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殇十年祭

时间:2022-10-09 11:24:29

文化之殇十年祭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以上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则文字,论述了诗人观察和表现宇宙人生的态度和方法。其实,这则文字所含的思想,对我们为文、处事、做人以及观赏自然、认识社会、都有启发。

请根据你对这则文字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八百字的文章。

不想读诗了,真的,自从海子走后,顾城走了,我就对诗不再怀有一丝兴趣。

经常走到书店里,从尘封的角落里,好不容易才翻出一两本诗集,细读来却又是如此的乏味,不是无病的絮语,便是歌舞升平的赞颂,很少看到那样有血性有文化良知的诗作。这是否在暗示我们诗人的秉性早被纷繁的人世湮没了,而留下的是分裂的文格及人格。“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说得倒是轻松,可是我们又有多少旷世奇才,因为人世而无法自拔,抛弃了才情,抛弃了文格,乃至抛弃了他们心目中孜孜以求的伊甸园。秦桧因为人世而丧失文格与人格自不必说,就连我们所推崇的许多文人,也是在出与入之间飘摇不定啊!至圣者如孔夫子,恐怕也只是在碰壁之后,他才狠狠心,颇有点自我慰藉地说:“道不行,乘槎浮于海!”又有多少人因为“出”,而出得彻彻底底,乃至摈弃尘世,槟弃自我,乃至槟弃肉身,铁轨上的呼啸寒风,无法吹散我们心中的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们十分无奈而后悲痛地发现,“文章憎命达”竟是一语成真,诗作中所谓“生气”、“高致”竟要以形体的自戕作代价!我们怀以理解的目光,去看待精神的殉道者。他们因为出得太远而成就了其文格与人格统一。明白了这,也就不难以理性的思维去看待王国维为什么自投于昆明湖,乃至川端康成为什么剖腹自尽。

入与出竟是如此地难以调和,想起眼下的书籍,有哗众取宠的噱头,有故作清高的摆谱,有媚俗取悦的诉求,惟独没有看到一颗鲜活的文化良知在跳动,难怪作家余华说:“现在的作家,不写内心的情感,专写内分泌”!他们竟“入’得如此无忌,入得如此快乐(彻底)――甚至抛弃了为文为人的起码道德,那些操笔杆子的家伙,究竟是怎样一些人呀!

文化之殇,死于一群为了物质而摈弃良知和自我个性的人手中,他们将人世的混浊,渗透到文化的五脏六腑,然后发出魔鬼般的狂笑:我勒死他了。

我的良知,魂兮归来,在出入的选择上给我一个答案。

是为祭。

满分揭秘:

以“出入”两字对文化作反思,亮出观点,切合题意。文章虽短小, 但结构紧凑,角度新颖,立意鲜明,以祭文的形式抒发内心的感受,显示出作者独特的思索,让人读完眼前一亮,高分自然非此莫属。

上一篇:考场作文应急处理九法 下一篇:我为武侠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