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爱眼日的提醒

时间:2022-10-09 08:57:21

国际爱眼日的提醒

眼睛的健康对于每一个正常人来说都是不言而喻的。在6月6日国际爱眼目到来之际,人们更应时刻提醒自己,注意用眼卫生,关注眼睛健康。

夏季谨防结膜炎

病例:一到夏天,小红几乎每天去游泳,但一次游泳回来觉得两眼发痒、有异物感、两眼通红,就医后才知患了结膜炎(红眼病)。

专家分析:夏天潮热的环境有利于病原体滋生繁殖,会带来眼部卫生问题,其中结膜炎就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患者表现为眼睛会有异物感、烧灼感、发痒、分泌物增多、睁不开等。体征为结膜充血,眼白被充血的血管遮盖,呈一片鲜红色,故称“红眼病”。结膜炎通过接触传染,可引起区域性流行,故应提高警惕。

预防结膜炎主要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譬如:常用流动水洗手、洗脸、洗澡;不用脏手揉眼;毛巾、手帕、脸盆必须个人专用,常用洗净、煮沸、阳光下暴晒等方法杀菌;到卫生证件齐全的理发室、浴室、游泳池等。

用药指导:需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如利福平、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眼药水等。如有病毒混合感染,可加用无环鸟苷(阿昔洛韦)眼药水,应遵医嘱使用。结膜炎的急性期不应滴用糖皮质类激素眼药水(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眼药水),因为它们有抑制免疫作用。

沙眼并非飞沙惹的祸

病例:老刘住宾馆,因服务员称室内物品都经过了严格消毒,便使用了公用毛巾。十几天后,他突然觉得眼内有异物感,且畏光、流泪。医生告诉他感染上了沙眼病,老刘疑惑道:“我没感觉到有沙子吹进眼里呀!”医生说:“沙眼不是由飞沙引起,而是由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一一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

专家分析:本病感染后一般潜伏期约为5~12日,通常侵犯双眼。急性发病患者眼睛有异物感、畏光、流泪,多黏液或黏液性分泌物。数周后急性症状消退,进入慢性期,此时可无任何不适或仅感觉眼易疲劳。前期治愈或自愈,可不留瘢痕。等到晚期,睑内翻、倒睫、角膜溃疡及眼球干燥等,症状更为明显,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查体征可见急性滤泡结膜炎症状,睑红肿,结膜高度充血。

用药指导:一般可采用局部用药。如0.1%利福平眼药水每日滴眼3~6次,效果较好。但此类药水溶后,一周后即逐渐失效,需重新配制。10~30%磺胺醋酰钠和0.25~0.5%氯霉素眼药水易于保存,效果亦佳。前述各药一般需持续用1~3个月。亦可行间歇疗法,即用药3~5日后,停药2~4周,再用药。

急性期或严重的沙眼,除局部滴用药物外,成人可口服磺胺制剂等,连服7~10天为一个疗程,停药1周再服用,需2~4个疗程。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必要时可同服等量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同时注意多饮水,防止尿中析出结晶。视增生严重的,可让医生用药物摩擦,以棉签或海螵蛸棒蘸磺胺或四环素,摩擦睑结膜及穹隆结膜。

病毒性角膜炎用抗生素无效

病例:39岁的吴先生患眼疾3年,曾用过许多消炎抗菌的眼药水,用后症状可减轻,但就是不能治愈,时常反复发作,发作时眼睛干、涩、痛,畏光流泪。后经专家会诊,原来患的是病毒性角膜炎,用抗生素治疗当然无效。

专家分析:该病是因免疫功能低下、感冒、疲劳并感染病毒引起的角膜炎症,以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和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最为常见,且严重危害视功能。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以常有反复病史,且病程迁延、抗生素治疗无效,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可使病情恶化,有特定的复发诱因为特点。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则以沿三叉神经末梢分布区域的皮肤上出现串珠状疱疹,多数以三叉神经第一支分布区域为限,皮肤损害不超过身体中线为特征。

用药指导:虽然抗病毒及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药物较多,但缺乏疗效独特的药物。目前外用抗病毒滴眼液是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有效治疗手段,如碘苷(疱疹净)滴眼剂为抗代谢药物,能抑制病毒合成DNA,使病毒停止繁殖或失去活性。但注意不宜久用,以免产生耐药性。无环鸟苷(阿昔洛韦)滴眼剂对单纯疱疹病毒I型和II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滴眼液对眼有轻微的刺激,一般不影响治疗。病毒唑(三氮唑核苷)滴眼剂为广谱抗病毒药,对多种病毒有抑制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病毒引起的角膜炎及病毒性眼疾。

上一篇:百善孝为先 90后男孩爱无边 下一篇:崇尚自由恋爱百岁寿星曾私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