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

时间:2022-10-09 07:38:27

浅谈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

【摘 要】本文首先从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出发,然后简述了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最后分别从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等几个方面重点阐述了对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究,瞻望了中职学校和谐的班级文化所带来的良好精神风貌。

【关键词】中职学校;班级文化;现代化教育手段;建设

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及行为习惯较差、学习动力及自信心不足、文化底子差及自我要求低的现象。班级是中职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是他们接受知识、掌握技能、养成建全人格、形成思想观念的主要阵地;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最重要的育人氛围,是一个班级师生学习和生活的灵魂。要把中职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人,班级文化建设至关重要。丰富多彩、和谐向上的班级文化,不仅可以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自信心,而且对于班主任管理班级工作更能得心应手。因此,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管理中的核心问题,应受到足够的重视。那么,班主任如何在平常的班级管理中,构建一个能育人、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呢?现就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作用、探究等几方面作浅要分析。

一、班级文化建设内涵

所谓班级文化,就是指在班主任的教育引导下,班级师生通过各种教育教学与管理活动,创设和形成的精神、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文化氛围的物质和活动形态。班级文化构成了班集体形成和发展最稳固、最有活力的基础,体现了一个班级特有的风格。班级文化建设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力量,表现出一个班集体独有的教育精神风貌,是一个班级的脊梁,具有约束、激励、凝聚、同化的作用。

二、班级文化建设作用

健康和谐、文明优雅的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更重要的能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塑造积极向上的精神。优秀的班级文化是一种有个性、民主、创新的文化,它潜移默化地引导着人、耳濡目染地陶冶着人,对班级、学校的管理也是不可多得的法宝,它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建设。这种文化氛围的形成,小而言之关系到学生健全人品的形成、班级的和谐稳定以及学校教育的成败;大而言之关系着将来我国整体国民素养的提高。因此,广大学校及班主任应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以良好的文化氛围感染学生,在中职学校中尤其应该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三、班级文化建设探究

对于一个班级而言,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那么,如何才能建设蓬勃向上的班级文化呢?我所带的是一个由59名学生组成的财会专业的班级,他们都是中考分数线偏低,综合素质不高的学生,加上班级人数偏多,班主任管理工作方面有很多困难。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我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班级环境文化建设

心理学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客观现实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班级就是一种特别的环境,它支撑着学生全部的学习与生活。班级环境文化是班级的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硬件”,它主要包括班级教室的布置以及班级的育人设施等,是一个班级精神面貌的具体反映,是班级文化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用来衡量一个班的班级文化的最基本尺度。优美的教室环境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暗示、熏陶和感染,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养成文明行为的习惯,更能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激发爱班爱校的热情。因此,实施班级管理,要充分利用班级现有的物质条件,不断深入开发新的资源,加强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使班级里的各种物化设施都能体现班级的个性,把教室建成一个“愉悦的场所”,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

在开学伊始,我组织全班学生出谋划策,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对教室进行精心“包装”,建设“共同的学习生活家园”,让教室的每面墙、每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意义、营造教育氛围。比如:在讲台上方摆放绿色植物如仙人掌、芦荟、吊兰等,既有观赏价值,又有净化空气作用,并且安排专门同学照看,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桌椅摆放整齐有序、保持教室清洁卫生,来培养学生爱整洁的习惯;布告栏里张贴各项规章制度和临时通知;教室的正墙上悬挂国旗,正墙两边张贴奖状锦旗,两边柱子上张贴名人名言;教室后墙黑板旁边的墙壁上开辟明星风采园地,及时展示班级活动照片展、学生的优秀作业作品、某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班级后面开设小小图书角,要求每一位学生把自己喜爱的书(比如文学著作)贡献出来,进行分类编号,并建立借还手续和制度,由专人负责管理……

(二)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用来约束人们不良行为的,是建设优良秩序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有了制度作保障,班级的各方面便会有很大的进步。作为班级的制度文化建设,即制定班规,它的本质内涵是“实施、监督和制衡”,是要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治精神,养成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要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四有”品质的社会人,必须使他们在学校养成能受制度约束的习惯。因此,中职学校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应紧紧围绕《学生守则》、《学生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并应结合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以学习、纪律、卫生、班风为制定的标准,并且辅之以品德考核量化,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评价具体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并能突出班级制度文化的民主性、科学性,建立建全的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在制度的执行上,教师首先要带头遵守,然后要求班级干部带头遵守,使全班学生懂得违反制度是不应该的,以养成遵守制度的意识、养成遵守制度的习惯。

(三)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班级的象征,它反映出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具体表现在班级的学风、班风,这些无形的东西也是班级文化最核心的东西。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应从抓班风入手,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的形成是一股强大的无形力量,会对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激励、教育和制约作用。

首先,要组织一支团结积极、奋发向上的班干部队伍以增强班级凝聚力。对班干部要求严格,让他们定期开小结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好带头作用,提高班干部威信,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事实证明,有一支素质较高的班团干部队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有助于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综上所述,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运用科学的教育理念、现代化教育手段,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受到学校领导、师生的好评和家长的认可。如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机短信、qq群等云教育对班级文化建设升级,均收到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再如校班歌比赛获二等奖;校拨河比赛获第一名;校广播操比赛获二等奖;校运动会上女子获第一名、团体获第四名等,这些集体活动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让学生对班级产生了自豪感、责任感,为形成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搭建了桥梁。

班级是学生生活与学习的重心,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也是校园文化的基础与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科教育,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学校文化氛围的营造和改变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仁贤.班主任工作方法与技能[M].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10.

[2]赵国柱,杨素青.中小学班主任专题培训教程[M].开明出版社,2012:3.

[3]杨桂宏,许红梅.中职学校如何建设班级文化[J].河南教育(下旬),2010(9).

[4]黄园园.浅谈中职学校特色班级的创建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8).

[5]王浩宇.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J].中国教育与教学研究杂志,2012(4).

[6]蔡长芹.小学班级文化建设[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1).

[7]刘品.班级文化建设浅谈[J].学习方法报教研周刊,2011(51).

[8]许红珍.浅谈班级文化的功能与建设[J].快乐阅读,2012(13).

[9]张桂荣,展立宝.浅谈班级文化建设[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1).

上一篇: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调查与思考 下一篇: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