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年级学生乐中学

时间:2022-10-09 09:26:34

让一年级学生乐中学

小学一年级是学生正式进入人生学习阶段的启蒙阶段,其意义的深远和重要性不容忽视。一年级学生需要我们更多的关心和理解、宽容和肯定。贵州教育家汪广仁教授有句话说的好:“兴趣是学生最要好的老师。”一年级的孩子,刚走进学校开始学习文化知识,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脑袋里想象着小动物们的活动,他们很爱听大人给他们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常把书上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编成一个个故事、游戏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去听去想去演去讲,或用其他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整节课沉浸在快乐的海洋里,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点做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数学更贴近生活。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了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一个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也比较容易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和兴趣,从而更加自主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有质量的问题情境呢?

2008年我教学“5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开课前,就编了一段这样的小故事:今天是小白兔的生日。小狗和小山羊约好一起到森林里给小兔子庆祝生日。去森林要坐公共汽车,他们一大早就到车站,买好车票。小狗的座位号是28,小山羊的座位号是35。过了一会儿,小猴司机开着中巴车来了。小猴司机想考一考小狗和小山羊, 谁的座位号数大谁就先上车。小狗和小山羊都还没有学过比较两位数的大小,你看看我,我看你,不知道怎么办。小朋友,你们能帮帮小狗和小山羊吗?孩子们个个情绪高涨,都争先恐后地回答。

又如,2009年我在全镇上研讨课教学《5的加减法》时,我就以一篇童话故事为线索,让学生在情景中体会减法含义。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因此,数学的教学必须联系生活,注重现实体验。本课以儿童喜爱的游玩动物园的整个过程为主线,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顺势引出了一个个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并强化数学的应用意识。

二、在数学游戏中让学生快乐学习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刚入学的一年级小朋友,在数学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上都留有明显的依靠“活动”这个媒介来支撑的痕迹。而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所以让学生在玩中学应该成为低年级的重要形式。人们也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六七岁的孩子,他们很爱听大人给他们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常把书上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编成一个个游戏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去演去讲,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整节课沉浸在快乐的海洋里,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2009年我在镇级研讨课《数字6的读写》教学时,设计了“抢凳子”这一游戏来导入所学知识:6名学生围着5张椅子绕圈,其他学生们唱歌,歌声停下来后,学生们奋力抢属于自己的座位,看谁的反应快。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直观的建立了数的概念,了解到“5比6少1,6比5多1”,既复习了上节课有关“5”的知识,又引发了学生们学习新课的兴趣,一举数得。

又如,教学“数的组成与分解”时,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头戴数字卡,伴随着“找呀找呀,找到一个好朋友”的旋律,相互找朋友,头饰上的数能组成需要分解的数,就是一对好朋友。学生们在感性直观、轻松自如的游戏中,感知了抽象的数学的理念,其乐融融,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正因为适时做些游戏,学生感到学有劲头,学有乐趣,学有所获,由此生发的热爱数学的情感就自然而然地爆发出来了。

三、利用直观教学,使学生轻松学习数学。

俗话说:“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如果把七八岁的孩子好动的特点迁移到学习上,让他们在学习时常常摸一摸、摆一摆,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知识。我在教学中,常常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棍、圆片、三角形、小动物或摆算式等等。如,我在教学“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时先让学生摆一摆,第一行摆5个O,第二行摆的比O多2个,在摆之前,让学生想一想应先摆几个,再摆几个,一共摆了几个,并到展示台上展示。通过观察、操作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由具体到抽象,逐步理解数量关系。在学生完成操作之后,要给学生一个反思的时间,让他们对照自己所摆的结果想一想,我是先摆什么,再摆什么,得出什么样的结果,让实际操作的全过程在学生头脑中有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

四、利用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感兴趣学习数学。

众所周知,最快乐的是自己的努力结果被人认可,那一种成功的喜悦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儿童的成功感觉是最强烈的,所以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很重要。实践证明,激励性的评价,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很大的作用。

例如,我在2010年贺州市黄田镇新村小学上示范课教学《8加几》这个内容中,就引导学生用“凑十法”解决问题。我写出8+7的算式,主要让学生动手操作,并创设情境,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接着学生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比较,都用“凑十法”来解决问题。这时,有个学困生周星庄举手回答,他说:“我是用8+7=15想到7+8=15的。”小朋友们都说不对,我注意到他满脸丧气的样子,及时肯定了他的想法,这位学生可高兴了,从此他上数学课时,积极主动回答问题,学习也越来越认真,成绩也就好起来了。有一天他对我说:“谢老师,我很爱上您的数学课。”于是我想到激励性的评价,使他恢复自信心,才会有兴趣,才会产生动力,使他学得轻松、愉快,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亲身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同学之间的互相交流,也会产生激励性的评价,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例如,2010年教学“认识立体图形”时,我意识到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数学概念比较抽象枯燥无味,要理解概念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为了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辨别立体图形,我让同桌的同学互相说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同桌的两位同学,一般是好的同学会先说,另一个同学听了之后,心中也有数,很快就会说出来,于是他们会很高兴地告诉我:“谢老师,我们都说完了。”经过这样相互一说,差生也会想,我也懂了,同桌都能肯定了我。因为如果是平时单独提问,差生很少有机会发表他的见解。就是提问他,也不一定能说出来。这样得到同学激励性的肯定,他就会产生信心,因而就会产生动力。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尽量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观点、想法讲给同学听,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五、提供机会,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数学。

面对问题,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不应由教师将每一个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而应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例如,我在2012年送教下乡教学小学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时,我大胆地把教材中的两个例题作了变动,把它们设计成学生熟悉的富有生活情趣的情境,使学生更容易地掌握。在教学例题后,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全班学生分四大组讨论,每组创设一个情境,再让学生根据内容列出连加(或连减)表演形式:一人叙述,几人表演。小朋友们表演得十分精彩,大家学得非常有劲。这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巩固了知识,又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总之,我利用创设情境、做游戏、直观教学法、激励性评价等方法培养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想方设法让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调动起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作者电话:18677496108;邮箱:)

上一篇:新时期班主任必须具备的素质 下一篇:走出误区,让高效课堂真正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