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心理 激活生命潜能

时间:2022-10-09 12:39:12

关注学生心理 激活生命潜能

〔关键词〕心理;潜能;内驱力;教育教学策略

运用教育教学策略时,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将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感、幸福感,生发不竭的内驱力。“教育教学的技巧、艺术,在于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乐趣。”为了达到这个预期目标,我们在实践中应如何实施呢?

体育课时,老师把学生带到操场,先做准备活动,然后讲解、示范、模拟训练,最后四人一组进行50米短跑比赛。

这时,亮亮说:“孙小敏跑得太慢、太难看了(八字步),好像一只小乌龟,摆着屁股使劲往前爬!”顿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亮亮正为自己“一鸣惊人”的发现而陶醉,就在这时,站在亮亮身后的小敏捡起小砖块,向亮亮后脑砸去……

抢救无效,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凋谢了!

为了激发学生潜能,教育教学过程中,常运用各种策略。如“比一比”“赛一赛”“猜一猜”等比赛策略。实践证明,这些策略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但是,案例中的“事故”,使人对这些“策略”的可行性产生怀疑。

案例中的小敏,身体存在先天问题――八字步。“比一比”调动了学生,包括孙小敏的潜能。小敏使出浑身解数,跑得特别“卖力”,才出现“罕见”的丑态。亮亮揭的短正是他的痛处。“逼真”的描述,众人的哄堂大笑,使他的心境发生剧烈变化,报复、攻击等恶念萌发。非常遗憾,教师没注意到小敏的心理变化,未及时作出反应。因此,运用教育教学策略时,应从以下方面关注学生心理。

首先,完善策略。有的教育教学策略本身存在缺陷。如形式多样的比赛活动,是通过横向“比一比”,排先后、决胜负、定优劣,创设争先恐后的情境,使每个学生发挥潜能。最终的结果却是:鼓励、肯定了一部分学生,同时也鞭笞、否定了一部分学生。被否定的学生可能已经努力了,却没得到回报。完善策略,就是完善缺陷。如各种比赛策略,应关注劣势者,采取纵向“比一比”的措施,引导他们发现自己或他人的成就,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到只要努力就能得到老师、同学肯定,获得成就感。案例中,对小敏“罕见”的“卖力”,教师应以“加油”的口号、热烈的掌声、积极的评价予以回应,这样既能引导围观学生发现小敏的努力和进步,又能让小敏体验到成就感和幸福感。

其次,关注特殊。班级人数众多,个别学生存在特殊情况,教师备课时应备好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学设计和活动开展时,对特殊学生应有相应的关注措施。这样才能关注到特殊学生,避免他们受到伤害。案例中,教师了解到孙小敏的身体状况后,首先应悄悄征求他本人意见,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参加活动。其次,要引导学生关爱同学,特别是对有特殊情况的同学,不讥笑、不嘲弄。

再次,化解差异。教育教学中,对存在差异的学生,教师应宽容或指正,及时做好化解工作。案例中,教师应意识到亮亮的话戳中的正是小敏的敏感区,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抚慰小敏受创的“心灵”。如:对亮亮进行批评指正,肯定小敏的努力,引导学生关爱他人等。运用教育教学策略时,若能敏锐感知学生心理,即使出现问题也能及时补救。

(作者单位:福建永定仙师中心小学,龙岩,364117)

编辑 / 何妍 黄才玲 终校 / 杨 怡

上一篇:浅析青少年偶像崇拜 下一篇:战胜自卑 让青春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