化学,还是化学走向社会的转变。纸面的方案讨论不如实验探究更有利思维的开发,影响溶解速度因素探究,因此改进为实验探究,找到最快获得蔗糖溶液的方法,强调对照组的设立。通过与真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解决,获得方法的训练。

计划——行动——观察——评价所蕴涵的特征,是研究的持续性,使教师在教学研究中无止境的、螺旋循环式向前推进。教师参与行动研究能够转变教育理念、有助于解决教学实践中问题。但在实施中是曲折的,从教学情境的复杂性,教师本身的研究水平来看,这一过程往往会中断。如果能够从教研组、备课组这样教师团队入手,在民主、合作、对话的氛围中开展教学行动研究,是加速教师专业成长的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 刘良华著.校本行动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2

[2] 万伟,秦德林,吴永军著.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6

[3] Joanne M. Arhar Mary Louise Holly Wendy C.Kasten著. 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9

上一篇:“物质的溶解性(第1课时)”教学实录及反思 下一篇:探寻解题路径 提升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