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分析:三种观点的比较

时间:2022-10-09 10:14:14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分析:三种观点的比较

摘要:关于集群的形成机制,有三种代表性观点。市场自发论认为,产业集群是由于外部经济和集聚因素的作用而由市场自发形成的必然结果;政策驱动论特别强调产业政策对于产业集群形成的强力主导作用;折衷论则把市场力量放在了第一位,同时非常重视政府的集群政策在产业集群形成中的作用。在当今日益复杂、快速变化的全球市场环境下,折衷论的观点对集群形成机制提供了较为合理的解释。地方政府在培育产业集群时要避免盲目性,应以折衷论为基础设计适合的集群政策。

关键词:产业集群 折衷论 集群政策 市场机制

产业集群的专业化和创新优势使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地方政府制定本地产业发展政策时,越来越多地呈现出集群导向。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在培育本地集群时带有很强的投资冲动和盲目性,加上集群政策趋同,造成产业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发展产业集群时,需要考虑选择支持何种产业作为培育集群的重点。更重要的是,要搞清集群形成的内在机制,这样才能以此为基础设计适合的集群政策。本文拟对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机制进行经济学分析,为各地区发展集群经济提供理论依据。

一、市场自发论:产业集群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自发形成的

市场自发论的观点认为,驱动产业集群形成的是自下而上的市场力量。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会自发地集聚形成集群,而不需要其他力量的作用。19世纪末英国出现的众多小企业集群是其典型代表。

(一) 外部经济理论

传统上,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企业成本降低和收益递增是靠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取得的。规模经济,是企业的某种产品因为其生产规模扩大而产生的规模收益递增;范围经济,是当企业生产两种以上的产品时,因为多种产品生产形成的协同效应而带来的每种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

外部经济理论认为,成本降低和收益递增还可以由非企业主导的外部因素取得,这就是依赖产业集群。外部经济理论是19世纪末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对英国以陶瓷业为代表的许多行业出现同业集聚现象进行研究时发现的。同业集聚导致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不断趋于下降,所有企业都从长期平均成本的下降中受益。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是不为企业所控制的行业规模增长因素,而不是企业自身能控制的因素,诸如投资规模扩张、产品种类增加等。因此,这种由企业外部因素导致的行业平均成本降低被称为“外部经济”,有人将其称为“马歇尔外部性”。外部经济与规模经济不同。规模经济的实现会受到市场需求和生产规模的影响。外部经济也不同于范围经济。范围经济受制于产品多样性和企业的技术能力。外部经济与单一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品种和技术能力无关,即使市场需求不变,它也可以从大量企业的地理集聚中获得。通常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会受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限制,但其聚合发展则会形成外部经济。这种外部经济于小型企业而言,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因此,在马歇尔看来,产业集群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同行企业的地理集聚,而同行企业地理集聚的根本原因则在于对外部经济的追求。

外部经济有三个方面的表现:第一,中间投入品的外部经济。同行业企业的集聚导致市场规模扩大,中间投入品如原材料、零部件、专用工具、专用机械等的行业需求增加,因此可以进行全行业的大批量采购而形成规模效应。第二,劳动力使用的外部经济。行业市场规模扩大使从业人员增多,企业可以用较低的成本雇佣到技术更为熟练的工人,形成劳动力市场的规模效应。这两种外部经济共同构成了所谓的外部规模经济。第三,技术性外部经济。技术性外部经济与业内企业的技术外溢有关。企业在一地集聚方便了行业内的信息交换,业内人员面对面(face to face)的交流更为频繁,技术、发明、专业技能一经形成,难以保密,会迅速外溢到其他企业并提高其生产效率,这样行业竞争更趋激烈,迫使每个企业都不断地创新。

(二) 工业区位理论

韦伯从工业空间区位选择的角度研究了产业集群的自发形成过程。韦伯认为,工业的区位模式决定于特定区域的既定因素,如地理禀赋、自然资源、运输条件、企业本身的偏好等。他把区位选择的相关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集聚因素。区域因素具有“定位”功能,它使工业具有固定于一地的天然倾向,如企业一般倾向于选择交通便利的地点,因为这样可以使运输成本降低;企业通常也愿意选择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点以减少劳动力成本。集聚因素具有“吸聚”功能,它能促使企业在特定区域集中或分散,如为便于分工协作,企业就有动力向一地相互靠近;土地价格低会吸引企业前来投资,而地价上涨又可能使企业向外地分散。显然,不像区域因素那样,集聚因素不大具有天然性,而多是“后天形成的”。

在韦伯看来,区域因素先于集聚因素起作用。在区域因素决定了工业区位的地理位置后,相互关联企业为了节约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便可能向该地集中。如零部件企业为给一地的装配企业就近配套就有向该地集聚的动机和行为。不过,企业是否做出集聚的决策取决于集聚取得的利益与因迁移而产生的运输成本以及劳动成本进行比较的结果。如果迁移所获的成本节约不小于迁移活动本身的成本,那么企业就会实行迁移而形成集聚。显然,在这里,集聚完全是企业的市场自发行为。

二、政策驱动论:产业集群是在政策力量主导下自上而下形成的

政策驱动论的观点认为,主导产业集群的力量是政府的政策,集群是在政策力量作用下自上而下形成的,而不是靠市场的力量自下而上自发形成的。政策驱动论具体分为绝对政策驱动和强势政策驱动两种情况。前者是计划经济体制国家依赖行政力量形成的产业地理集中,如前苏联的地域生产综合体和我国的“三线建设”产业。后者是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依靠制定实施强有力的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政策,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形成的。这方面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和韩国的汽车、钢铁、电子等产业集群为代表。实践证明,后者是很成功的。

强势政策驱动以区域经济的增长极理论为基础。增长极理论是在研究区域经济增长模式中探讨产业集群的形成问题的。增长极理论认为,政府要找到关键性的主导产业予以扶持,再围绕主导产业配套发展相关产业,形成主导产业及相关产业的集聚,再利用主导产业及相关产业间的联动形成协同效应,不断推动经济增长。增长极理论的假设前提是不同产业间存在关联效应,这种关联效应或者是前向的,或者是后向的。不同产业形成的前向或后向关联效应并不相同,存在着强弱的分别。如果一个产业具有较强的关联作用,就可以培植成为产导产业,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主导产业可以形成列昂惕夫乘数效应和极化效应。前者由行业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而导致。后者则是在主导产业的增长导致区域外其他活动产生时形成的。主导产业在一个地区形成后,相关产业将会围绕主导产业集聚。由于受到乘数效应和极化效应的作用,区域经济趋于不断增长。在增长极理论看来,一个地区主导产业的形成离不开政府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因此,以增长极理论为基础的产业集群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由政府的政策推动形成的。

三、折衷论:产业集群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形成的,但政策力量具有促进作用

波特的竞争经济学引发了人们对集群现象的深入思考,折衷论的观点正是在集群迅猛发展和广泛受到关注的背景下产生的。折衷论的观点强调,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很强的市场自发性,但是政府政策对产业集群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折衷论的观点认为,决定产业集群形成的,首先是市场机制的力量,不过,由政府主导的适合的集群政策设计会成为促进集群形成的积极力量。波特深入研究了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生动地说明了折衷论的理论解释性。

在波特看来,产业的竞争优势是通过钻石体系的条件改善而获得的。具体涉及四个条件:一是需求条件,包括一地是否存在精明而挑剔的顾客和来自异地的客户需求以及当地需求是否能做全球性扩张;二是生产要素条件,包括当地所能提供的人力资源、资金资源、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等生产要素的数量多寡、获取成本、质量高低和专业化程度;三是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包括当地是否存在有实力的供应商和具有竞争力的相关产业;四是企业战略与竞争的时空结构,包括当地竞争者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当地企业参与投资和产业持续升级的积极性如何。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并且它们彼此联系、相互增强。

按照波特的理解,在特定历史情境下,钻石体系无需全部而只需部分条件的满足就可能促成产业集群的萌芽。因此,诸如大学的研究专长,特别的基础设施,不寻常或苛刻的本地需求,原有的供应商产业和相关产业,富有创新能力的大企业等本地可能具有的资源和条件,都可以成为产业集群的诱发因素。而现有的产业集群由于蕴含着强烈的集群诱因,因此新的产业集群最有可能从原有的产业集群中产生。在一个健全的产业集群中,企业达到一定数目时,会启动集群的自我强化过程。这时,专业化供应商大量出现,培训、研发机构得到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相关法规日趋健全,集群不断获得成长。集群中潜在的市场机会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又进一步刺激新企业的进入和衍生,并吸引金融机构等专业化产品和服务提供商开始为集群企业提供持续支持。产业集群因而形成循环累积效应并步入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高级阶段。由此可见,市场力量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原生性力量。

由此可见,产业集群的过程和结果应该由市场来决定,而不是依赖政府的决策。政府不应该企图创造一个全新的产业集群。政府的角色是制定产业集群的政策。但集群政策不能仅仅停留在为了支持一个产业的发展,而为该产业提供减免税收、给予补贴、规定进口配额、限制外来投资等保护性措施的产业政策层次上。集群政策应该是系统性的,它远远高于产业政策。集群政策的目标是建设促进集群形成和升级的外部环境,把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及相关服务机构紧密结合在一起,其重点应放在对竞争效率有极为重要影响的外部经济、产业联结、技术创新、支持性机构等方面。

四、三种观点的比较分析

归纳起来,市场自发论认为,产业集群是由于外部经济和集聚因素的作用而由市场自发形成的必然结果;政策驱动论特别强调产业政策对于产业集群形成的强力主导作用;折衷论则把市场力量放在了第一位,同时非常重视政府的集群政策在产业集群形成中的作用。

市场自发论较好地解释了早中期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条件下的产业集群现象,带有明显的古典经济学理论印迹。政策驱动论则适用于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和后起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和体制上的“计划”特征。而折衷论更多的是一种后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它十分强调市场机制在集群形成中的基础作用,然而市场机制具有天然的缺陷,其自发性、滞后性和不确定性特征又使带有导向性和某种“意志性”特征的集群政策力量的出现成为必要,政府——集群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监控者——的介入成为必然。因此,在当今日益复杂、快速变化的全球市场环境下,折衷论的观点可能是对集群形成机制的较为合理的解释。

参考文献:

[1]李世杰、李凯.地方政府行为、企业选址与产业集群形成——转轨期中国产业集群现象的一个思考[J].学习与实践,2011,(10),P22-30

[2]Michael Porter, Location, Competi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ocal Cluster in a Global Economy[J].Economic Development, 2000, 14(1):77-90

[3]宁宏茹,孙红梅,产业集群政策的地区比较与启示[J].商业时代,2011, (28),P109-110

[4]唐凯江.国家产业集群政策错位的根源分析[J].特区经济,2011, (7),P284-285

上一篇:地方中医药院校如何建设制药工程专业 下一篇:解析劳动力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