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融资券为中小企业筹资助力

时间:2022-10-09 07:47:15

短期融资券为中小企业筹资助力

江光微电子有限公司2000万元短期融资券,日前经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注册获准发行。这是全国首次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发行的短期融资券。相对于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短期融资券最大的特点在于条件少、门槛低,对于当下的中小企业融资有着极强的针对性。

今年10月8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接受包括福建海源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横店集团联谊电机有限公司和广东宏大爆破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中小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的申请,额度共2.52亿元,首期计划发行1.97亿元。这意味着,短期融资券的筹资模式也开始惠及中小企业,国内的金融市场为中小企业融资打开了一条新路。

中小企业融资难由来已久,应收账款融资、专项信贷投放、小额贷款试点推广,都是管理层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举措。但受到防范金融风险的压力,单纯依靠银行的努力实在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因此利用银行间市场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将大大提升中小企业的融资水平和规模,企业短期融资券向中小企业开放成为众望所归。

发行机制灵活是最大优势

所谓短期融资券是指中国境内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依照相关规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是企业筹措短期资金的直接融资方式。与其他金融产品相比,短期中小企业融资券具有利率市场化、注册效率高、发行方案灵活等优点,中小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状况,在较短时间内募集低成本资金,保障正常生产经营。

我国于2005年5月开始启动企业短期融资券发行,截至2007年末,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已有316家企业累计发行短期融资券7693亿元,余额为3203亿元。这种以非政府信用为支撑的信用工具,显然让发行人、承销商和投资者都尝到了甜头,但是在此之前大部分的短期融资券发行企业都是大型国企或者上市公司。直到央行今年《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后,由于未对短期融资券发行企业在政策准入上设立门槛,才为中小企业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扫清障碍。

与现行企业债和公司债发行不同的是,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具有三大特征:发行范畴在银行间市场,而前两种债券则仅限于交易所市场发行;发行将依据央行今年的《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无需主管部门审批,在协会完成注册即可;存续期限限于两年之内。

和早期试点相比,目前的中小企业短期债对企业资质要求极少。如以往对发行融资券企业的盈利能力、信用等级及资产都有明确的要求。但根据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的《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短期融资券业务指引》,仅要求发行方短期融资券待偿还余额不得超过企业净资产的40%,以及信用评级不得低于企业注册时的标准,此外再无其他明确标准。

采用市场化利率也是其机制灵活的体现之一。众所周知,中小企业在资质、担保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先天不足,采用市场化利率定价方式,有助于通过提高回报率来吸引机构投资者,弥补可能存在的偿付风险。

融资成本不低

虽然,发行短期融资券为中小企业融资增添了新的渠道,不过就中小企业通过短期融资券融资的成本并不低,一般而言,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的利率要高于银行贷款利率。

从近期公布的6家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来看,其发行利率应在8%~9%,如果再加上办理流程的其他花费和承销费用,企业的融资成本很有可能超过10%,这与目前市场上其他融资方式相比并没有特别明显的优势。

造成融资成本升高的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的信用偏低,此类短期债在发行时并无强制要求担保,在这次首批试点的6家公司中仅有2家选择担保。企业本身信用就不高,又没有担保,债券的信用等级可想而知。为此,交易商协会正拟写一份报告,向国务院提议建立规范的担保征信体系,同时也在呼吁工商管理等部门出台指导意见,在对中小企业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推进它们健全公司治理,规范财务管理,以利于银行、评级机构和担保公司进行尽职调查。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最核心的问题还是解决其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而不是中小企业融资价格问题,从市场现状而言,一些优质的中小企业只要能够解决融资渠道还是愿意付出较高的融资成本的。

另外,发行短期融资券还有助于企业拉近与资本市场的联系,这也算是融资之外的附加值。因为短期融资券发行对象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众多机构投资者,需要定期向市场披露相关信息,企业在发行短期融资券以后,借助于承销商的声誉、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和专业机构的评价,迅速提高自身与资本市场的亲密程度,为以后的融资过程创造良好的条件。

销售情况有待观察

尽管中小企业短期债的回报率较一般债券品种会高出一些,但是市场对于此类债券的看法仍有很大的分歧。

看高者主要是因为眼下的市场环境,由于目前市场资金面充足、股市低迷而投资渠道有限,同时债券市场行情火爆等因素,均为新品种的推出营造良好投资氛围。

而看空者最大的顾虑则源于监管机构的限制。目前主要买家是银行、保险和基金,但由于监管部门不允许银行和保险公司购买无担保债券,所以这批中小企业短期融券的销售恐怕会遇到较大的阻力。

另外,由于中小企业债规模较小,认购机构有限,其在二级市场的流动性也会受到影响,可能成为未来投资者的顾虑之一。

为了化解可能会发生的发行困境,主承销商――商业银行可能会通过将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放进银行或者基金公司的理财计划投资组合中,卖给风险偏好型的投资者。这样做不但可以规避流动性风险,还可以通过组合分散违约风险。

就企业而言,借助信用增级来达到发债的信用要求和提升债券的吸引力也是增加融资可行性的有效方式。比如通过抵押土地、一部分资产等,或引入地方政府为扶持地方中小企业而安排的担保机制等,都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上一篇:候鸟式养老叫好难叫座 下一篇:四条主线布局楼市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