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式方法的国外借鉴

时间:2022-10-09 08:59:34

浅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式方法的国外借鉴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的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在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理论教学,但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的现象。国外渗透式教育方式弥补了我国思想教育课堂中的不足,本文旨在借鉴国外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式教学方法,寓教于管、寓教于情、寓教于境、寓教于行,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式教育;借鉴

在我国,高校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治教育、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为主体,其他相关课程为辅助。一方面,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教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另一方面,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不足,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

一、国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

首先,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经问卷调查,大学生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脱离了生活,有严重的滞后性;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教材比较抽象,影响了教育功能的发挥;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其次,在形势与政策课上,大多数高校都是采用讲座的方式,对某一阶段的社会的热点进行解读,参与对象是各年级各层次的学生,主讲教师主要由政工干部、辅导员等构成。但是这种方式也有明显的缺点,课程缺乏系统性、针对性,教师队伍构成不合理,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再次,在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和其他各类专业课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但是有大多数教师不仅自己没有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且自己在思想政治内容方面的掌握也有所欠缺。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己无关,只是辅导员等政工干部的事。这严重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式教育方法的可取之处

渗透式教育方法,是教育者将教育内容渗透到受教育者可能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和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的方法。在西方国家,除在课堂中直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之外,更多的是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渗透到政党与政治活动中,渗透到学校德育,渗透到家庭教育。借鉴国外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渗透式教学法,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1.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日常管理。通过日常管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应该把大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与务实的管理相结合。美国的公立学校十分注重对学生日常生活的严格要求,同时也十分注重对学生道德行为的管理。可采用班主任制度,也就是中小学的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之外,还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及心理健康,联系学生家长进行反馈。

2.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实践活动。利用活动载体,让学生在参与活动时身临其境、亲自体验、亲身感受。如:在新加坡,教育部规定中小学生必须选择参加课外活动,并把分数计入成绩,他们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不但带学生参观社会发展的成就展览,也带领学生参观监狱、禁毒展览、反艾滋病展览等。这种方式把学校德育延伸到学生的课外活动中和社会活动中,可以缩短教育时间,扩展教育空间,提高教育效率。

3.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具有引领、激励和感染作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陶冶,从而使之内化,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日本,教育界历来重视校园环境应与社会环境相一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澳大利亚,学校也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内生活的伦理准则、价值观念与社会一致,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4.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大众传媒。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生活影响的巨大的,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十分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寓于其中。一方面,政府通过电视、报纸、电影、书籍等媒介宣传官方的政治道德信息;另一方面,通过这些大众传媒去影响公民的政治倾向、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方面。应勇于通过大众传媒引领公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大众传媒澄清是非,加强大众传媒监管作用的同时,净化大众传媒的空间,从而更好地发挥大众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张维平.美国高等院校的道德教育述评[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1(1).

[2]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2).

[3]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郭东方(1984― ),硕士研究生学历,四川外国语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如何在西班牙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 下一篇:韩语语法的特征及讲授语法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