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名著导读”的教学思考与实践

时间:2022-10-09 10:33:56

高中语文

【论文摘要】"名著导读”成为了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四大内容之一,教学实践中,采用了"适时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指导阅读方法;批改评点,督促检测;以活动促阅读,激发学生阅读的内驱力”等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实践

【中国分类号】G633.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课外自读的文学名著和其他读物作品,总数量应该在150万字以上,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中,设置了“名著导读“,与“梳理探究”、“表达交流”、“阅读鉴赏”并列,应该安排“名著导读”相关的内容10部左右,每册教材安排两部。

许多教师往往重视"阅读鉴赏”"表达交流”的教学,"名著导读”被束之高阁。要是这种情况有所改观,应该重点体现在高考的命题上,而现今,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发展效果令人欣喜,课改与考改结合的更加紧密,这使得,“名著导读”成为了高考应试教学的全新元素。由此一来,促使并引导学生进行高质量的名著阅读,对于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者来说,是必须应面对的问题。

在"名著导读”的教学中我尝试了一些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适时引导学生阅读名著

新时期的高中教材中,不乏名篇佳作的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精彩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诱导,使学生全面感悟整篇名著的精髓。例如:《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是高中语文必修三的内容,而本册“名著导读“任务是《高老头》、《红楼梦》。为了让同学们更快进入《红楼梦》的氛围中,教师可以将《林黛玉进贾府》作为学习《红楼梦》的引文。激发起学生阅读整部作品的欲望;在社会的风俗上,十八世纪的中国封建社会与十九世纪的法国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比较,进而引申到名著《高老头》的研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尽可能的关注网络、电视媒体,对学生进行诱导。例如:前段时间,央视热播的于丹《论语心得》,这都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可紧扣学生心理谈情节,评人物,最大限度地激趣,促进学生主动阅读。

二.制定阅读计划,指导阅读方法

在寒暑假等时间安排阅读,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制定计划,阅读名著。计划包括每周读多少页,摘录多少内容,写下多少字数的体会等。如教学必修三的"名著导读”,在必修二结束的暑假,我引导学生制定《红楼梦》的阅读计划,每天至少阅读3章,每周摘录不少于1000字的精彩语句、写下不少于1000字的读后感,暑假结束后由老师检查评价阅读成果。

在阅读名著时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首先指导学生阅读前言、后记和目录,对书的背景和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其次略读和精读相结合。常用的精读方法:一是比较阅读法。同一部作品中的人物可以进行性格差异的比较,不同作品中的人物、主题、艺术技巧也可进行比较。如在阅读《红楼梦》时,可将它与《家》的主题以及重要人物形象进行对比分析。二是细节阅读法。在细节阅读中,要紧扣语言来品读。三是问题探究法。根据作品中塑造的典型形象或卓绝的艺术技巧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更深入地走进名著。在学生阅读《红楼梦》时,我设置了三个问题:①《红楼梦》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请挑选其中的十位,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些人物的理解;②《红楼梦》的魅力在于它是一部挖掘不尽的百科全书,请谈谈从这本书中学到的现代智慧;③《红楼梦》是曹雪芹的未完之作,高鹗的续写无法填补我们心中的很多空白,读完小说你有哪些困惑,记录下来与同学探讨。第三阅读时要圈、点、勾、画;摘录精彩的段落或语句,写自己独特的感悟,对作品进行质疑、批判等。

三.批改评点,督促检测

指导学生阅读不可放任自流,老师要对阅读的过程和效果进行有效的管理。我要求学生隔周交一次读书笔记,教师批改,在课堂上作讲评。定期选出范本进行学习交流和张贴。与此同时,结合近年来高考中“名著导读“的考点。并将其在教学中引入,这样构成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检测,从而激发学生名著阅读的主动性。例如:为了让同学们对《红楼梦》产生阅读兴趣,可以在考试中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①《红楼梦》中写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请说说"金玉良缘”"木石前盟”的含义。②《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是著名的情节,请简述书中宝玉、黛玉共读《西厢记》的故事。同时结合近几年高考对"名著导读”考查的重点,将其引入试卷,对学生阅读的效果进行检测,激发主动阅读名著的积极性。

四.以活动促阅读,激发阅读的内驱力

开展更加丰富的课外活动,对阅读的效果给予巩固。例如:可以在学生中开展“好书大家看“活动:每个人都提出一本自己喜欢的好书,并整理出一千字左右的推荐理由,并将书捐赠给班级。成立班级”读书角“。

每位同学都贡献一本,就有几十本好书大家共享。学期结束后,由科代表将所有"推荐语”整理成册,装帧以精美封面,冠以《×年×班"名著阅读”集萃》书名,新学期开始后再一次在全班传阅。每学期举办三次读书交流会,一次是漫谈性质的"假期读书感悟交流会”,两次专题读书交流会。如教学必修三时,在秋期的九月、十月、十二月举行三次读书交流会,九月举办"暑假读书感悟交流会”,十月、十二月则是《红楼梦》《高老头》的专题读书会。每次读书交流会由一个组的学生承办,自主设计、组织,这一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阅读名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课堂内外营造出浓郁的读书氛围。如十月举办的"《红楼梦》读书交流会”,承担本次活动的小组开场就表演了一出自己编排的"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的戏剧,在惟妙惟肖的表演中,学生轻松、愉快地把握了人物的性格,极大地激发学生表现的欲望。然后活动的组织者从内容、形式、组员参与情况等方面宣布评分标准,各小组成员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内容上求精,形式上求新。学生展示的"戏剧表演大家秀”"新闻联播”"百家讲坛”"访谈节目”"激情演讲”……让人大开眼界。接下来"《红楼梦》知识竞赛”的必答题和抢答题环节更是掀起了读书交流会的一个个高潮……全员参与,倾心投入在这样的活动中得到了极致表现,难怪读书交流会成为学生们现在非常期待的一个活动。

教学中,我把"名著导读”教学活动作为语文课程的有力补充与延伸,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最终读写获益,作文水平获得较大提高,在各项征文比赛中成绩突出。学生从老师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借

课改的东风,扬起"名著阅读”的大旗,精心导读、活动引领,重拾语文的本真,语文才能赢得学生的兴趣,才能赢得应有的尊严。

上一篇:宽容,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下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