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 “放开”学

时间:2022-10-09 08:43:17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意识到学生要全面、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在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其创造才能,培养创新学习能力。因此,我们从学生主体地位出发重视知识的建构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语文课堂教学适度开放,对学生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出积极的探索。

二、开放教学的内涵

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发展的一般特点和每个儿童的个体差异是开放教学的重要特征。在教学中我们尽量要以儿童的兴趣、需要和特点出发,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这样才会让儿童感兴趣,才会有收获,才会有信心继续学下去。开放式语文课堂教学应具备多元化的特征:

1.教学目标开放,突出人本化

开放式教学强调创新教育的内涵是全面的,它的目标体系应为创新教育的全面实施提供明确的导向作用,是以学生主体性发展为核心的,灵活反映社会发展需求与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方向的目标体系。表现出对语文学习能力的关注;对学生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关注;对学生独立个性和健全人格养成的关注。

2.教学内容开放,突出生活化

科学与真理来自生活,走向发展,教学内容本身就具有开放的属性。因此培育创新素质,须打破教学内容的封闭,追求语文生活化。知识无法穷尽,学习内容有取有舍,不能追求完整。应注重内容的更新,及时进行调整补充;应关注前沿,面向未来:应关注生活,自选内容,按需施教,灵活施教。

3.教学结构开放,突出主体化

勇于打破以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即“问题—解答—结论”的封闭式教学结构,构建“问题—探究—解答—结论—新问题—新探究……”的开放式结构。在语文教学中,摒弃对语文知识的注入、灌输,简化对文章的烦琐讲析,代之以学生的讨论、探究、实验、质疑、争论、搜集信息、自主学习等创新学习方式。

4.教学空间开放,突出信息化

语文教学要打破圈于学校、圈于教室、圈于教材的教学空间概念,语文课堂应向社会延伸、向影视报刊等媒体延伸、向电子网络延伸。这种空间的开放既是培育创新素质的需要,也是现代科技发展牵动教育的必然走向,教学空间的开放有益于培养开阔的视野、纵横综合的思维和恢宏博大的胸襟。

5.教学评价开放,突出综合化

改变以往语文教学评价的单一化,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综合评价。评价内容由单纯的知识评价向知能并重、学习过程结果并重的全面素质评价转换;评价方法由终结性评价让位于形成性评价、激励性评价、发展性评价;评价主体由教师向全员转化,由自评、互评、小组评、家长评、教师综合评价等相结合、形成评价观念、内容、主体、方法相互联系,协调统一的开放性评价体系。

三、学习方式的转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开放式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主体、立足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变“被动式学习”为自主式学习

传统的语文教学,都是教师教,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的学完全受制于教师的教,学生缺少对知识体系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更谈不上创新。

而开放式教学则注重“放教”,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从而实现教与学、教法与学法等方面协同作用。要变学生“被动式学习”为自主式学习,可以让学生参与学习目标的讨论和设计,使学生能自主地确立学习目标;可以加强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向,引导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

2.变“接受式学习”为研究式学习。

创新学习倡导关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开放的课堂应当成为学生整个学习活动的策划中心。课堂教学的内容应当逐步把课内和课外“打通”,进行一体化的设计。课堂教学的任务,除了书本知识以外,还要让学生学会确定学习专题、制订学习计划、寻找学习资源、选择学习方式、调节学习速度;最后,还要根据需要,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措施和方法。

例如:教学了《小动物过冬》一课以后,我要求学生以“动物怎样过冬”为课题,广泛收集各种资料,整理归类,列出表格,然后开展专题交流活动。学生参与积极,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了解了更多知识,丰富了语文学习资源,提高了创新学习能力。

3.变“封闭式学习”为开放式学习

目前许多地方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与学生的整个学习和生活割裂开来的。其实,学生的学习资源十分丰富,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在这样的情况下,创新教学就要自我革命,从封闭走向开放,开放教材,开放课堂,给学生提供“凭借”的机会,推行“大语文”教学观念,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沟通起来,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1)向课外开放。课前可让学生事先了解课堂学习内容的背景材料,做好学习的铺垫;课堂学习结束后,可凭借“例子”,尽力拓展,把学生知识的触角引向广阔的知识领域。如语文课学习了《孔繁森》后,可让学生去阅读书籍,收集孔繁森的资料,然后为孔繁森建立小档案,内容可以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生活年代、主要事迹、精神品质等等。

(2)向学科开放。各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在把握各学科课堂个性的基础上,以能力培养为凭借,注重各学科的相互渗透、相互提高,整体发展的作用。如语文课可向自然课开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向数学课开放,可让学生算一算、比一比;向美术课开放,可让学生画一画、涂一涂;向音乐课开放,可让学生听一听、唱一唱,这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整体前进,学生学得有趣,学得生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易于全面发展。

(3)向社会开放。“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堂教学应以教材为凭借,让学生在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大自然中学习,要利用现代化信息媒体作用,听广播、看电视、上网等,拓展学习渠道,让学生充分利用校外世界的教育资源。教师则适时指点、引导,使学生在广阔的大自然中尽情地学习,享受开放学习的乐趣。

当然,小学语文创新学习的研究还有更广阔的空间,需要不断地实践与探索,总之,行动是最好的研究!

上一篇:高考作文写作之作文题目分类研究 下一篇:浅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内容体系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