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足球运动员自我调控心理状态的方法

时间:2022-09-03 10:27:03

探讨足球运动员自我调控心理状态的方法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0-000-01

摘 要 通过分析足球比赛的心理特点和获胜优势的心理条件,探讨了足球运动员不良心理状态的五种调控方法。

关键词 足球运动员 比赛 心理特点 心理状态

足球比赛是比赛双方直接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通过比赛结果的胜负对双方足球运动水平做出评定的一种竞赛形式。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从足球训练到足球比赛,运动员不仅要在身体上、技战术上适应比赛的需要,同时,运动员也要在心理上适应比赛的要求。在现代高水平的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对比赛的心理知识是保证比赛获胜的主要条件之一。因此如何调整好运动员不良心理状态,保持获胜优势心理状态是确保比赛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

一、足球比赛的心理特点

(一)激烈的对抗性。竞争与对抗是足球比赛的核心与本质,是运动员身体、技术、战术和心理的全面较量,运动员在比赛中必须超过对方才能获胜。因此比赛具有激烈的对抗性。那么就要求运动员适应这一特点,具有顽强的意志、高涨的情趣和争强好胜、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

(二)表现的公开性。足球比赛具有强烈的表演特点。双方运动员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应付比赛中随时出现的各种紧张局面,运动员身心的种种变化,一举一动,随时随地地暴露在大庭广众面前。那么这就要求运动员具有充足的能量和高度的自觉性,以及勇敢、果断,并能自我控制的能力。

(三)潜能的开放性。足球比赛不仅是运动员身体潜能的开发过程,同事也是运动员心理潜能的开饭过程。足球比赛对运动员的各种心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甚至近乎苛求,比赛场次越重要越是如此。那么这就要求运动员打破心理极限,充满自信地应付场上变化,不断培养并开展各种优良的心理品质。

(四)高度的协调性。足球比赛要求运动员的身体各要素之间,心理各现象之间身体和心理之间、个人和集体之间、运动员与裁判和观众之间全面地协调,达到高度的和谐。那么,这就是要求运动员具有合理的思维和正确的态度,保持心理稳定,提高适应能力。

二、足球比赛获胜优势的心理条件

“两强相遇永者胜”,运动员要在比赛中获胜,除了应具备良好的身体、技战术条件之外,还要具备比赛获胜的心理条件。

(一)适宜的比赛动机。比赛动机是运动员进行比赛活动的心理动力。适宜的比赛动机有助于运动员的心理激活,正常或超水平发挥战术水平。如果动机过低,达不到适宜的心理激活水平,运动员就无法发挥技战术水平;反之,如果动机过高,压力过大,就会影响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发挥。

(二)高度发展的专门化知觉。足球运动员的专门化知觉是适应足球运动员特点要求的运动知觉高度发展的形式,即球感。它是高水平运动员应具备的重要心理品质。

(三)良好的注意品质。足球比赛要求运动员应具备良好的注意品质,即良好的视觉,注意广度、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等品质。

(四)良好的思维能力。足球比赛场上形势瞬息万变,足球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即快速廖策能力,才能把握战机,反应迅速而到位。

(五)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稳定的情绪状态。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稳定的情绪状态是运动员正常或超常发挥战术水平的重要保证。而愤怒和恐惧的情绪体验和情绪波动,则会导致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异常发挥,从而导致动作失常、失误。

(六)积极进取、勇敢顽强的意识品质。现代高水平足球比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运动员要在比赛中付出的身体和心理努力,体现积极进取、勇敢顽强的意识品质,才能适应激烈的竞争要求,正常甚至超常发挥技战术水平。

三、足球运动员不良情绪的控制方法

足球运动员在赛场上表现出动作僵硬变形、奔跑迟缓、失误过多,面部表情紧张、语无伦次、声音发颤、呼吸急促、心律过速、全身无力等现象,都是处在不良心理状态的突出表现。此时此刻必须及时控制,否则将贻误战机,错失良机,导致失败。

(一)意识控制法。心情情绪是受意识支配的。教练员可在中场休息时或运动员上场前帮助运动员改变认识,鼓励、激励其积极进取,勇敢顽强。

(二)语言暗示法。语言暗示是人类固有而特殊的一种心理现象。那么运动员在赛场上表现不良心理状态时,教练员利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力,用含蓄的间接方法对运动员的心理行为产生影响,使其思想、行为与教练员意志相符合。同时,运动员也可以自己进行语言暗示,提高自己“振作起来”、“ 注意配合!”、“快”等。

(三)环境变更法。由于比赛的重要性和来自各方的压力,使运动员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为防止运动员在场上出现不良心理状态,可在赛前变更环境,转移注意力,科学地调整训练环境,缓解压力,从心里上调动积极性,从而有利于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发展。

(四)活动转移法。当运动员产生了对队友不利的消极情绪时,可以改变活动内容,转移视线,调整心理状态,有意识地参加一些其它文化活动,以调整紧张的训练生活,从而转变情绪环境,变消极为积极。

(五)专门心理训练法。除了以上四种调控方法,现代足球运动员训练体系中必不可少专门性的心理训练。即通过与足球专项训练相结合,按不同比赛要求,有目的、有意思地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运动员心理施加良性影响,以发展运动员的心理品质,调整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心理技能教育过程。从而有助于运动员增强自信心,克服消极情绪状态,发挥运动潜能,调控心理能量,形成最佳竞技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 季浏,张力为等.体育运动心理学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1.

[2] 番菽.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上一篇:游戏在心理健康活动中的作用及应用原则 下一篇:浅论如何在农村学校开展大课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