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时间:2022-10-09 11:00:04

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对于国内就读房地产专业的大学生来讲,如何更好地适应此时的市场需求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以国内大学房地产专业的发展现状为出发点,提出合理的房地产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根据社会需求,探索房地产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

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社会对房地产方面的人才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应对社会需求,培养与之相适应的房地产人才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一、国内大学房地产专业的现状

目前,国内高校房地产专业培养模式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注重培养基础课程,强调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在设置专业课程方面口径较窄。比如上海同济大学,专业基础课占52.5%,物业管理与土地资源管理是其很重要的专业课。第二类,重视厚基础,强调完整的课程系统,在设置专业课程方面口径较宽。比如,哈工大专业课占43.39%,基础课占45.76%,对毕业生要求具备“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知识,在建设领域能够全程管理。第三类,基础课与专业课不够完整和系统,重视实践,在设置专业课程方面口径较窄。比如,天津大学公共基础课占36%,设置特色课程、国际工程合同管理等课程。第四类,有针对性设置基础课与专业课,重视实践,在设置专业课程方面就业口径较宽。比如,清华大学基础课与专业课各占43%,在教学方面实行学分制,总学分高达173。[1]

二、建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房地产管理专业必须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重点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是指将发现的规律运用到实践,转化成应用成果,并为社会带来一定效益的人才。应用型人才对技术应用的要求更高,更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现阶段,有关房地产的从业资格证内容中,强调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较少。[2]在设置课程与培养目标方面,应结合“社会———教学——社会”的模式,进行开放式思维教学。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高校可以汲取一些财经类学校的办学优势,建立起以创新、创业为目标的人才培养。适应新形势下房地产市场需求,加强知识与技能应用能力的全面培养,多层次培养,培养出房地产专业人才兼具全面人才、专业人才以及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3]

三、房地产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社会需求,合理地调整房地产专业培养管理人才的侧重点,从而使管理人才更好地适应将来工作的实际需求。

1.构建较完善的培养结构。

结合房地产专业的学科知识,将经济学、管理学与工程技术融入房地产管理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而且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既掌握经济管理知识,也熟悉一定的工程技术。重视管理类和经济类课程的实施,使学生养成投资理念并且具备一定的管理素养。在工程管理方面,着重训练学生的识图、画图以及概预算的技能。以“社会———科学———社会”为出发点,结合“学———考———用”实行实际教学,使人才能够面向社会、面向学科以及面向发展。[4]

2.完善房地产专业的实践教学。

借助三个课堂完善房地产专业的实践教学:第一课堂主要以课程学习为主,在学校里学习理论教学体系,掌握相关的公共基础知识、学科知识以及专业课知识,侧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第二课堂主要以校内实践为主,在校内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第三课堂主要以社会实践为主,组织学生去实践基地学习实践,帮助学生掌握并且运用相关技能。学生在实践中能够接触新技术以及本学科最前沿的知识。逐步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实践和教学的合理结合。

3.实行实践导师帮扶制。

高校可以聘任实践基地的负责人、优秀的企业家以及教授在实践基地、学校指导学生更好的实践。定期邀请他们回校授课,及时为学生提供本专业前沿的知识,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交流和探讨,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熟悉当前的市场动态。[5]

四、培养房地产管理人才的条件

1.合理安排理论课程与专业课程。

与国外市场相比,国内房地产业起步较快,时间短,行业具有明显的特色,但是在理论研究方面比较落后。这一现状要求本专业的理论教师应在教学中紧随行业发展,剔旧补新,重视实践应用,及时优化课程结构。结合我国房地产业的实际情况,探索出符合国情的专业理论,不断更新,完善教学内容,使之适用于实际。在教学方法方面,应结合案例教学,启发式授课。借助网络和行业资源优先选择具备时代特色与行业特色的案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筛选行业信息能力。理论课程应注重联系实践课程,帮助学生为实践课程打下基础。

2.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本身的知识水平与知识结构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教师自身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当前房地产专业国内的师资力量有限,大部分教师缺乏足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高校应该注重对本专业教师的培训,努力引进国外高级人才。

3.规范管理实践课程。

不管是模拟现场或是真实的企业场所,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很难管理,不利于教学的实施,因此需要进行规范管理教学。在教学组织方面进行有效、可控的管理,确保每门课程的开设都是有科学依据。从教研组、学院与课程组三方面进行质量监控,执行实践教学标准,确保教学质量,定期对教学成果进行检查,最终形成规范管理教学。

五、结语

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高校应及时调整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开设合理、实用的专业课程,组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与企业加强合作建设实践基地。在实践中,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与专业实践技能,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房地产管理人员。

〔参考文献〕

[1]但承龙,常建峰.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2,(03):25-29.

[2]黄燕,艾小锋.浅谈高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职业教育研究,2011,(04):32-34.

[3]严勇.高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创业孵化式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3,(18):99-100.

[4]李丹.浅析高职院校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现代经济信息,2013,(15):434.

[5]赵明晓.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11):23-25.

作者:佘桂平 单位:鄂州职业大学

上一篇:企业经营管理创新思考 下一篇:地方电力经营管理不足点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