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交际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09 08:46:51

浅谈幼儿交际能力的培养

前几天我看了一个普法故事对我的触动很大,一个高智商低情商的女博生,由于家庭贫困有很强的自卑心理。在自己非常需要钱最无助的时候,不好意思告诉同学和老师在无奈之下偷了别人的钱触犯了法律多么可惜的一个好苗子呀。

在儿童时期培养幼儿的与人交往能力,对他们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不仅是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幼儿将来适应社会,适应时展的基础。从五个方面对如何培养幼儿交往能力进行了分析、阐述。

一、在一日活动中,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交往环境,初步培养幼儿的交往合作意识:

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交往环境。我以营造合作氛围为主题,布置活动室,如创立活动区“医院”“超市”“娃娃家”“书店”等。让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比如:在“医院”游戏中,程程因刚才在玩其他游戏,看到“医院”里的小朋友玩得这么开心,心里很羡慕,于是就对天天说:“天天,让我来当护士吧!你来做病人好吗?”他有些不愿意,莉莉连忙说:“我妈妈是医院的护士,怎么打针我最清楚了。”天天觉得程程说的也对,就把护士帽给了莉莉,自己抱了一个洋娃娃扮演妈妈来给孩子看病了。俩人在“医院”玩得非常开心,幼儿在这种环境下交往,学会了分享,学会了合作。

这些交往环境的创设,减弱了幼儿对不同环境的陌生感帮助了幼儿与同伴接触,使其逐渐克服害羞心理增强与人交往的勇气。

在活动中我还用幼儿共同制定出了交往合作的规范,既不打人、不骂人、不争夺玩具、要有礼貌、要谦让、要商量。其次,通过看图说话“我和你一起玩”木偶戏“帮熊猫拾玩具”等生动形象的形式,使幼儿懂得什么是友爱,怎样才是友爱。

二、利用多种形式,让幼儿树立交往信心,提高其交往能力:

(一)通过表扬鼓励树立幼儿交往信心。

由于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交往背景,一些幼儿性格内向,孤僻,不敢与人交往,作为教师在认真分析这些幼儿的个性特点后,应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树立起他们的交往信心,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我经常通过鼓励的方法,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肯定评价。如果某幼儿经常不受到老师的表扬鼓励,这一幼儿在集体中的社会地位无形中便会降低,因此,教师的鼓励表扬,会直接影响幼儿在同伴中的社会地位和受欢迎程度。同时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游戏时多与他们交流,生活上关心照顾他们,拉近老师与幼儿之间的距离,从而来提高他们与外界交往的信心。

(二)通过家园配合,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在活动中我们也常常看到幼儿间争吵,打闹现象,由于幼儿年龄小,有时不知道该怎样与同伴友好相处,不能自己解决问题,因此我通过一些方法让幼儿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在班中,教育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和交往用语。如玩玩具时要和大家一起玩,如果你想玩别人拿着的玩具,可以对他说:“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如果他不同意你就说:“等你玩完以后我再玩好吗?”而不应该什么都不说就去抢别人手中的玩具,如果你需要别人的帮助可以对别人说:“请你帮我把什么拿过来好吗?”等等。

三、创设机会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一)为幼儿提供语言交往的机会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以集体教学为主,因此,我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为幼儿提供交往的机会,如针对幼儿游戏生活中的需求及社会的热门话题,例如:“快乐的六一”、 “愉快的郊游”等,让幼儿在游戏中有意无意地展开讨论,让幼儿在互动中交往,丰富幼儿交往内容,提高交往能力。

(二)为幼儿提供合作交往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一同游戏,学习的机会很多,我努力想办法为幼儿创造,提供与同伴学习和游戏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合作,交往,比如:“在建构游戏中,幼儿间必须共同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

四、提高幼儿在与同伴交往合作中愉快体验。

(一)幼儿喜欢和同伴一起玩,对于幼儿来说,同伴交往有助于个体适应班级生活,尽管在同伴中,没有正规的老师,没有成文的教材,但幼儿从中学到的东西却往往比老师讲的丰富的多,比教材具体的多,通过与伙伴的共同活动,幼儿不但满足了自己的交往需要,而且懂得了班级的章程与道德规范,学会了抑制自己不合理的欲望和要求,养成了与别人协调一致,勇于自我牺牲的行为习惯,形成了人际交往,处理人际交往的技能,为独立生活打下了基础。

(二)幼儿学会了与他们相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能,但是在交往过程中总免不了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和冲突,有时是愉快的结束,有时是不愉快的结束,作为教师,不能习惯性的去注意幼儿之间的消极社会行为,为要更多的注意积极的社会行为。注意通过每次活动,让幼儿充分感受与同伴交往带来的乐趣和满足,从而激发幼儿进一步合作的内在动机,使合作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化。

五、发挥成人的榜样作用。

教师在幼儿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成为幼儿表率。幼儿的模仿性特强,因此 ,教师们之间应建立真诚、友好、平等、互助等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幼儿在观看、模仿成人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教师在为人师表的同时还要认真做好家长工作,通过家长学校、家园联系等形式积极向家长宣传培养孩子交往能力的重要性,要求家园配合。要求家长在家中创设良好的交往氛围,父母要注重言传身教,以良好的言行去影响孩子,在外认真工作,团结同事,在家要与邻里和睦相处,要调节好家庭的气氛,婆媳互敬互爱,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与人为善”的交往思想,从而指导他们的行动。

愿天下所以的父母及老师都要重视孩子交际能力的培养,愿他们成为新时代的宠儿。

(河北省饶阳县里满乡北韩村小学)

上一篇:美术教学如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下一篇:数学课堂教学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