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代府兵制的演变

时间:2022-10-09 05:41:45

浅析古代府兵制的演变

摘 要:府兵制,形成于西魏、北周时期,经过隋朝时的改革,到唐朝初年,得到巩固和完善,达到极盛。至唐朝中叶,因均田制的破坏而走向崩溃。其间经历了两个多世纪,是我国古代兵制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它“寓兵于农”的兵役性质和“重首轻足”的布局对封建王朝的强盛起着积极作用。它的形成、完善以及废止均受当时政治、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府兵制;形成;完善;结束

一、府兵制的雏形

府兵制是一种兵农合一、寓兵于农的兵役制度,起源于西魏,完善于北周、隋两朝,盛于唐太宗之时。府兵由设立的军事组织单位兵府而得名。兵府中的将佐称为“府官”、军士称“府兵”。府兵制创设于南北朝时期北朝西魏大统年间。西魏宇文泰模仿《周官》之制,于大统八年,实行了中原征兵制与鲜卑部落兵制相结合的“府兵制”。在全国范围内设置军府,建立新式军制。“全国设军府近百个,府由郎将主管;百个军府分属于二十四军,军设军将;每二军又属于一大将军;每二大将军又属于一柱国大将军。全国凡置八柱国大将军,但直接领兵者为六柱国大将军。”府兵另设户籍,不入一般户籍,免除租调及其他力役,但出兵时需自带部分衣甲兵器,由此可见,只有相对富裕的农民才能担任府兵。“府兵最初来源六镇鲜卑,后来不断扩大征募范围,依资产所分九等户中六等以上户”家有三丁者,选材力一人”。以充府兵,扩征到中小地主。又“募百姓充之、除其县籍”“是后夏人(汉人)半为兵矣。”北周武帝宇文邕改军士为侍官,直辖于皇帝,削弱了开府将军的权力。

二、隋朝兵制的重大改革

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集中军权,在中央设十二卫统领府兵,十二卫直辖于皇帝。军府统一改称鹰扬府、由品位较低的军官充任长官,军将的地位和实权都有所下降。隋代军府名称的统一和地位的确立,是府兵组织系统的重大变更。隋朝对兵役制度也做了重要改变。开皇十年(590年)隋文帝下令:“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账,一与民同。军府统领、宜依旧。”照此诏令,府兵除具有军籍外,还同家属一起具有地方户籍,像普通民户一样可以申请土地、平时生产,战时出征。并按政府规定,每年轮番到京城担任守卫。府兵家属也与民户一样定居,不再跟随府兵颠沛流离,而趋向定居。这有利府兵家属安定生产、生活。从而也使社会更加安定。“寓兵于农”的制度得以进一步完善,府兵制得以巩固扩大。中央集权的统治得到加强。

三、唐代府兵制更加成熟、完备

隋大业七年(611年),隋末农名起义爆发,并以燎原之势迅速发展,遍及大江南北的广大地区。在起义军的打击下,府兵制一度中断,被迫改为募兵制。公元618年,唐朝建立,至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开始恢复府兵制,并随着唐朝中央集权封建制的加强而进一步完善,达到极盛时期。

这个时期府兵制的组织、编制更加完备、制度化;布局上则“系统制衡”和“重首轻足”;府兵的任务明确,训练和选拔更加严格;调发府兵的权力更集中。

四、古代府兵制形成的条件

1.封建中央集权发展到一定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唐朝是我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很大发展。三省六部制的完善,使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机器的统治力量有了显著加强。对作为封建国家统治的工具――军队的控制就加强,府兵制,作为封建最高统治者控制军队的一种手段,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已表现出来。如,“西魏大统九年(543年),宇文泰‘广募关陇豪右,以增军旅’由此得其私兵、部曲收归中央统辖。”发展到隋、唐,随着这种制度的不断完善,更便于皇帝对军队的制衡与控制。从一个侧面保障了中央集权和国家机器的运转。

2.是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并日趋稳定前提下进行的兵制改革。我们认为,唐朝是整个封建社会逐渐走向繁荣,并日趋成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各种封建制度日趋完善。“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科举制、均田制的推行与完善。间接或直接地影响着府兵制的推行。在封建社会及其之前,军队的给养是制约军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到了唐朝均田制的实施,使普通丁男、中男获授田一顷。政府课以较轻的租税,“每丁租二石。课丁男,就使赋税稍较前代合理了。府兵授田八十亩,是较合适,便于促进农业经济的恢复发展。”唐授田男子,课赋正丁,男子有田,有负担税的能力,田地不足必须垦荒,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发展。其次,以调、庸代设,使农民自由安排的时间较多,“可进行多种经营。也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另外,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如曲辕犁、筒车的普遍使用,提高了耕作效率,扩大了灌溉面积,促进了粮食生产,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府兵制的完善奠定了基础。第一,自筹粮饷器械有了经济保障;第二,番上期规定适度,便于稳定军士,安心服役;第三,政府规定“卫士不负担租调”。便于府兵有更多时间参加训练,保障了战斗力。由上述,我们认为府兵制的实施须以一定的经济基础作前提。

五、府兵制的崩溃

公元八世纪,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变化给我国封建社会带来了许多深刻的影响,唐政府面临日益加深的军事危机。

1.均田制被破坏。唐朝均田制规定对贫民、勋爵授田,并可买卖、赁质。本身就表明“这是一种土地私有制开始发展起来条件下的均田制,是一种变质了的均田制”。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封建土地私有制显著发展和加强,到了八世纪中叶,均田令已完全失去了效力。大土地所有权空前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均田制被破坏了,租佃制发展了,契约制下的农民比均田制下的农民受到的剥削要重,但人身依附关系趋向松弛。土地所有权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府兵制的演变。一是均田上的军户越来越少,二是越来越穷,器械给养使成为他的一项沉重负担。因此,开元二十五年,唐政府开始招募职业士兵,称之为“长征健儿”,从此以后,更番戊边的制度已经不复存在,征募到的长征健儿便成为终身制的职业士兵。他们长期受将帅控制,藩镇的将帅就利用这一弱点,威胁利诱,使士兵服从他,成为叛乱割据的工具。安史之乱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将帅兵权太重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唐朝由盛面衰的转折点。它的发生一是唐朝天宝年间社会矛盾迅速激化的产物,二则是府兵制瓦解的产物,而府兵制的瓦解又源于均田制的破坏。安史之乱对均田制又是一次大破坏,这使均田制更难于推行,反映在赋税制度上,780年唐政府所推行的两税法代替了组庸调制,这也就等于宣布均田制彻底破坏了。

2.府兵地位下降。“卫士多被军官和权贵作僮仆役使。因而富室耻于为卫士。”地主富户逃避征兵,采用诡名替役的办法雇佣贫弱子弟代番;利用户籍紊乱、降低户等,混入贫下户等之内,兵役全部落在贫苦人民身上。贫困农民为了逃避兵役“逃亡略尽”。

3.士兵负担过重。唐朝疆域辽阔,边防线漫长,加上八世纪中叶,吐蕃日益强大,契丹崛起。“唐政府为加强防御。迫于兵士不够,往往延长戍期,戍边士兵三年一换的制度也不认真执行。造成卫士‘逃匿日多’。”另外,训练中的有罚无赏,士卒不满情绪日增,也使广大士兵不断逃亡。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了盛极一时的府兵制出现:“宿卫之教不给,军府无兵可交”的局面。在此情况下,以关中制四方的“重首轻足”的府兵制度,已不能适应当时辽阔的疆域防守的需要。于开元十一年(723年),唐政府废弃了府兵番上宿卫的制度。天宝八年(749年),由国家颁布停止了府兵制命令,实行了两个多世纪的府兵制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它在我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府兵制下不会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它的实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封建统治的稳定。他是我国兵制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变,它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封建经济基础的变化相适应,在我国封建社会兵制史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唐王朝的强盛起着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詹子庆.中国古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07.

[2]王应麟,玉海.138卷.广陵书社,2003-07.

[3]杨涛.中国封建赋役制度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08.

上一篇:一次评课活动所带来的惊喜与烦恼 下一篇: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