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北地区传统武术比赛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调查与分析

时间:2022-10-09 10:10:42

豫北地区传统武术比赛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调查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0-000-03

摘 要 本文以新乡市第二届“人防杯”传统武术比赛为契机,对100名参赛队员进行赛前心理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检验分析,武术运动员在赛前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会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术水平的发挥.表明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与比赛成绩有着一定的关联。并提出进行赛前心理训练与调控方法,帮助运动员调节心理状态,以取得更好的比赛成绩。

关键词 传统武术比赛 赛前心理 调控

一、前言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选手杜丽在女子十米气步枪决赛的争夺中,发挥失常,痛失首金。但在随后的几天调整后50米步枪3×20决赛中,她顶住压力,成绩打破该项目的奥运会决赛记录摘得桂冠。运动员比赛失利的原因多而复杂,从国内外许多文献、体育资料可以分析出,运动员在比赛中因心理因素方面造成失败的占79%,因技术不足的仅占11%左右。可见,在比赛中,心理因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国外对心理训练非常重视,他们认为:“运动员比赛的成功率70%归于其他方面,而30%应属于心理训练。”国内的体育心理学专家们指出:“现代运动竞赛不仅需要消耗运动员很大的体力,而且还需要消耗他们很大的心理能量,如果运动员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机能不完善,即使技术水平好的运动员也不能在比赛中取胜。”由此可见,心理因素在当今的体育竞赛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武术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由于武术项目种类繁多,技术动作难度高,所以对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提出了不同的心理要求。武术比赛的成绩高低不仅取决于赛前训练的技术水平,而且取决于临赛场技战术的发挥水平。赛前训练技术水平是临场发挥的前提,临场竞技状态是赛前技术水平训练的结果。有效动员并保存自己的身心能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将它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到比赛中,使其在比赛中获得成功将是我们所要研究的目标。

此次运动员赛前心理研究主要针对传统武术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调控。

二、研究对象

豫北地区新乡市第二届“人防杯”传统武术比赛的A、B、C、D、E五个组别中,在参加比赛后的运动员分别随机抽取30名,共150名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

三、研究的理论背景

赛前心理状态的概念及划分。竞赛开始以前,运动员对竞赛的认识及由此而产生的情绪体验,使身体功能发生某些条件反射性变化,这称为运动员的赛前状态。赛前心理状态有以下四种类型:

(一)赛前过分激动状态,特点是运动员情绪高度紧张,对比赛任务表现得过度焦虑、惊慌甚至害怕。在这种状态下,运动员的情绪很不稳定,往往注意不集中,知觉不准确,动作不协调。

(二)赛前心理淡漠状态,特点是运动员情绪低落、心理过程缓慢、知觉范围缩小、注意涣散,致使运动员萎靡不振,甚至不想参加比赛。

(三)赛前盲目自信状态,特点是运动员情绪愉快,但盲目乐观,对即将进行的比赛的复杂性和困难估计不足,相信能轻易取胜。

(四)赛前最佳竞技状态,特点是运动员对比赛任务有清楚的认识,情绪饱满,渴望参加比赛,而且知觉精确、思维敏捷、动作反应快。由于运动员的性格、比赛经验、训练程度等不同,会使运动员产生不同的赛前状态,并出现不同的比赛结果。

四、结果与分析

传统武术比赛运动员基本情况分析。运动员参加比赛的次数:参加比赛的次数跟赛前心理状态有一定的关系,据统计参加过一次比赛的有27人占总人数的18%,参加过2-3次比赛的65人占总人数的43%,参加过4次及以上比赛的有58人占总人数的39%。得出参加比赛的次数对赛前心理状态有影响。参赛次数越多的运动员比参赛次数少的运动员赛前心理要稳定一些。

表1 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目的

参加比赛目的 人数(人) 所占总人数比例(%)

获得锻炼 20 13%

交流提高 57 38%

取得名次 73 49%

从表1可知不同参赛目的的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也不同,一般初次参加比赛的选手,都不会把取得名次为第一目的,他们是想通过参加比赛检验一下自己的水平,参赛经验不足的则比较紧张因为他们感觉很多因素都是未知的而感到焦虑。而交流提高的运动员心态放得比较平静,因为没有取得名次的硬性指标只要是能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并通过比赛观察到别人的优点。想要取得名次的运动员,因为参赛经验丰富相对来说心理素质要好些,但也存在一定的赛前心理状态,比如遇到强大的对手。

表2 赛前心理状况分析

赛前心理状态 人数(人) 所占总人数比例(%)

赛前过分激动状态 62 41%

赛前心理淡漠状态 12 8%

赛前盲目自信状态 30 20%

赛前最佳竞技状态 46 31%

从表2可以看出,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总体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障碍和缺陷,只有少数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稳定,这也和运动员的赛前的心理训练、参赛的次数多少,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体现出本次比赛中的赛前心理状态差的要多于心理状态好的运动员,也就是说大多数运动员赛前的心理训练都没认真的对待。随着武术项目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和提高,不仅是技术动作的较量,更是心理上的内在比拼。谁的心理素质好,心理状态稳定,无抑制感,动作技术就会自然轻松,在比赛中就会充分的发挥最大的潜力,取得胜利。

对运动员在赛前心理压力及不良心态的表现及反应。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赛前过分激动状态:所占总人数比例41%.具有这种心理状态的运动员对在即将到来的比赛中,发挥自己的水平战胜对手信心不足,情绪过于激动、兴奋、失眠。在生理上常表现为:呼吸和脉搏加快,两腿无力、坐卧不安、尿频。赛前心理淡薄的运动员所占总人数比例8%,具有这种心理状态的武术运动员对即将到来的比赛责任心不强、兴趣冷淡、没有信心参赛,这种运动员在赛前感到浑身无力,甚至想睡觉,经过正常的准备活动后仍然没有运动情绪,生理状态也处于低水平。赛前盲目自信状态:所占总人数比例20%。主要表现在对即将到来的比赛采取不重视的态度,对比赛的复杂性估计不足,过高估计本人的力量,因此比赛结果往往是成绩下降,甚至是出乎意料的失败。赛前最佳竞技状态:所占总人数比例31%,就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发挥自己潜力时所处的身心状态,它的主要心理特征是精神与身体有非常协调的感觉,思想高度集中,无抑制感。

表3 赛前心理状况所带来的影响

影响 人数(人) 所占总人数比例(%)

负向影响水平降低 73 49%

正向影响超常发挥 35 23%

没有影响正常发挥 42 28%

从表3中可以看出有七成运动员认为自己在比赛时的技术发挥受到赛前心理的影响,当面对技术水平高的选手或当自己的参赛顺序靠前等,就认为自己的水平不足以战胜对手,情绪过于低落,比赛是在失去自我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成绩往往达不到原有水平。其中49%受到的是负向影响导致发挥失常水平降低。有些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发挥自己潜力时所处的身心状态,比赛对他来说是可以将压力转换成动力,它的精神与身体有非常协调的感觉,思想高度集中,有创造感和表现的欲望。其中23%受到的是正向影响而超长发挥。但也有一部分参赛的目的就是学习和交流,比赛对他们压力不大,只要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就可以,仅有28%的运动员认为自己的水平发挥没有受到影响,由此可以推断出赛前心理与比赛成绩有高度的相关性。

在赛前心理与比赛成绩有高度的相关的情况下,进行赛前心理训练与调控就尤为重要。

表4 赛前心理训练与调控

赛前心理训练 人数(人) 所占总人数比例(%)

是 28 19%

否 122 81%

从表4可以清楚的看到,大多数运动员没有专门进行过赛前心理训练,少数进行过赛前心理训练,而心理训练的内容也仅是针对赛前心理调节。从而使赛场上因各种心理状态影响到技术水平的发挥。

表5 赛前心理紧张产生的时间

紧张产生的时间 人数(人) 所占总人数比例(%)

赛前三分钟的准备活动 78 53%

比赛前一小时 45 30%

比赛前一天 27 17%

根据调查(表5),说明越临近比赛,运动员心理越紧张。当运动员临赛前出现紧张状态时,要加以调节。心理调节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放松休息、鼓励和赞许、复习动作、注意力集中、自我暗示。

表6 赛前进行心理调控的方法

心理训练方法 人数(人) 所占总人数比例%

放松休息 27 18%

鼓励赞许 43 29%

复习动作 30 20%

注意力集中 21 14%

自我暗示 29 19%

从表6看出,赛前心理状态调节方法运用放松休息调节法占18%,教练员对运动员进行指导或自己调节,使其身体放松,心理平静,从而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机能,达到进入最佳竞技状态的目的。运用鼓励赞许调节法占26%。主要是教练员和队友通过鼓励和赞许等方法来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使运动员学会全神贯注于自己训练或比赛所要求的目标上。运用复习动作调节法占20%,通过复习动作,来转移注意力,调节情绪。注意力集中调节法有14%。主要采用“视觉守点法”,“视觉追踪法”和“意守法”等方法使运动员的注意力集中,使运动员学会全神贯注于自己比赛的要求上,不受外部环境刺激和内心杂念的干扰。而自我暗示调节法是经常对自己说话。这种暗示能影响个体的心理能力,比如强化意志力,增强自信心等。

由此可以看出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很多,在大多数人的训练比赛中也可行,所以各种方法都要懂得以便灵活运用。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武术比赛运动员基本情况

80%的运动员有两次以上的参赛经验,参赛目的也主要以交流提高和取得名次为主。初次参加和比赛经验不足的运动员很大部分都抱着交流提高的目的来参赛。无论运动员报以什么目的,都存在一定的赛前心理状态。

2.赛前心理状况

这次传统套路比赛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总体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障碍和缺陷,只有少数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稳定,这也和运动员的赛前的心理训练、运动的级别和参加比赛的次数多少,有着很大关系。本次比赛中赛前心理状态差的要多于心理状态好的运动员,大多数运动员赛前的心理训练都没有认真对待。

3.赛前心理状况所带来的影响

70%运动员在比赛时自己的技术发挥受到赛前心理的影响,在赛前心理与比赛成绩相关联的情况下,进行赛前心理训练与调控就尤为重要。80%运动员没有接受过赛前心理训练与调控,赛前心理训练与调控需要加强。

(二)建议

1.要端正运动员的比赛动机,帮助运动员树立对比赛胜负的正确认识。

2.教练员要熟悉运动员的个性特点,及时把握运动员的情绪变化,这对稳定运动员的情绪起着决定性作用。要促进队员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以发扬密切合作的精神。

3.目前运动员在训练中只注重技术训练,忽略了心理训练对比赛的重要性,学生在技术训练的同时,要结合心理训练方法,把心理训练合理的运用到技术训练中,学会调整赛前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 马勇通,菜圆圆.谈武术运动员赛前的心理控制和调节[J].搏击.武术科学.2007.7.

[2] 谷振伟,刘涛.黑龙江省女子武术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4.

[3] 刘军,常生.武术散手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及训练方法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5.1.

[4] 施翔.武术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状态及其调整[J].常熟高专学报.2009.7.

[5] 徐曼.浅析武术套路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和调整方法[J].搏击.武术科学.2005.6.

上一篇:游戏在心理健康活动中的作用及应用原则 下一篇:探讨足球运动员自我调控心理状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