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正传 第6期

时间:2022-10-09 11:54:43

甄嬛≠钮祜禄氏

1704年,一个祥和的早晨,钮祜禄氏走进了贝勒府。和《甄传》里相似,她的父亲钮祜禄·凌柱的官位并不高,她被作为秀女指婚给当时的胤稹。那一年胤稹还远没有登基,而钮祜禄氏才11岁,从画像上来看,眼睛不大,至少不像孙俪。

钮祜禄氏的家族原处于长白山一带。高祖父萨穆哈图是清朝开国五大臣之一的弘毅公额亦都巴图鲁的伯父。但传到她父亲的时候,可以说是家道中落,官位很小。

也许历史上的清廷并不像《甄传》那样具有某种正剧般的严肃和批判,后宫斗争是有的,但更多的时候,令皇帝喜欢的往往是能生,并且是优生优育的女人。

史实中的钮祜禄氏不像《甄传》里那样命途多舛。史书上没有她拉帮结派的记载,她的父亲也没有遭受文字狱,她的得宠缘于对自己丈夫的关心。譬如说,有一次,胤稹染上了流行的瘟疫,病情严重、几乎丧命,钮祜禄氏侍奉殷勤,煎汤熬药,无不周到。因此胤稹康复后,对她十分恩宠。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8月13日,在当时胤稹的官邸生下了四皇子弘历。

弘历10岁时随胤稹初侍康熙帝,宴于牡丹台,康熙帝见皇孙弘历聪颖过人,十分喜爱,便接至皇宫去读书,亲自抚养,不仅称弘历的福气甚于自己,还声称钮祜禄氏是有福之人。因此,钮祜禄氏更得胤稹的恩宠。

胤稹成为了雍正皇帝以后,先封钮祜禄氏为熹妃,进而晋为熹贵妃。1723年(雍正元年)八月,雍正帝密立皇储,将弘历名字书写好,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弘历25岁即帝位,根据雍正帝遗命,母以子为贵,封熹贵妃为皇太后。

和历史上大多数成功的后妃相似,钮祜禄氏无疑也是因为“母凭子贵”。钮祜禄氏的一生贯穿整个康乾盛世,享年86岁,生前儿孙满堂、享尽荣华。而乾隆的孝顺更可谓是有目共睹,他对母亲千依百顺、敬爱有加。那份真挚的母子深情着实令人动容。

乾隆在位期间三次南巡,三次东巡,三次巡幸五台,一次巡幸中州,以及谒东陵,猎木兰,皆陪着太后同行。平日与其左右不离,每逢十年的庆寿大典,一次比一次隆重。最著名的当属在钮祜禄氏八十大寿的时候,年已60的乾隆效仿古代的老菜子,彩衣蹈舞,承欢膝下。

偶像剧还是历史剧?

《甄嬛传》的历史原版,可谓一部了无生趣的宫廷剧脚本。也许从网络小说诞生的那一刻起,这个问题较少有人想到:当一部网络架空小说以“正剧”形式呈现时会产生什么效果?

但当网络小说《后宫甄传》以《甄传》之名搬上电视银幕时,争议程度和火爆程度几乎是一样的。

雍正又累了一把,继数部清穿剧和宫斗剧之后,又成为了架空剧的第一人选。有人总结,说雍正前半生在夺嫡之争中劳心费神,后半生还要经历后宫之乱,也有人为《甄传》提出了质疑:历史上最为勤政的雍正帝,怎会如戏中这般顾得上和后宫女人周旋,大玩平衡之术?

而按照导演郑晓龙的想法,则是这么解释的:“他离我们现实生活近,用雍正更有代表性。通常雍正在影视剧被当成正面形象来表现,但无论怎么正面,我们也应该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他很勤政、节俭,也算清廉,但也残暴、多疑。另外,清朝后宫的嫔妃制度是最禁锢严格的,而唐后宫甚至开放到宫妃可以在宫外自己建别苑居住,很不适合剧情。”——这使他在原本设想的唐朝和清朝两者之间,选择了后者,并且决定用雍正时代。按照导演的初衷:皇帝不能太英俊,不然不厚重;也不能太荒淫,不然削弱了悲剧感。雍正合适,他很勤政,又足够阴沉。而甄的“原型”,则定位在了钮祜禄氏身上。

毕竟在历史上,雍正登基时都45岁了,选妃时应该都快接近50岁了,而这个角色前有“八阿哥”冯绍峰、“四爷”吴奇隆树立标杆,而事实上,这次饰演四皇子的陈建斌,和吴奇隆同是41岁。

其实在这关于年龄的谈资背后,是古装戏愈发偶像化的趋势,而观众也乐得其中。《宫锁心玉》是晴川和八阿哥的一场宫廷言情,《倾世皇妃》的华服美景比故事情节更胜一筹,《武则天秘史》则更像一部融合暴力、、阴谋等多种畅销元素在内的“武则天乱史”。

所以郑晓龙多次强调,《后宫甄嬛传》不是宫廷偶像剧,也没打算用青春偶像撑场,邀请陈建斌是因开篇雍正已45岁,人物的造型和服饰特点,均按照历史设计。

无法还原的细节

当然,如果按照精密的历史解读,《甄嬛传》还有太多值得补充的地方。

例如十七阿哥在小说中原本名叫“清河王”,这个汉唐味道十足的名字,在剧集里被改成了“果郡王”。名字倒可以不说了,但十七阿哥去世,应该是在雍正离世三年之后。另外,清史里的十七阿哥(又名果毅亲王,即胤礼,后避雍正皇帝胤稹的名讳,改成了“允礼”)虽然也是英俊倜傥、聪明好学,但并不是“闲云野鹤”、不理朝政。毕竟,他是大儒沈德潜的学生。此外,果郡王能随便出入后宫,在圆明园和宫里多次与甄偶遇,划船、躲猫猫,直至产生情愫,这是不可能的;同样,太医想在把脉时和妃子肌肤接触也是不可能的。

清代宫规森严,王爷和妃子很难见面,就算参加宴会也是男女分开,皇帝宴请王公大臣时女眷需要回避。相传乾隆皇帝曾经和经略大学士傅恒的妻子见面,并引出了“福康安是乾隆私生子”的宫廷绯闻。因此,在清朝前期,除了皇帝的生身母亲外,在后宫中男女双方年龄都超过50岁才有可能见面。后宫里是不太可能允许有两个男人同时存在的。

而雍正老住在紫禁城的养心殿,只有天气热时才会带上妃嫔前往圆明园;不被看好的四阿哥则被“放在圆明园养着”也是有违史实的:雍正及其后的几位皇帝,在圆明园被烧之前并不住在紫禁城,他们一年中差不多有10个月住在圆明园。而雍正在此之外还有一个行宫,那就是他的老宅子雍和宫。入关以后,清朝前期的皇帝对北京的气候并不适应,而皇帝也最怕“天花”,北京的热天气很容易导致“天花”扩散,正因如此雍正暴毙的地点也是圆明园。

说到雍正的暴毙,也是一桩公案,民间演义中颇有些香艳畸情的吕四娘在床上刺杀雍正,就被历史学家称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少学者指出,清朝皇帝一般不随便到妃嫔的屋里睡觉,而是妃嫔去皇帝寝宫,她们甚至会事先被脱得,仅穿一件太监预先准备的袍子侍寝。

所以剧中雍正身边的太监常对各路妃子说:“你准备准备,皇上晚上上你这儿来。”有违史实。剧中雍正试过在华妃处求宿,试过到甄处求宿,也试过被“欲擒故纵”的二女挡在门外。这简直是闹剧一场。

当然,导演郑晓龙也曾对自己的创作初衷做过解读,宫廷礼仪有仪式化的东西,有真实细节的堆积,人们才会相信故事的存在。他更注重的,是要把宫廷和民间的反差拍出来:“他们(指皇帝与妃子)穿的衣服,吃的东西都是最精致、最顶尖的,但他们的内心生活却是很不堪的。”

《甄嬛传》里的生僻字

“甄宓”的宓念“福”不是“密”

甄初进宫,太后和皇上第一次见她的时候,皇上惊叹于甄的美色,听说她姓甄,说了一句“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 在剧里,皇上念作了甄宓(音密),其实宓字在用作这个人名的时候,应该念作“fu,音福”。这个字是一个通假字,古同“伏”,“伏羲”亦作“宓羲”。

玉娆弹琴弹的《淇奥》应念“淇玉”

甄的妹妹玉娆弹琴的时候,皇上进来说,你弹的是《淇奥》,这个“奥”字,皇上读的是“奥”,可是正确的《淇奥》的“奥”,应该读作“玉”。《淇奥》是《诗经·卫风》的一首诗。淇是指淇水,“奥”的意思是水边弯曲的地方。

“——袅楚宫腰”中“”应念“萱”

“——袅楚宫腰”。皇帝听到了甄的名字,又发了这句感慨,可是皇上又念错了。这句词中,“”不应该读作“环环”,而应该读作“萱萱”。这句词出自南宋蔡伸的《一剪梅堆枕乌云堕翠翘》。

是“弘瞻”不是“弘瞻”

就像以前人们把《醉打金枝》里的驸马爷“郭暧”读成“郭暖”,在《甄传》里,“弘瞻”也被错念成“弘瞻”,其实“瞻”字读“燕”。

上一篇:百分之六十的爱情 下一篇:微利造就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